![]()
![]()
![]()
![]()
通山县
第四次文物普查
深挖历史印记,筑牢文脉根基
![]()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四普办高度重视、迅速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普查任务。普查团队克服多重困难,顺利完成阶段性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504处“三普”登记文物点的现场复核,并新发现76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文物点,全县文物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充,体系持续完善,为实现“应普尽普、精准录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四普办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县504处原有登记文物点开展了系统、细致的现场复核。普查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山野林间,走访古村老街,对古墓葬、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实施了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在复核过程中,队员充分运用RTK、无人机航拍、GPS定位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每一处文物点的具体位置、分布范围、保存现状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与更新,严格落实“一物一档”要求,为后续建立标准化、数字化的文物档案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实地调查
![]()
![]()
![]()
调查认定
![]()
在系统推进原有文物点复核工作的同时,通山县同步扎实开展新文物点的调查与认定。截至目前,全县已新发现76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文物点,类型涵盖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等。这些新发现不仅显著丰富了全县文物资源总量,也为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与研究视角。
![]()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队员们不畏艰苦,深入人迹罕至的区域,走访当地老人、查阅地方史料,力求不遗漏任何一处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足迹,生动诠释了通山文脉的传承与守护,也成为全县文化遗产事业扎实推进的鲜活见证。
资料整理
![]()
2025年7月,通山县四普办派员参加全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专题培训,系统学习数据整理与录入规范,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能力。9月,根据省文旅厅统一部署,我县积极参与全省三级联审工作,组织专人对全县580处文物点的普查信息进行逐条审核、校对与完善,全面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
截至目前,通山县已完成全部文物点的资料整理、电子化录入与初步审核任务,相关数据正有序汇入国家文物普查统一数据库。这标志着通山县文物资源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动态化的新阶段,为实现文物“活起来”、文化“传下去”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也为后续的保护利用与展示传播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会议活动
![]()
通山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仅是一项国情国力调查,更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与深度再认识。当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离不开各级部门的高效协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下一步,通山县将严格遵循上级部署,持续做好普查数据的整理与成果汇编,同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同时,积极推动文物与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多元融合,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成为赋能通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标识与深厚底蕴。

(图文来源于“通山县博物馆”,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