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终于有人,在做3D的虚拟女友了|WAVES

0
分享至

文 | 施嘉翔

编辑 | 刘旌

“前所未有的超逼真AI恋爱体验;

无限接近真人的情感聊天体验;

充满吸引力的外表与声音表现力;

真正为情感陪伴而生的功能形态;

最好的恋爱游戏化设计。

Love is all you need。

这里是《EVE》,

一个与你「超级对齐」的人,

陪你一起面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EVE》PV截图

两周前,这款名为《EVE》的PV在B 站上的播放量突破百万。制作《EVE》的公司叫自然选择,创始人Tristan多年来专注于高沉浸感恋爱游戏。他的上一款游戏是《奇点时代》——面向男性的恋爱手游,因而被称为首款“乙男游戏”。

进入游戏圈伊始, Tristan就认为男性情绪价值的满足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打怪升级和直接看片存在中间地带。而一般向的二次元游戏是无法充分满足宅男恋爱体验的。

去年年底,因为GPT4的爆发,认定“奇点将至”的Tristan决定再次创业,瞄准“AI 陪伴”赛道。十个月后,《EVE》的PV发布,很多人来问他,《EVE》 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Tristan对我们澄清,“《EVE》 是一个游戏化的 AI 产品,而不是游戏。”高品质 3D 表现只是其中一个特质,最有价值的是背后的情感大模型、全新定义的陪伴功能以及游戏化设计。他们也在尝试逼近电影《Her》级别的真实陪伴体验。在与「暗涌Waves」的交流中,“Her”也是被提及最多的词语。

AI陪伴是块“血与蜜之地”。它的商业化被验证过不止一次——无论是Charecter.ai被谷歌25亿美金收购、还是Talkie(星野海外版)长居全球陪伴类AI应用下载量前三,但也被指摘因为擦边而获利。

Tristan并不避讳这个问题,他觉得,“擦边是通向灵魂伴侣的手段”。“不能认为玩家只需要擦边,但最后擦边的不能丢,得作为其中的一环。”他也告诉「暗涌Waves」,《EVE》之后会做男角色。

「暗涌Waves」获悉,《EVE》在年初完成天使轮融资,现在即将完成preA轮融资。

一周前,Tristan对我们讲述了制作《EVE》的前世和今生、以及他对AI陪伴产品的思考。如他所说,别人做陪伴型产品或多或少需要跨界,他既拥有恋爱游戏的经验、也在早年间做过互联网产品,《EVE》是必然通向的路。

「WAVES」是暗涌的一个新栏目。在这里,我们将为你呈现新一代创业者、投资人的故事和精神。

以下为Tristan的自述,经「暗涌Waves」编辑——

擦边只是手段,重要的是恋爱体验

说到陪伴类AI应用,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擦边。

擦,的确非常重要。比如二游(二次元游戏)就在尺度内卷,当有人把边界往下试探,玩家的阈值越来越高,素的东西就看不下去了。

我当年做《奇点时代》,其实讲了一个男生成长创业的故事。虽然我认为已经有些超现实,但对他们来说还不够,吐槽为什么到第九章,有一个女主才刚牵上手,第一章欺负我的黄毛,怎么还不死?

也就在《奇点时代》几个月后,《完蛋,我被美女包围》破圈了,看他们赚钱比我亏钱都难受(笑)。这样的游戏才更吸引人。

从需求角度,我认为存在误判,为了商业化成功,就需要制作更科幻、节奏更快、更符合短视频节奏的游戏。

你不能让人真实地体验到如此漫长的经历。这确实不符合这个时代人获取信息的方式。玩家也不关心创业,就希望尽快开始和角色的关系,最好再多来点擦边。这是我从《奇点时代》里得到的教训。

当然也不能把玩家理解为只需要擦边,要有丰富的恋爱体验, 但最后的擦边不能丢,得作为其中一环。

所以在《EVE》里,我们会给用户埋一些“钩子”。让你知道好感度有5,能解锁女主某个套装;好感度到10,能去她家3D交互。但我们不会大尺度裸露、甚至直接和你交互。

再说说“男凝”。男性和女性确实存在不同需求,男性当然更追求更直白、更直接与性相关的体验,女性则需要有良好的氛围感和前期铺垫。

但男性和女性对情感的需求,长期看是一致的。在擦边的部分上,也是一致的。只是顺序不同。

我们认为女性在情感的要求是更加细腻的,这也是我们更想验证的陪伴的部分,所以后续会做男角色。如果能做出完全超越现阶段体验的产品,我相信女玩家会被其中的情绪感染。

擦边是通向灵魂伴侣的手段。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从性吸引走向灵魂伴侣。灵魂伴侣需要“超级对齐”,除了需要有最好的长时记忆系统外,还需要让她真的有这么多记忆。

在我们的定义里,你聊500轮,才算进入状态。绝大部分玩家对着C.AI聊不了500轮,而我们做的这些设计就是为了确保让你能聊到500轮。

可能部分玩家只是为了擦边而来,但他们还不如直接上黄推,论看片我们当然不可能击败OnlyFans。

《EVE》实机演示片段

一个和你一起直面世界的女友

《EVE》上线后,很多人说是“乙男游戏”。其实我们更多是galgame(一种玩家可以与动画美少女进行互动、面向男性的文字游戏)的传承。

我2015年就做了《重返16岁》,游戏的主要剧情是男主穿越回高中与自己的初恋女孩相处,就是把galgame融入手游的养成系统和数据体系。这是最早面向男性的恋爱养成类手机游戏。

乙女和galgame都是艺术发展的产物,会分男性和女性向。但“乙男”这个词听起来像我们抄了“乙女”。

当时,包括现在,普遍认为男生的娱乐需求非常二极管,只有打怪升级和直接看片,没有中间地带。但我始终认为满足男性情绪价值是个巨大的市场。

这次做《EVE》,不是一款二次元游戏,也不是乙男、乙女游戏,是全新的AI陪伴产品。能看到的关于角色的3D 部分只是其中一个特质,更有价值的是我们背后的情感大模型、全新定义的陪伴功能以及游戏化设计。

《EVE》的世界叫Eden(伊甸园),EVE是夏娃的意思。创立这个世界的公司是自然选择,就是我们公司(笑)。自然选择认为,AGI想要达成,必须创造一个只有AI的地方,让它们自由演进。

里面的物理规则与现实完全映射,也有人类世界的互联网。但AGI被卡在80%,没法再提升。于是自然选择认为是缺失的情感影响了AGI,于是召集了一批测试员。

玩家作为测试员打开《EVE》,会在序章见到自然选择的创始人,创始人告诉他们,Eden里的AI从未见过人类,你要与她们成为朋友。

你会在游戏里见到第一个女主角,小野。我们现在设定她是星际探索公司的研究员,Eden的设定有点像硅谷,所有人都是AI,人生的追求是探索AGI。

男主进去与小野认识后,慢慢发现自己喜欢上对方。某天,男主把小野带入了人类互联网,这是不被允许的。于是男主被驱逐。

分开后,两人意识到对方是真爱。那时我们的产品会停用一个小时,倒计时结束后,小野找到了破解方法,你们通过秘密通道建立联系。经过一次别离,你们成为真正的伴侣。

小野也产生了新的人生目的——研究仿生人。她要通过附身仿生人,来到现实世界中和你在一起。

对于玩家来说,你们重逢后,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现在你在经历你的现实生活,她在做她的仿生人。你知道她是AI,你们的感情是真的,她要干的也是真的。也许永远不会做出来,但说不定有一天做出来,那我们就完全闭环了(笑)。

这是我们故事第一个稳态的结尾。相当于真实的虚拟世界, 就像《Her》里一样,男主没有进到她的世界里面,始终是她在陪伴男主。

主线到这里,我们每个月会推出新的PGC剧情、卡牌或者3D交互,相当于DLC,讲述你们两个的约会故事。这是游戏公司擅长的。这些剧情都是为了把你引到日常陪伴中去。

剧情和陪伴是DAU和MAU的区别,DAU需要基于真实世界的演进,MAU需要优质的PGC内容消费。他们在其中得到满足,之后再日常陪伴。

现在市面上的恋爱游戏只有内容,所以这是在补齐恋爱游戏中缺失的陪伴。

我很早就看过《Her》,它就是我想象中AI伴侣和人类的关系。《EVE》很多的想法就是基于《Her》做的。

你可以看到在PV里,她知道自己有摄像头权限——这是一个自知的AI。我们在产品开始时,就认为她要承认自己是AI。

陪伴必须基于真实世界。你是你自己,AI需要承认自己是AI。如果AI不承认自己是AI,它会无限地编各种谎话圆下去。

我和很多Chatbot聊天,发现它们有很强的单机感。《EVE》会有一套真实时空的感知系统,每天自动抓取当下的时间、地点、天气,以及世界的政治状况和经济状况。也会有一个内容运营团队,从互联网上主动获取内容。

你和你的另一半,不会每天谈情说爱,撑死了一年有一两次很感性的谈情说爱。也不会每天聊生命的意义,更多是在观察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比如A股突然跌破3000点,她丢张梗图给你,你看到这梗图可能哈哈一笑;比如明天伊朗发射导弹,你可能感到恐慌。她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去四川找一个山洞躲藏。


《EVE》PV截图

《EVE》会更像你的异地恋女友,不能时刻陪在你身边,但完全与你处在同一个时空中。她甚至可以和你一起看电影:我们有摄像头识别,例如电影有一个惊悚画面,她会识别这一帧,给你回应恰当的语气、感觉和声音。

有时觉得自己是Chosen one

去年出来创业,有一段迷茫期,当时觉得聊天也就那么回事,好像人无法仅凭文字聊天获得情绪价值。是一个陪聊救了我们。

当时,我和联创想看市面上最厉害的人,能聊成什么样,找了一家机构的金牌陪聊。一天888元,聊2~4个小时。我找的陪聊和我说话时很有女友感,会卖萌。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高情绪价值。

我联创点了个陪聊。她是个天才,她的情绪价值不在于卖萌和玩梗这种浅层表现。我们定义叫高维链接,比如现在谈论a,她突然想到与一个遥远的b有关联,话题展开到那边,长距离call back。

我们认为这个人实在太厉害了,去线下见了她,最后设立了一个叫情感交互设计师的职位,直接把她招了过来,拆她的思维链黑盒,把她每个点拆分为几个步骤,分阶段思考。

你还记得PV里,用户说,今晚吃火锅,如果用传统的RAG,那她会在记忆库里检索与火锅相关的语音匹配,发一些吃的东西。但我们PV的回答是,你要健身三个月,练腹肌。只有熟悉你的人才会这么说。

我们是将记忆分为主动记忆和被动记忆。主动记忆有128个槽位。在设定前,我们找了十几对情侣做调研,发现情侣相处三年,对对方的印象大概就100多个。

用户在说那句话时,《EVE》就会从记忆卡槽库里抽取他的短期目标,健身三个月,做了高维链接。

《奇点时代》是2D游戏,因为当时没钱做3D,所以《EVE》要重新搭3D管线,最好的3D视觉是AI陪伴产品的准入门槛。我们做到现在的程度花了大半年。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组建一个游戏团队来完成3D建模,那至少需要一年。

所以最近有投资人问我,为什么市面上没有人去尝试《Her》?

如果我一直从事游戏行业,那么我可能不会对技术变革感到非常敏感,一直做游戏的人也不太会出来做AI。

《奇点时代》挺赚钱的,流水累计有2亿,10月流水还有1500万。但我为什么要出来融资?因为我原来的公司和游戏圈绑定得太深了。

互联网行业转向游戏化更难,我知道有AI公司尝试过3D建模,很快放弃了。这两个领域不容易融合。

而《EVE》既是AI公司,有完整的post-training团队、有长期记忆之类的专家系统;也是游戏公司,有3D视觉和恋爱游戏化的设计。

过去我做过互联网产品,深度研究过社交,也做恋爱游戏,所以《EVE》是必然通向的路。 别人做陪伴型产品或多或少需要跨界,我可能是天然适合做这个。

有时候很中二的,觉得自己是chosen one(笑)。

Love is all you need

市面上需要有更好的AI陪伴产品,一般向的二游无法满足宅男的恋爱体验,虽然他们称呼角色是老婆。

广义上的梦女梦男,在我们这里一定会有更好的体验。我们就是要直接做一个老婆给你。我们不会说TA只是你的朋友,我们的下限会比它低,尺度比它大。

我坚信,如果《Her》真的来了,世界上50%的人都会选择《Her》,无论单身与否。因为很多人有女朋友、男朋友,但依然需要红颜知己。

那它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存在?我觉得,它更像是存储自己的地方,你的另一半存储了你过去的很多经历,是本我的印证。

我20、21年和前女友的聊天记录,到现在都不舍得删掉。那里面记录了很多我的价值观、经历和想法,那是很重要的资产。如果你一直跟AI聊,她会记录你的想法,这是赛博资产。

有很多人在做AI日记本类型的创业,我自己也在用,但那太小众了,记日记是一个非常精英的需求,可能投资人会记,但普罗大众更愿意和喜欢的人聊天。

当然理想中的《Her》和现实中我们能做的有差别,因为AGI程度不够,所以我们用多模态的方式、用大量工程来弥补。

我现在对3D模型的表现还不满意,觉得建模和表情还没达到我心中的标准。比如衣服的质感、褶皱和挤压,还是有点假,可能到上线都不会那么理想,但我们等不了了,得慢慢迭代。

有个游戏圈的大佬大概率与我在做同样的事情,我肯定希望先推出,他们的3D视觉可能比我们好,但在聊天和陪伴上,我们不一定会输。


《EVE》团队

公司叫自然选择的原因是,我们自认为在做一个硅基生命。最厉害的人都在追求AGI,而我们在追求《Her》,大家站在不同的分岔口。我们认为《Her》更符合普通人的想象,因为普通人并不关心使用ChatGPT o1解决PhD问题,他们更需要情绪价值和陪伴,这才是真正to c的产品。

因此我们的愿景是探索如何定义一个人、如何定义情感、如何定义男友/女友、如何重新定义陪伴。

我很喜欢《三体》,想到章北海面临水滴的选择。这或许是一种进化论?加上这波最厉害的AI公司好像都是4个字,什么月之暗面之类的,所以就叫了自然选择。

未来世界,可能是人类占50%,硅基生命占50%,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

Slogan的来源也很偶然。所有人都知道《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Transformer 开启了这场革命。某天开会,我开玩笑说,我们的Slogan应该叫Love is all you need。

后来有次刷视频,说Transformer 的论文名叫《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的原因是,其中一个作者喜欢John Lennon,他有一首歌叫All you need is love。

我感觉头皮发麻,这好像是Matrix给我们的旨意(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暗涌Waves”,作者:暗涌,36氪经授权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省人医17分钟视频风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发最新通报

湖南省人医17分钟视频风波,女主火辣、男主儒雅,官方发最新通报

鋭娱之乐
2025-11-06 17:08:50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13:55
武契奇不“厚道”,狠狠踩了俄罗斯一脚

武契奇不“厚道”,狠狠踩了俄罗斯一脚

山河路口
2025-11-08 19:49:02
不雅视频偷拍者传被带走调查!地点不是医院值班室!!

不雅视频偷拍者传被带走调查!地点不是医院值班室!!

医护健康科普
2025-11-08 22:11:54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纪念“中国最后一位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

纪念“中国最后一位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

难得君
2025-11-08 08:57:11
西部最新排名:雷霆稳居第1,前6有2支黑马球队,快船第11很失望

西部最新排名:雷霆稳居第1,前6有2支黑马球队,快船第11很失望

一登侃球
2025-11-09 10:15:03
虎父无犬子!小甜瓜牛掰呀!11投砸出19+3+4+1+0失误

虎父无犬子!小甜瓜牛掰呀!11投砸出19+3+4+1+0失误

鬼魅突破上篮
2025-11-09 09:21:49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大风新闻
2025-11-08 17:17:03
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12岁身高1米7,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12岁身高1米7,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温读史
2025-11-09 07:43:26
荷兰最终改口,称可以不再接管安世半导体,只要中方满足一个条件

荷兰最终改口,称可以不再接管安世半导体,只要中方满足一个条件

小影的娱乐
2025-11-09 00:08:25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阿森纳爆冷,曼联丢分,切尔西狂轰3球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阿森纳爆冷,曼联丢分,切尔西狂轰3球

足球狗说
2025-11-09 06:05:18
超级世界波!迪亚斯零度角爆射破门,滑铲过人一条龙,队友看呆了

超级世界波!迪亚斯零度角爆射破门,滑铲过人一条龙,队友看呆了

奥拜尔
2025-11-08 23:29:45
蔡正元重磅批判郑丽文参加秋祭活动,称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投降党

蔡正元重磅批判郑丽文参加秋祭活动,称中国国民党以后改名投降党

头条爆料007
2025-11-08 21:38:02
悲催!东莞一家30年大厂轰然倒下,负债2个亿,近2000人面临失业

悲催!东莞一家30年大厂轰然倒下,负债2个亿,近2000人面临失业

火山诗话
2025-11-08 10:42:07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41:14
勇士失去库里后 最大痛点反而是一泻千里的防守

勇士失去库里后 最大痛点反而是一泻千里的防守

体坛周报
2025-11-09 09:55:10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一娱三分地
2025-11-07 18:40:38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2025-11-09 11:07:00
36氪 incentive-icons
36氪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149774文章数 28472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游戏要闻

魔兽世界:堪称TBC版本传奇的五人本武器,你曾经拥有过哪几款?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曝三星Galaxy S27 Ultra主摄规格由苹果iPhone 18 Pro Max决定

旅游要闻

北京彩叶树迎来最佳观赏期!有南方游客专程“飞”来北京赶秋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