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结束,伯恩斯又发出中美竞争言论,这释放了什么信号?为什么说伯恩斯的言论还带了一些私心呢?
在全球的注视下,中美终于在贸易谈判中达成了相关共识,这也为马上到来的双方会晤铺平了道路。就在大家都为中美贸易局势缓了一口气的时候,有人开始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近日,伯恩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就是要跟中国争,保持对华优势。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美国不想当老二。伯恩斯在这个时候表达对华强硬的观点,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双方决胜局已经开打。
![]()
就拿稀土来说,在中美进行关税谈判的时候,美国不仅同澳大利亚签署了稀土相关协议,还和日本签署稀土战略合作协议备忘录。站在日本的角度来看,作为中国邻国它也加入了战局。要知道,高市早苗才上台没多久,她就开始主动迎合美国的稀土战略,无疑就是想断中国后路。
伯恩斯的“争老二”宣言:谈判桌下的决胜局信号
![]()
中美刚在吉隆坡谈成经贸共识,连关税暂停期都有希望延长,全球都以为贸易战能松口气,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突然在彭博社的采访里放了句狠话:“就是要跟中国争,不能当老二”。这话听着像他个人随口放炮,其实是把美国对华战略的真心话给露出来了,里面藏着三个明明白白的信号。
首先,这是美国内部强硬派在亮立场。伯恩斯卸任大使后虽说回哈佛当教授了,但一直没离开对华政策这个圈子,他敢在谈判刚落地的时候唱反调,本质上是替美国政坛里的“竞争派”站台。
![]()
你想啊,特朗普政府表面上跟中国谈合作,背地里早动手了——谈判那阵子就砸了85亿美金跟澳大利亚签稀土协议,还掏钱给铝业公司建镓的精炼厂,又帮着莱纳斯公司在美国建重稀土工厂,明摆着不想在战略资源上被中国卡住脖子。
伯恩斯喊“要保持领先优势”,就是把这种“边谈边防”的心思摆到台面上,告诉外界中美竞争是场持久战,现在达成的共识顶多算“不安稳的休战”。
其次,这话精准点出了决胜局的核心战场在哪。伯恩斯特意提了AI、量子计算、生物技术这些领域,还翻来覆去说要维持半导体出口管制,根本原因是这些领域攥着美国霸权的根基。
![]()
美国地质调查局有数据,他们92%的稀土得靠进口,超过50%的关键矿产来自中国,而镝、铽这些重稀土,偏偏是导弹、战斗机的“心脏原料”。
现在中美博弈早从关税战转到供应链战了,伯恩斯这话等于划了条红线:只要是能决定大国实力的核心领域,美国绝对不会松劲。
最关键的是,他在给特朗普政府上紧箍咒。眼看中美元首就要会晤了,美国国内不少人盼着靠合作缓解经济压力,但伯恩斯特意强调“每届政府都得盯着‘赢’这件事”,还说“特朗普强硬是对的”,明摆着怕谈判桌上出现妥协。
![]()
毕竟他当驻华大使时,亲眼见过中国的发展速度,心里清楚一旦美国在关键领域松了管制,技术优势说不定很快就被追上,所以才用这种“逼宫式”的公开喊话敲警钟。
强硬言论藏私心:前大使的利益算计与身份博弈
伯恩斯这话听着挺大义凛然,其实心里藏着不少自己的小算盘,不光是为自己圈子谋好处,还想稳住自己的政治地位。
![]()
最直接的是替美国科技和资源圈子发声。别看伯恩斯现在是学者,他社交圈里全是半导体、军工企业的大佬。美国半导体行业一直怕对华放松管制后,中国企业会抢他们的市场;而稀土产业链上的那些公司,更盼着政府能砸钱建替代供应链。
伯恩斯喊“要让私营部门有能力赢竞争”,其实是在给这些企业造势——就像美澳协议里,美国国防部给重稀土设了每公斤110美元的托底价,比市场价快高一倍了,这就是靠政府补贴帮企业赚钱。
他这么一喊话,等于给国会施压,让更多资金流进这些领域,这些企业自然会记着他的好。
![]()
再者,这是他维持“对华专家”身份的套路。在华盛顿的圈子里,“对华强硬”早成了政治正确,尤其是前官员想保持影响力,必须有个明确的立场标签。
要是伯恩斯跟着说“合作共赢”,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边缘化;但一喊“不能当老二”,立刻能上各大媒体头条,还能巩固他在哈佛肯尼迪学院的“战略权威”地位。
毕竟现在美国政坛缺有驻华经验的“知华派”,他越敢说话,就越容易被政府当成顾问,这里面的隐形利益可不小。
![]()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他在给自家“圈子”铺路。伯恩斯卸任后,一直跟其他前官员、智库学者抱团,搞出了个“对华政策游说圈”。
他这番言论一出来,能带动更多人跟着发声,进而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比如继续维持半导体出口管制、加大对稀土产业的投入。
等这些政策落地,他的圈子要么能拿到咨询项目,要么有人能进相关机构任职,这种“靠说话换资源”的玩法,在华盛顿早不是秘密了。
日本插足稀土战:中国邻国的“后路绞杀”算盘
![]()
美国这边喊着要竞争,中国的邻国日本已经悄悄动真格了。高市早苗刚上台,就一头扎进美国的稀土战略里,明摆着要断中国的后路,这背后全是算得精精的地缘和经济账。
日本这么做,首先是为了“自救”——毕竟它是全球稀土依赖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稀土被称作“日本工业的血液”,造一辆丰田普锐斯就得用400克稀土,液晶屏幕、蓝光设备这些东西,全离不开钕、镝这些元素,而日本一半多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
![]()
之前中国稍微调整下出口政策,日本车企就慌了神;现在跟着美国站队,既能通过美澳协议拿到稳定供应,还能参与Alcoa-Sojitz的镓回收项目,抢占全球10%的镓市场,等于给自家工业命脉上了“双保险”。
更关键的是,日本想借稀土绑紧美国,实现“地缘卡位”。高市早苗上台后,一直想强化日美同盟,而稀土合作正好是最好的纽带。
美澳协议特意留了口子,让日本加入战略储备池,还邀请它参与产业链分工,本质上是把日本变成“印太供应链防线”的一环。
![]()
对日本来说,帮美国断中国稀土后路,既能换美国在安保上的支持,还能趁机提升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之前日本就帮越南建过稀土矿,现在有了美国背书,更有底气挖中国的资源墙角了。
不过日本这“绞杀计”,其实没那么容易成。中国现在攥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从采矿到磁材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是美日澳短期内学不来的。
![]()
就说重稀土吧,莱纳斯公司在得州的工厂要建3到5年才能投产,而中国钕铁硼磁铁一年能产30多万吨,美国的目标才1000吨,差距大得离谱。
但日本的险恶之处在于“慢刀子割肉”——它联合美澳搞“价格底线”机制,又在东南亚布局替代矿场,就是想花10到20年时间,耗垮中国的产业优势,这种“长期围堵”的心思,比短期冲击更值得警惕。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美前驻华大使明说了:就是要跟中国争,可不兴当老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