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新朋友,请点击上方的蓝色字关注“高科技爱好者”,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10月30日,今天,我们生活中那个熟悉的“伙伴”——充电宝,迎来了又一次让人心安的进化。小米正式上架了全新的小米充电宝20000 165W,首发价269元。对于时常奔波在途,或是在会议室、图书馆里争分夺秒的我们来说,它就像一位即将入职的“全能型私人能源管家”,准备一举解决我们所有的“电量焦虑”。
![]()
一、 初见:精致实用,信息一目了然
如果你对之前那款自带线的小米充电宝有印象,那么对这款新品的外形大概会感到亲切。它延续了那种干练的设计语言,尺寸为157.8mm×54mm×43.5mm,体积控制得当,便于抓握和收纳。最吸引人的,是它正面那块彩色的显示屏。它不再是那个只会用四颗小灯让你猜谜的“神秘盒子”了,现在,它能清晰地告诉你:还剩多少电量、当前充电或放电的速度是多少瓦,甚至贴心地计算出充满或者耗尽还需要多少时间。这种对电量的“了如指掌”,带来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掌控感和安心感。
![]()
二、 内核:能量充沛,伴你远行
它的“肚子里”装着4颗单颗5000mAh的锂离子电池,组成了经典的20000mAh大容量。对于普通智能手机而言,这意味着一场“马拉松式”的续航保障。官方给出的额定容量是11000mAh(在5V电压下),额定能量为70.56Wh。这个数值是关键——它完全符合航空安全标准,意味着你可以毫无顾虑地带着它通过安检,陪伴你每一次起飞与降落。
![]()
三、 便利性:告别线材纠缠,收纳从此轻松
这次设计上一个非常讨喜的细节是,它自带了一根6A的大电流USB-C编织线。编织线材的优势是结实、耐磨,不易打结,而且厂家巧妙地设计了收纳方式,让它与充电宝本体融为一体,用完一收,整洁利落。出门时,你至少可以少带一根线,对于追求“极简出行”的人来说,这个改进直击痛点。
![]()
四、 性能:超级快充,多设备同时“饱餐”
这才是它的“杀手锏”。它支持高达165W MAX的组合输出功率,而且策略非常聪明:
自带的那根USB-C编织线,独当一面,最高支持120W输出。这个功率是专为小米自家旗舰手机准备的“超高速通道”。比如,给Xiaomi 17 Pro充电,39分钟就能完全充满,仅30分钟就能灌入82%的电量,速度惊人。对于REDMI K80 Pro,也仅需47分钟充满。
![]()
另一个独立的USB-C接口,最高支持45W输出。这个功率完美适配绝大多数轻薄笔记本电脑,比如苹果的MacBook Air 13 (M4),30分钟就能充电约55%。你可以同时用自带线给手机快充,用这个接口给电脑供电,两者速度互不干扰,真正做到“双管齐下”。
![]()
还有一个USB-A接口,最高支持22.5W。用来给耳机、智能手表等小功率设备充电,或者给一些旧款手机补电,物尽其用。
这意味着,你可以用一个充电宝,同时为笔记本电脑、旗舰手机和智能手表三台设备高效充电,俨然一个移动的“迷你充电站”。
五、 兼容与安全:面面俱到的可靠伙伴
它的强大不止于小米生态。它广泛支持QC、PD、PPS、AFC、SCP、FCP乃至Apple 2.4等多种快充协议。所以,给iPhone 17 Pro充电,30分钟也能充到71%,对苹果用户同样友好。在如此强大的性能下,安全是重中之重。它内部配备了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芯片,提供了包括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输入过压过流保护、电池过充过放保护等在内的九重安全防护。无论是边充边放,还是长时间高功率工作,它都能保持“冷静”,确保你和设备的安全。
![]()
总结
10月30日,这款首发价269元的小米充电宝20000 165W,不仅仅是一个参数漂亮的硬件更新。它通过自带屏幕消除了我们对电量的不确定性,通过自带线材简化了我们的出行装备,更通过165W的智慧输出功率,彻底满足了现代人多设备、高强度的移动用电需求。它用一份贴近人心的设计,告诉我们:电量焦虑,是时候彻底告别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