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如果台湾不属于中国,那满清当年凭什么把它割让给日本。这问题听着跟脑筋急转弯似的,但宋楚瑜老爷子前阵子就扔出个更狠的:要是台湾本来就不属于中国,那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凭啥把它“卖”给日本?
![]()
这话听着糙,理却硬得像铁板。哪有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打包送人的道理?宋楚瑜敢这么说,底气全在那段凿进骨血的历史里——他早就在公开场合提过,1945年台湾光复的事实,本身就堵死了“台湾非中国领土”的歪理。而这一切的起点,得从1895年春帆楼下那支颤抖的笔说起。
那年李鸿章拖着受伤的身子在日本签约,《马关条约》里“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永远让与日本”的字句,像一把刀插进了中国人的心窝。消息传到台湾,全岛哭声震彻四野,士绅们联名电奏清廷:“何忍一朝弃之?若战而不胜,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在北京的台湾举人更是捶胸顿首,写下“与其生为降奴,不如死为义民”的血书。你看,当时没人怀疑台湾是中国的地盘,连光绪帝都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要是台湾本就不属于中国,君臣百姓何来这般锥心之痛?
最让人动容的是丘逢甲,这位台籍进士当场刺血写下“拒倭守土”,把家产全拿出来当军饷,招募了数万义军。他动员乡亲时“一字一泪,哽咽不能成声”,听者无不痛哭流涕,纷纷扛起锄头刀枪上阵 。这支拿土铳对抗洋枪的队伍,在新竹与日军激战二十余次,哪怕“饷绝弹尽”也不肯退。日军死伤人数比甲午战争还多一倍,连近卫师团长都毙命于此,可终究没能挡住侵略者的铁蹄。丘逢甲内渡时留下一句“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字字都是对故土的眷恋。这场血战,那是“外国领土”上的反抗?分明是中国人守家护院的悲壮。
再说宋楚瑜问的“满清凭啥割让”,这背后本就是千百年的管辖传承。早在南宋,泉州知州就已在澎湖修房驻军,抵挡蛮族侵扰,这是中央王朝治理台湾地区的开端。元朝更是设了澎湖巡检司,管着治安和盐税,虽未直接辖制台湾岛,却为后来的治理铺了路。到了清朝,1684年就正式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此后两百多年里,台湾的科举、赋税全跟大陆一脉相承——没有这层隶属关系,清朝哪来的“处置权”?
更别提国际社会盖章的法理依据。1943年《开罗宣言》白纸黑字写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后来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日本在投降书里也签字认了账 。1945年10月25日台北中山堂的受降典礼上,“台湾光复”四个大字背后,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是历史正义的回归。这些铁证摆在眼前,所谓“台湾非中国领土”的说法,简直是对历史的无视。
宋楚瑜这两问,其实是戳破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割让的前提,必然是“拥有”。就像当年日本只能逼着清朝签条约,而不是去跟“台湾国”谈判——因为连侵略者都清楚,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地盘。从丘逢甲的血书到《开罗宣言》的条文,从澎湖巡检司的印章到台湾光复的欢呼,这条线从来没断过。
历史哪是随便能篡改的?那些试图模糊边界的言论,在“割让”这个铁事实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