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荣云
在单位,时间仿佛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和心间都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老张和老蒋,就像两颗截然不同的星辰,在这看似平静却暗潮涌动的职场天空中,沿着各自迥异的轨迹运行。
老张,中等身材却微微发福,那圆滚滚的肚子仿佛是一个装满秘密的袋子。稀疏的头发总是倔强地试图遮盖住逐渐扩大的光秃区域,却如同在秃顶上挣扎求生的几株野草,显得愈发滑稽。那件洗得发白且袖口打着补丁的旧衬衫,是他节俭生活的标志,然而,这节俭在送礼这件事上却如同遇上了黑洞,消失得无影无踪。
平日里,老张的“抠搜”行径可谓是众人皆知,成为了办公室里的笑柄。午休时分,当同事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哪家餐厅又推出了新奇菜品,空气中弥漫着外卖那令人垂涎的香气时,老张却总是如一只不合群的孤雁,默默地从那用了多年、边角磨损得像掉了牙的老物件般的旧饭盒里,小心翼翼地捧出自己带来的饭菜。饭盒里,不是昨天吃剩、黏糊糊的面条,就是寡淡的白米饭配着自家腌制的咸菜。有一回,年轻热情的小李实在看不下去,好心劝道:“老张,别总是吃这些啦,偶尔尝尝外卖,花不了多少钱的。”老张却拧紧了眉头,像一只守护着宝藏的恶龙般严肃又认真地说:“小李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己带饭既健康又省钱,多好啊。”
单位组织团建去郊外的农家乐,这本该是一场充满欢乐与团结的聚会。可老张却像个神秘的独行侠,偷偷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自己在家精心调配的调味料。吃饭时,面对那一大桌色香味俱佳、宛如满汉全席般的农家菜,他只是蜻蜓点水般淡淡地夹了几筷子,然后默默地拿出自己的调味料往碗里倒,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外面的调料哪有自己做的放心,还贵得很。”同事们看着他,忍不住像一群小麻雀般悄悄摇头,背地里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大抠搜”。每当老张不在时,同事们便会忍不住议论起来:“老张也太抠了吧,出来团建还这样,真让人扫兴。”“就是啊,也不知道他这么省是为了啥,难不成想攒够钱买座金山啊。”这些恶意的评价,如同细密的针,不时地刺痛着老张那颗敏感而又自卑的心。
然而,在送礼这件事上,老张却仿佛换了一个人,成为了一位精通兵法的谋略家。他对各种送礼门道了如指掌,总结出的口诀在单位里悄然流传:病礼不送柿和梨,寿礼不送钟和烟,婚礼不送伞和扇 ;谨慎的领导,送礼不送茶(查);白酒不能只送一瓶,好事成双;送给男领导,送烟不能只送一条;送给女领导,送小孩和老人的东西。
隔壁部门的小王生病住院了,小王在单位是个老实巴交的小透明,没什么背景,平时也不怎么引人注目。同事们约好一起去探望,在办公室讨论买什么礼物时,有人说随便买点水果意思意思就行。老张却像一只警觉的狐狸般摇了摇头:“那哪行啊,虽说小王平时不咋出彩,但指不定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礼不能轻。”最后,老张不仅买了昂贵的进口水果,那些水果宛如璀璨的宝石般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还精心挑选了一个寓意健康的高档果篮。去医院的路上,老张就像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信心满满,脑海中已经勾勒出小王收到礼物后感激涕零的画面。
到了医院,老张满脸堆笑,那笑容如同盛开的菊花般灿烂,双手恭敬地将礼物递到小王面前,嘴里像连珠炮似的说着各种安慰的话:“小王啊,好好养病,这些都是给你补身体的,希望你早日康复啊!”小王感激涕零,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连声道谢。从那以后,小王对老张亲近了许多,在工作上也常常给老张提供便利。老张的“投资”,初战告捷。
而老蒋呢,在得知大家要去探望小王时,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他瘦高个儿,头顶已然荒芜,索性剃了个光头,那光头在灯光下亮得如同光滑的鹅卵石。他天天戴着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低低的,把大半张脸都藏在阴影里,仿佛要将自己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他身材偏瘦,整日穿着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深色工作服,衣服上的褶皱如同他内心的孤僻般顽固。他得知小王生病后,想着表达心意,却完全不讲究这些门道。他随意在街边水果摊买了几斤梨就去了医院。到了病房,把梨往桌上一放,干巴巴地说:“小王,吃点梨。”小王看到梨,脸色微微一变,虽然还是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心里对老蒋的举动多少有些不满。
老张听说此事后,在办公室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地嘲讽道:“有些人啊,空有一把子力气工作,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懂,送梨,也不忌讳忌讳,难怪在单位里没什么人缘,四处碰壁。”周围的同事们听了,也跟着哄笑起来,有人附和道:“就是啊,老蒋也太不懂事了,这种事都能办砸。”“说不定老蒋根本就不想和大家搞好关系,就想自己一个人闷头干,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老蒋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一只被激怒的公牛,大声回怼道:“我看有些人就会靠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拉拢关系,整天阿谀奉承,有这时间不如多做点实事,靠实力说话!”两人之间的火药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办公室。
单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过 60 大寿,这对老张来说,无疑是一场展示“送礼绝技”的绝佳舞台。他提前数月就开始筹备,像一只勤劳的蚂蚁般四处打听老领导的喜好。得知老领导喜欢收藏字画后,他咬咬牙,如同壮士断腕般拿出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一笔钱,托人买了一幅据说颇具升值潜力的名家小品。寿宴当天,老张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那件许久未穿、略显紧绷的西装,头发也抹得油光锃亮,像个急于表现的小丑。他满脸堆笑,双手恭敬地呈上礼物,嘴里说着各种吉祥话:“老领导,这是我费了好大劲才寻来的,希望这幅字画能为您的收藏增添光彩,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领导接过礼物,仔细端详,眼中满是喜爱,对老张赞不绝口:“老张啊,你有心了!”此后,在单位的一些重要项目中,老张都得到了老领导的关照,事业可谓蒸蒸日上。
老蒋呢,他也知道老领导大寿是个重要场合,心想自己也得表示表示。他知道老领导平时爱喝茶,便买了一盒价格不菲的茶叶当作寿礼。然而,他却忽略了给谨慎的领导送礼不送茶(查)这个忌讳。老领导收到礼物时,脸色有些不悦,但还是客气地收下了。在之后的日子里,老蒋明显感觉老领导对他的态度有些冷淡,在工作上也没有因为这份礼物得到任何特殊待遇。老张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冷嘲热讽:“老蒋啊,不是我说你,这送礼的学问大着呢,你这样瞎送,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把关系搞僵,也难怪你一直原地踏步。”周围的同事们也跟着煽风点火:“老蒋就是轴,不懂变通,在这社会上可吃不开。”“是啊,看看老张,多会来事儿,老蒋得好好学学。”老蒋气得握紧拳头,双眼像燃烧的火焰般瞪着老张,大声吼道:“我靠的是工作能力,不像某些人,整天把心思花在这些歪门邪道上,靠讨好别人来上位!”
新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女领导,老张敏锐地捕捉到了新的“送礼机遇”。他了解到领导家中有老人和小孩后,精心挑选了一套适合老人的养生保健品和一套高档的儿童玩具。趁着汇报工作的机会,老张满脸谄媚地笑着说:“领导,这是给您家里老人和小孩带的一点心意,希望他们喜欢。”女领导十分惊喜,亲切地说:“老张,你考虑得真周到,有心了。”此后,老张在工作中得到了女领导的不少支持和指导,在单位里的地位愈发稳固。
老蒋看到大家都给新领导送礼,也决定随大流。他想起给朋友送礼送比较实用的东西这一原则,就给女领导送了一箱牛奶。但他没有考虑到送给女领导礼物的特殊性。女领导收到礼物时,只是淡淡地说了声谢谢。在之后的工作中,老蒋依旧不温不火,没有因为这份礼物得到更多关注。老张见状,更是不遗余力地挖苦:“老蒋,你这礼送得可真是‘别具一格’啊,也难怪你在领导眼里没什么存在感,晋升机会都被你白白错过。”周围的同事们也跟着起哄:“老蒋就是没那个脑子,送礼都送不到点子上。”“还是老张厉害,什么场合都能应付得妥妥当当。”老蒋怒目而视,眼中的愤怒几乎要喷涌而出:“你少得意,靠送礼得来的风光只是一时的,迟早会摔得很惨!”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张在送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性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扭曲。为了能在送礼时精准投其所好,他开始不择手段地搜集领导和同事们的隐私信息。他会偷偷翻看同事的办公文件,试图从中找到关于他们喜好或家庭情况的蛛丝马迹;会在下班后跟踪领导,了解他们的日常行踪和消费习惯。有一次,为了得知一位即将晋升的同事的喜好,老张甚至花钱雇了一个私家侦探,获取了该同事的详细资料,然后投其所好地送上了一份昂贵的礼物,成功在同事晋升后与其建立了“良好关系”,并从中谋取了一些工作上的便利。
而周围的人,面对老张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不仅没有指责,反而有人暗中效仿。他们看到老张通过送礼和这些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好处,心中的嫉妒和贪婪被无限放大。一些原本正直的同事,也开始在送礼这件事上动起了歪脑筋,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来获取利益。整个单位的风气变得愈发污浊,人心也在这种贪婪和虚荣的氛围中变得卑鄙不堪。
在一次单位内部的晋升评选中,老张凭借着平日里积累的人脉关系和送礼打下的基础,再加上他本身工作能力也不错,顺利得到了晋升机会。在晋升后的庆功宴上,老张春风得意,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骄傲,端着酒杯走到老蒋面前,故意大声说道:“老蒋,你看,这会送礼也是一种本事,光会埋头苦干可不行啊,这职场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老蒋冷冷地看了老张一眼,不屑地回应:“你别高兴得太早,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职位,能坐得安稳吗?我坚信,靠实力说话才是长久之道。”说罢,老蒋转身离开,只留下老张站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略显尴尬。
然而,老张并没有因为老蒋的话而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打压那些不给他送礼或者不顺从他的同事。有一位年轻的同事,因为拒绝了老张暗示的送礼要求,在工作中被老张百般刁难。老张故意给他安排大量繁琐且不合理的工作任务,还在工作汇报中对他的成果进行恶意贬低,导致这位年轻同事在单位里备受冷落,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而周围的同事们,大多数选择了沉默和观望。他们害怕得罪老张,担心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被打压的对象。只有少数几位有正义感的同事,私下里对老张的行为表示不满,但也不敢公开站出来指责。整个单位陷入了一种压抑而又沉闷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一不小心就触犯了老张这个“职场恶霸”。
老蒋看着单位里的这种乱象,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试图向更高层的领导反映情况,但却发现那些领导似乎也被老张的“送礼术”所迷惑,对他的投诉置若罔闻。老蒋感到无比的绝望,他开始怀疑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否还有意义。在这个充满了虚伪和贪婪的职场环境中,他仿佛是一只孤独的鸟儿,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树枝。
随着老张在单位里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欲望也变得无止境。他开始插手一些本不属于他职责范围内的项目,只为了从中谋取更多的利益。他与一些供应商勾结,收受回扣,故意抬高项目成本,导致单位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那些与他勾结的供应商,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满足老张的各种要求,甚至为他提供一些非法的服务。
在一次单位的大型项目招标中,老张为了让自己的亲信供应商中标,不惜篡改招标文件,设置了一些不合理的条款,排除了其他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中标后,老张和供应商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项目质量严重不达标。当问题出现后,老张不仅没有承担责任,反而试图将责任推给其他同事,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老蒋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决定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收集证据,向有关部门举报老张的违法行为。他四处奔波,寻找证人,整理文件,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老蒋将举报信寄给了相关部门。
不久之后,老张的违法行为被曝光,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单位里的同事们,在震惊之余,也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行为。那些曾经对老张阿谀奉承、暗中效仿他不正当行为的人,都感到无比的羞愧。而老蒋,虽然在举报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压力,但他最终坚守了自己的原则,成为了单位里的一股清流。
随着老张的倒台,单位的风气逐渐得到了改善。同事们开始重新重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不再把心思放在送礼和不正当竞争上。老蒋也因为他的勇敢和正直,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敬佩。在这个充满了波折和教训的职场故事中,人性的扭曲与回归,人心的卑鄙与善良,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每一个人,都在这场风云变幻中,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作者简介】罗荣云,男,汉族,中共党员,祖籍湖南道县,新疆和静人,1987年1月生于湖南道县,自由撰稿人,有作品见于媒体报刊等,现供职于新疆某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