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这十年来卫生巾的价格涨得比iPhone还多。2015年,iPhone 5S的发布价为5288元,当时卫生巾只要4元钱一包;到了2025年,iPhone 17的发布价为5999元,而现在的卫生巾卖到了九元一包。你会惊奇地发现,买手机是肉眼可见的贵,几块、几十块的卫生巾涨价反而让人觉得不痛不痒。
别的行业都在卷价格、拼服务,而卫生巾行业却一片祥和,从来没打过价格战,甚至行业内也没有一家像小米这样的企业把价格给打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卫生巾市场还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比较特殊。首先,卫生巾作为女性日常的刚需用品,早就不是什么蓝海市场了。2017年,卫生巾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就基本达到了100%。近几年,女性经期用品的消费增速也只有0.2%,而随着出生率的放缓,这个市场还面临着收缩的风险。
甚至发展了30多年,卫生巾都没怎么变过,唯一称得上创新的就是2008年护舒宝研发的液体卫生巾了。那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这个行业竞争就不激烈了吗?并不是的。头部几家卫生巾企业,市占率常年维持在10%左右,一直难以突破。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是由那些市占率0点几的厂家贡献的,这又导致大量无生产日期、没有贴牌的散装卫生巾进入了市场。
价格是打下来了,但安全事故却频频爆发。2020年,有网友在网上爆出散装卫生巾100片售价22元,引发了热议,涉事网店称其证件被盗用,随后产品下架;2025年10月,大学生雷同学在网购散装卫生巾时,发现产品侧面有手写字迹,再次引发热议,虽然平台完成了退款,但安全问题频出,也导致消费者不敢买价格低、小众的卫生巾了。
再加上卫生巾比较特殊,属于贴身且私密的日常用品,质量差一点可能会引发妇科疾病,严重一点还可能致癌或者影响生育能力。这就让女性消费者对卫生巾产生了“买贵等于买安全,买贵等于买安心”的观念转变,这也让头部企业吃掉了市场大部分的利润——虽然只拿到了10%几的市占率,但瓜分了最大块、最肥美的蛋糕。
以往其他行业都是市占率的垄断,卫生巾的头部企业则实现了利润上的垄断,不需要创新,不需要卷价格,每年只要保证产品不出毛病,一整年的利润基本都不会太差,因为用户不会因为便宜就换品牌。
唯一要卷的可能就是广告要怎么拍,才能让用户觉得高端,让用户产生信任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卫生巾广告都那么抽象——因为“贵等于好,便宜等于有风险”,在卫生巾上,这种消费逻辑还挺合理的。
虽说贵,但同时也证明了头部企业在安全管控上的把关也是十分到位的。营销可以带来一时的利润,但持续的安全可保一世的利润,你说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