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李博)10月30日,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精尖产业发展专场举行。记者获悉,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银行业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近20%,比同期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
北京金融监管局一级巡视员逯剑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银行业保险业为辖区产业提供融资类、保障类金融产品均超百款。今年1-9月,北京保险业运用科技保险为近400万户次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5万亿元,保费收入同比翻一番。
北京金融监管局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速落地,辖内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储备项目30余个,意向规模近300亿元,居全国前列,投资覆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支持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辖内多家险企试点获批约210亿元,落地进程近半,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
逯剑说,北京市加快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综合生态体系,积极申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城市,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已覆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全生命周期。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为出口企业提供超亿元风险保障。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四年来增长近3倍。
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组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组织,已承保火箭及卫星发射项目整体询价和承保周期缩短20%,助力形成“南箭北星”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格局,推动航天保险“北京模式”在全国推广。
“为破解企业融资痛难点激发活力,我们畅通发展路径,联合成立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逯剑说,通过聚合优质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元主体,持续丰富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探索推出“贷款+外部直投”等多项市场亟需试点业务,实现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年来受理业务近300亿元,支持对象90%以上为专精特新企业,覆盖软件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赛道。
建设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运行近6年来,该网接入18个市级部门、130家银行保险机构,探索搭建小微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促进畅通政务数据与金融数据“大动脉”,累计服务包含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中小微企业近2000万家次,聚力解决“不敢贷”“不能贷”难题。
北京金融监管局引领北京银行业保险业把握首都产业发展脉动,积极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辖内银行超八成设立科技特色支行,超九成针对重点科技型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金融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辖内保险公司通过引进专业人才、设立专项风险评估机构等方式,持续强化科技保险技术力量储备,逐步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全环节的保险补偿机制,不断完善风险分担体系。
逯剑表示,北京金融监管局支持辖内金融机构优化供给,精准对接企业全周期金融需求。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针对高精尖产业企业“轻资产、高研发、周期长”特点,聚力探索破解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金融服务图谱体系。构建服务生态圈方面,实现“股-贷-债-保-租”金融联动支撑,提供覆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公司治理等领域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一站化、全链条的接力式金融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