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科院院士陈彪:1993年开会人间蒸发,国家寻找30多年至今没找到

0
分享至

1993 年 11 月 10 日清晨,南京的寒风裹着冷雨,打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红砖墙上。70 岁的陈彪院士裹紧棉衣,像往常一样准时出门 —— 上午 9 点,南京大学天文系有一场他牵头的学术会议。

这条路他走了无数遍,从住所到会场不过 20 分钟路程。可直到会议开始,参会的同事始终没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电话打到家里,家人才惊觉:早晨 6 点半出门的陈彪,凭空消失了。


这一消失,就是 32 年。国家动用警力排查,科研界同仁多方寻访,可这位顶尖太阳物理学家,终究没留下任何踪迹,成了中国科研史上最离奇的谜团。

一、名门之后: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陈彪的家族,自带 “传奇基因”。他出身福州螺江陈氏 —— 这个家族在晚清民国年间名人辈出,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伯父陈宝琛是光绪帝师,晚清 “同光体” 诗派的核心人物。

父亲陈体诚更是近代科技界的先驱。1915 年,陈体诚赴美留学,专攻土木工程,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浙江公路局局长、中国工程学会会长。抗战时期,他临危受命负责中缅国际公路建设,在崇山峻岭中抢运战略物资,为抗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42 年,陈体诚因积劳成疾在昆明病逝,年仅 46 岁。父亲的离世,给 19 岁的陈彪沉重打击,却也让他立下誓言:“继承父志,投身科研,报效国家。”

在家族学风的熏陶下,陈彪与弟弟陈篪双双走上科研路。陈彪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专攻天体物理;弟弟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成为冶金部钢铁研究院专家,被誉为 “科技战线上的钢铁战士”。兄弟二人,一个仰望星空,一个深耕大地,延续着家族的家国担当。

1950 年,陈彪进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那时的中国,太阳物理研究几乎一片空白,观测仪器全靠进口。他主动请缨,牵头研制太阳观测设备,从图纸设计到零件加工,亲力亲为,硬是在简陋的实验室里,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太阳单色光照相仪。

二、科研拓荒:把一生献给太阳物理

在同事眼中,陈彪是个 “纯粹的科研人”。他的研究领域聚焦太阳对流层结构、太阳观测仪器设计,这些看似冷门的方向,却直接关系到空间天气预报、卫星安全等国之重器的发展。

上世纪 60 年代,他提出建立中国太阳观测网的构想。为了选址,他带着团队跑遍全国,从云南丽江的高海拔山区,到河北兴隆的观测基地,哪里适合观测太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山泉水,皮肤被晒得黝黑,却始终乐在其中。

1978 年,陈彪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当时太阳物理领域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可他没有丝毫架子,依旧每天泡在实验室和观测站。学生回忆:“陈先生从不搞花架子,每次观测数据都要反复核对,哪怕差一个小数点,也要重新计算。”

他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多次率团参加国际太阳物理会议,把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来,也把中国的研究成果带出去。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太阳物理研究从跟跑者,逐渐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70 岁本该退休安享晚年,可陈彪却拒绝了:“国家的太阳观测网还没完善,我还能再干几年。” 失踪前,他正在牵头一个 “太阳活动周期观测” 项目,那场未出席的学术会议,正是为了敲定项目的后续方案。

这样一位把工作当生命的科学家,怎么会无故缺席重要会议?消息传开,整个科研界都陷入了震惊与疑惑。

三、离奇失踪:20 分钟路程里的谜团

1993 年 11 月 10 日的失踪经过,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却又充满疑点。

早晨 6 点 30 分,陈彪吃完早饭,告诉家人 “去开个会”,便独自出门。他没有带公文包,只揣了一份会议资料和少量现金 —— 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轻装简从。

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到南京大学天文系,路线清晰:沿北京西路向西,经过云南路路口,再走 500 米就到会场。这条路他走了十几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上午 9 点,会议正式开始,主持人多次看向门口,始终没等到陈彪。同事们起初以为他堵车或临时有事,可直到 10 点,依旧杳无音信。有人试着拨打他家电话,接电话的家人语气焦急:“他早就出门了啊!”

家人立刻出门寻找,沿着陈彪的必经之路反复打听,可没有任何人见过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11 点,家人报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排查范围不断扩大:走访沿途商铺、调取当时的交通记录(1993 年南京监控极少)、询问中科院和南大的同事、排查陈彪的社会关系。可结果让人失望:没有目击者,没有线索,陈彪就像从空气中消失了一样。

警方排除了仇杀可能 —— 陈彪为人谦和,一生专注科研,从未与人结怨;也排除了抢劫意外 —— 他身上现金不多,且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痕迹。有人猜测他是不是迷路了?可他神志清晰,对路线无比熟悉;还有人说他可能突发疾病晕倒?可沿途医院和救助站,都没有接收过类似的老人。

更让人费解的是,陈彪没有带走任何重要物品,家里的科研资料、银行卡、证件都完好无损,不像是有计划的离开。他的妻子回忆:“他那天心情很好,出门前还跟我聊了会议的安排,根本没有异常。”

四、32 年寻找:从未停止的牵挂

陈彪失踪后,国家和科研界从未放弃寻找。

中科院成立了专门的寻访小组,发动全国的天文台和科研机构提供线索;警方把他的信息录入全国失踪人口数据库,每次有类似的失踪案例,都会第一时间比对;他的学生和同事,更是利用学术会议的机会,在国内外多方打听。

上世纪 90 年代末,有人在云南丽江的观测站附近见过一位疑似陈彪的老人,寻访小组立刻赶过去,却发现只是外形相似的当地村民;2005 年,有群众举报在南京郊区的养老院见过白发院士,核实后依旧是误会。

随着时间推移,寻找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可家人和同事始终没放弃。陈彪的弟弟陈篪,直到 2015 年去世前,还在叮嘱家人:“一旦有消息,一定要告诉我。”

南大天文系至今保留着陈彪的办公室,里面的书架、桌椅,甚至桌上的笔筒,都保持着他失踪前的样子。每年 11 月 10 日,都会有同事和学生来到这里,默默缅怀这位失踪的前辈。

为什么大家对陈彪的失踪如此牵挂?不仅因为他是顶尖科学家,更因为他代表了那一代科研人的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不计名利,为国家的科研事业鞠躬尽瘁,陈彪的失踪,成了整个科研界的遗憾。

五、未解之谜:那些流传的猜测与真相

32 年来,关于陈彪失踪的猜测从未停止,可没有一种能经得起推敲。

最荒诞的说法是 “被外星人带走”—— 因为陈彪研究太阳物理,可能接触到了外星文明。这种说法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不过是人们对离奇事件的浪漫想象。

也有人猜测他 “自愿隐居”:或许是晚年想远离科研的忙碌,找个安静的地方安度晚年。可了解陈彪的人都知道,科研是他的生命,除非发生意外,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未完成的项目。

还有一种更让人揪心的猜测:他可能在途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晕倒后被好心人救助,却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失去了记忆,从此流落在外。可如果真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为何没有任何线索?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陈彪可能在那 20 分钟的路程里,遭遇了某种意外,比如被失控的车辆撞倒后,肇事者为了逃避责任,将他转移到了隐蔽地点。可 1993 年的北京西路交通并不繁忙,且没有任何肇事逃逸的报案记录,这个猜测也缺乏证据。

如今,陈彪如果还在世,已经 102 岁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32 年的等待早已变成一种执念 —— 他们既希望能找到他的下落,哪怕是最坏的消息,也希望能给这段离奇的经历一个交代。

六、精神永存:科研路上的灯塔

陈彪虽然失踪了,可他的科研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后人。

他牵头建立的中国太阳观测网,如今已经发展成由多个观测站组成的庞大网络,在太阳活动预测、空间天气预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为太阳物理领域的骨干,延续着他未完成的事业。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回忆:“陈先生常说,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句话,我们一直记在心里。”

2013 年,在陈彪失踪 20 周年之际,国际天文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 “陈彪星”,以纪念他对太阳物理研究的贡献。这颗在宇宙中运行的小行星,成了这位失踪科学家的另一种存在 —— 他虽然离开了地球,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 “仰望” 着他一生热爱的太阳。

32 年过去了,南京的北京西路早已物是人非,可关于陈彪的谜团,依旧没有答案。他的失踪,是中国科研史上的一个遗憾,也是一个提醒:那些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牵挂。

或许有一天,随着新的线索出现,这个谜团会被解开。但无论如何,陈彪院士对科研的执着、对国家的忠诚,早已化作一座精神灯塔,照亮着后来者的科研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004航母再传新动态,美国航母优势缩水!

中国004航母再传新动态,美国航母优势缩水!

杨风
2025-11-03 22:06:19
最高涨幅13%!税收新政落地首周黄金饰品普遍涨价,板料经营商暂停报价观望市场

最高涨幅13%!税收新政落地首周黄金饰品普遍涨价,板料经营商暂停报价观望市场

财联社
2025-11-04 15:20:16
从年薪30万到月薪低保:北京央企设计院降薪潮下的生存困境

从年薪30万到月薪低保:北京央企设计院降薪潮下的生存困境

悟话八门
2025-11-03 23:28:21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3:55:03
男子掐死医学生前女友藏尸床底,被杀女医学生曾是留守儿童吃不起肉

男子掐死医学生前女友藏尸床底,被杀女医学生曾是留守儿童吃不起肉

扬子晚报
2025-11-03 20:47:01
判处死刑!缅北白应苍昔日炫富张狂犹在眼前,今血债血偿报应临头

判处死刑!缅北白应苍昔日炫富张狂犹在眼前,今血债血偿报应临头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1-04 13:26:12
塞尔维亚转向乌克兰,扎哈罗娃被曝利用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塞尔维亚转向乌克兰,扎哈罗娃被曝利用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史政先锋
2025-11-03 19:04:40
久功不克俄罗斯连撤两员大将!西尔斯基:红军城守住了

久功不克俄罗斯连撤两员大将!西尔斯基:红军城守住了

史政先锋
2025-11-03 11:54:13
37岁老汉表演秀!轰26+12+6,威少拒347万真相曝光,掘金真绝啊

37岁老汉表演秀!轰26+12+6,威少拒347万真相曝光,掘金真绝啊

球童无忌
2025-11-04 15:51:26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睿知睿见
2025-11-04 07:49:11
陪玩睡只是冰山一角,继王晶曝潜规则后,王家卫又被曝 唐嫣遭殃

陪玩睡只是冰山一角,继王晶曝潜规则后,王家卫又被曝 唐嫣遭殃

蜉蝣说
2025-11-04 08:56:5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4 13:56:09
莱昂纳德错失绝杀!哈登空砍29+7+8 关键三分险助快船翻盘

莱昂纳德错失绝杀!哈登空砍29+7+8 关键三分险助快船翻盘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4 14:00:00
一个沈伯洋摁下去,一大群沈伯洋冒出来?都得挨收拾,一个不会少

一个沈伯洋摁下去,一大群沈伯洋冒出来?都得挨收拾,一个不会少

飞花逐月大帝
2025-11-04 10:30:59
某律所合伙人被爆出轨,原配怒拍视频揭露小三空姐,男方是凤凰男

某律所合伙人被爆出轨,原配怒拍视频揭露小三空姐,男方是凤凰男

社会酱
2025-11-03 20:54:12
11月3日俄乌最新:反包围

11月3日俄乌最新:反包围

西楼饮月
2025-11-03 19:31:32
金永南,为什么功高不盖主?他这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官场教科书

金永南,为什么功高不盖主?他这一生,简直就是一部官场教科书

近史博览
2025-11-04 11:35:01
胡锡进:美国4200万人失去食物援助!网友冷笑,先关心下同胞吧!

胡锡进:美国4200万人失去食物援助!网友冷笑,先关心下同胞吧!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04 05:05:12
安理会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决议,中方投了弃权票,外交部回应

安理会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决议,中方投了弃权票,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5:25:01
阿根廷总统米莱向自己开刀,居然取消国家媒体和总统特权

阿根廷总统米莱向自己开刀,居然取消国家媒体和总统特权

深度报
2025-11-03 22:51:46
2025-11-04 16:03:00
小豫讲故事 incentive-icons
小豫讲故事
谈奇闻野史,做杂牌作者。
1691文章数 7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头条要闻

男子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已被执行死刑 检方披露细节

头条要闻

男子为骗巨额保金推妻坠海已被执行死刑 检方披露细节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旅游要闻

走!去荣成看大天鹅 共赴一场浪漫之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