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30日讯 威海市以“精准化对接、保姆式服务”深耕企业一线,通过靶向破题、全链赋能,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重点产业项目加速落地见效。
走进威海新佳电子有限公司车规级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对生产设备进行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功率半导体模块600万只,实现产值2亿元,成为国内最先进、全省产能最高的功率(芯片)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然而就在数月前,这个“潜力项目”却因一项关键手续陷入困境。
威海新佳电子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汪瑾告诉记者:“我们主体厂房是在今年3月份开始进行整体的验收和不动产产权证的审批,预计在9月份的时候,用主体大楼的不动产产权证进行银行资金的贷款审批,可是资金一直没有批下来,如果导致我们资金流断裂的话,公司月损失大概在400万-500万之间。”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政府服务的发力点。威海市工信局分包企业干部得知企业难题后,快速响应、靠上服务,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并指定专人上门为企业做好指导服务,但工作人员在梳理材料时发现,企业提交的审批资料存在错误,若按正常流程,材料需返回企业修改后重新提交,仅受理环节就需要21个工作日,这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的紧急需求。
“当时我们以为资料出错又得耽误大半个月的时间,没想到市工信局的人立马帮我们联系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审批流程由21天缩短到了4天的时间,效率大大出乎了我们的预期。”威海新佳电子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汪瑾说道。
威海市重点企业培育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孙萌阳表示:“我们坚持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服务理念,针对新佳电子的难题,第一时间主动牵头建立破解企业问题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向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威海市持续深化企业大走访活动,分包企业干部“点对点”精准服务全市1451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解决用地审批、融资对接、用工保障等企业难题606个,推动325个实施类市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9.1%,超时序进度14.1个百分点;保障黄海造船公司造船新厂新质生产力提升、双连制动公司汽车刹车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121个项目投产。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永平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精准服务企业机制,采取三级分包企业模式,构建五化服务企业机制,推动企业大走访活动覆盖全市10万家全量活跃企业,精准倾听企业呼声,高效回应企业诉求,全力打好服务企业‘主动仗’,让企业心无旁骛、轻装上阵。”
闪电新闻记者 宋雪梅 崔洁 孙铭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