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起,匈牙利关于公司刑事责任的规定将经历重大改革,旨在提高公司参与刑事诉讼的有效性、可预测性与主动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举措之一,便是引入公司认罪协议制度,该制度旨在同时提升公司的责任追究力度以及公司与刑事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水平。
公司对刑事犯罪的责任
随着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追究公司责任的需求愈发凸显 —— 尤其是当有人利用公司架构实施犯罪时。因此,在欺诈、贿赂、洗钱等特定刑事犯罪案件中,不仅实施犯罪的个人需承担刑事责任,涉事公司(或被利用来实施犯罪的公司)同样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什么是认罪协议?
明年起,面临刑事诉讼的公司将能够与检察机关达成一项协议 —— 通常被称为 “认罪协议”。
目前,此类协议仅适用于实施犯罪的个人,这使得公司在刑事诉讼中只能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而无法与当局积极合作。此外,即便间接层面,犯罪个人也无权代表公司就认罪协议进行协商。例如,个人不能以披露犯罪细节为条件,换取公司对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这一现状存在明显问题:在大多数公司犯罪案件中,非法经济利益的实际获取方是公司(例如逃税、腐败采购等案件均属此类)。因此,将公司排除在自愿赔偿的可能性之外,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此次新改革将纠正这一不合理现象,允许公司与检察机关达成认罪协议。
达成认罪协议的条件
公司若要达成认罪协议,需满足以下条件:承认自身参与了该刑事犯罪;承诺赔偿犯罪造成的损失、挽回犯罪带来的不良后果,或向当局上缴非法所得;同时确保未来不再实施同类犯罪。此外,公司还需配合当局工作,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数据、文件及其他证据,并支付协议中约定的款项。
若公司代表(如总经理)同时也是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则只有在该代表认罪的前提下,公司才有可能达成认罪协议。
改革同时设置了一项保障措施:与检察机关达成认罪协议的公司不得被解散;且对公司施加的其他任何制裁措施,其范围均不得超出协议的明确规定。
合作机会
公司与当局的合作不仅限于调查阶段。即便调查已结束、案件已提交至刑事法院,公司仍可在预审阶段与检察机关达成认罪协议。在这类情况下,案件可在诉讼早期便得到解决。
正在进行的诉讼
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新规定,在特定例外情况除外的前提下,也将适用于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这意味着,目前已处于刑事调查阶段的公司,同样会受到此次改革的影响 —— 改革将鼓励这些公司在刑事诉讼中,于辩护、合作、自愿赔偿及认罪协议等事务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