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栟茶东大街的中段,一座古庙静立其间,见证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变迁。这就是栟茶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历经四百余载风雨,至今依然保持着庄严古朴的气息。
![]()
漫步庙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阔三间的山门,门前地面铺着“八仙过海”法器图案的八块石雕,门垛两旁各设一石鼓,上刻狮子戏绣球图案,栩栩如生。山门一侧为马房,内有一匹高大的泥塑赤兔马,马夫作牵引状立于旁,仿佛随时准备出征。
三进院落,建筑瑰宝
![]()
关帝庙主体建筑为三进布局,是清代砖木结构的典范。第一进为山门,第二进为敞厅,八张太师椅置放两旁,两侧墙壁镶嵌四块碑刻,分别记录了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至清同治七年(1868)间地方人士捐资助庙的善行。
![]()
第三进为关帝殿,是庙宇的核心。大殿前两棵老高大的白果树苍劲挺拔,飞檐翘角,高脊“抓鸡”,中间的宝葫芦上插有“明戟”,气势恢宏。殿内四尺高的神台上供奉着关帝像,两侧为六尊泥塑彪形武士:东首为关平、姜维、廖化;西首为周仓、关兴、关索。
![]()
关帝庙历经沧桑,清康熙元年(1662)缪相倡修,乾隆三年(1738)复建。在漫长的岁月中,它见证了栟茶的兴衰荣辱。民国时期,这里曾建立公立通俗教育讲演所,也播放过无声电影,成为文化启蒙的场所。
![]()
新中国成立后,关帝庙曾改设供销社,部分建筑被拆除或改建。幸而,1995年8月25日,关帝庙被如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民俗记忆,精神寄托
![]()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相传为关帝圣诞之日,栟茶地区远近香客纷至沓来,庙中必定热闹非凡,终日香火缭绕,钟鼓之声不绝。旧时,人们常至关帝庙内进香,求“关帝签”,甚至同业行户也会定期举办关帝会。
![]()
关帝庙不仅是道教活动场所,更是栟茶人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忠义诚信的文化内涵,熏陶着一代代栟茶人。
![]()
如今,随着栟茶古镇保护开发的进行,关帝庙作为重要历史遗存,正焕发新的生机。它如同一位沧桑老人,向每一位到访者讲述着栟茶的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的文化基因。
![]()
漫步庙中,拾眼望见大殿正门两侧对联:“誉在伽蓝护佛法神威震天,德昭华夏宏忠义丹心贯日。”这不正是栟茶关帝庙历史遗存最好的写照吗?
▌ 来源:综合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大个鹅
法律顾问:上海正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郑晓云律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