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子沐 外交学院博士
近日,中东局势又发生变化,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距离10月19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签订停火协议仅过了10天,双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谈话就已画上句号,双方不欢而散。
![]()
早在10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就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冲突进行劝导。林剑表示,双方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也是搬不走的邻居。中方乐见双方实现持久停火,中方愿意为巴阿关系改善而共同努力。然而,当前的紧张局势表明,领国并没有把中方的话听进去。
10月29号,巴基斯坦官员反映称此次谈话“未能达成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国防部长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激进言论,称巴基斯坦有实力将阿塔赶回山洞。面对巴基斯坦的不满,阿富汗方面则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恩怨为何如此之重?此次会谈中又出现了哪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巴塔之间的复杂关系梳理
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塔利班之间的关系是中东地区复杂地缘政治的一个缩影,背后涉及殖民历史留下的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和政权更迭等多重因素。以下从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和政权需要三方面梳理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塔利班三方的复杂关系。
首先,殖民历史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留下了领土争端。1983年英属印度与阿富汗通过《杜兰协议》对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的粗暴划分,人为地造成了普什图族的分裂。这一协议规定的边界线,东起瓦罕走廊,西至两国西部交汇处,将普什图族聚居区一分为二,导致两国长期存在领土争议。阿富汗始终拒绝承认杜兰线,称其为“殖民遗产”,并在官方地图中模糊处理该线。巴基斯坦则视其为不可侵犯的国界,通过铁丝网与哨所强化管控。
![]()
其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领土争端激化了巴基斯坦边境的民族矛盾,甚至催生恐怖主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住着本为一家的普什图族,却因为边境线的原因成为两国人。对此,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族表示强烈不满,甚至于2007年成立了巴基斯坦塔利班,多次通过极端形式打击巴基斯坦军警和平民。
![]()
最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上共同的普什图族,使阿富汗政府不敢轻易表态。尽管巴基斯坦塔利班采取多种极端手段袭击平民,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恐怖组织。但考虑到巴塔成员多来自巴基斯坦普什图部落,阿富汗政府就不得不慎重表态,以免造成阿富汗国内众多普什图族人的不满。阿富汗政府需要包括普什图族在内民众的支持,这种情况下巴塔巧妙地运用“亲亲相隐”,将阿富汗作为跨境袭击的“安全基地”。依赖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对边境管控的松散性,实现“袭击-撤退-再袭击”的循环。
![]()
(二)伊斯坦布尔谈话中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反恐议题是此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伊斯坦布尔谈话的核心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巴基斯坦2021-2024年恐怖袭击的次数各为207、262、306和521次,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2%、27%、17%和70%。面对巴基斯坦境内越发严峻的安全环境,巴基斯坦政府要求阿富汗政府共同参与到恐怖主义的打击行动中,并要求阿富汗政府约束国内,不再作为恐怖活动的跳板。
![]()
巴基斯坦的要求合情合理,但阿富汗政府却不得不思考其国内普什图族的态度,因而只能在会谈中“顾左右而言他”,也难怪巴基斯坦会指责阿富汗转移话题。
那么,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关系是否有缓和的可能呢?梳理下来,不难发现反恐问题的背后是普什图族的分裂问题。在解决普什图族问题之前,双方恐怕很难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