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康熙微服吃了碗豆腐脑,咸鲜无比,吃完对侍卫密语:将这店全斩首

0
分享至

康熙二十五年,秋。

一场连绵的秋雨刚停,洗净了京城上空的浮尘,青石板路湿漉漉的,倒映着灰蓝色的天光。

寻常百姓家的屋檐下,偶有水珠滴落,在浅浅的积水中漾开一圈圈涟漪。

康熙一身半旧的靛蓝布袍,手里握着一把竹骨油纸伞,像个富足的商贾。

他身后跟着三人,同样是寻常仆役打扮,眉眼间却透着一股内敛的精悍之气。

他们是御前侍卫统领赵敬、杜成,以及贴身侍卫阿九。

四人沿着一条深邃的胡同缓步而行。雨后的胡同格外安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潮湿木头的味道。

胡同深处,一缕若有若无的豆香,混杂着柴火的烟气,勾着人的脚步。

“就是这儿了。”赵敬低声道。

眼前是一家小店,门楣上挂着一块干净的木匾,上书三个朴拙的隶书字:“清和豆坊”。门脸不大,甚至有些简陋,门口却排着三五个人,手里都端着空碗,显然是回头客。

这在京城无数的食铺中,算是一道不多见的风景。

康熙收了伞,迈步入内。店内空间不大,只摆着四五张方桌,桌椅都是寻常的榆木,擦拭得一尘不染。

一个荆钗布裙的年轻姑娘,约莫十六七岁,正手脚麻利地收拾着碗筷,见有客至,便扬起清脆的声音:“客官里边请,您要点什么?”

康熙落座,笑道:“来碗豆腐脑,要咸的。”



“好嘞!”姑娘应声而去。

康熙的目光,落在墙上。店堂虽简素,墙上却挂着一副对联,墨色已有些陈旧,字迹却苍劲有力:

清气在胸容万象,和光于世慰群黎。

赵敬在他耳边低语:“皇上,这联子字是好字,意境也佳,俗中见雅。只是……”

“只是过于讲究了。”康熙接口道,目光在那“清”、“和”二字上停留了一瞬。

联首二字,恰好构成了店名,这份心思,不像是一个普通豆坊老板该有的。

豆腐脑很快端了上来。

白嫩的豆腐脑上,浇着一勺清亮的酱汁,撒着几粒碧绿的葱花。

康熙用勺子舀了一口,细细品味。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

第一处可疑,浮上心头。

这咸味,清冽纯粹,入口不涩,是官引盐特有的味道。



寻常民店,多用私盐或粗盐,味道咸则咸矣,却总带着一股苦涩的杂味。

更奇的是,这咸味中,还夹着一丝极淡的桂花香。

此时京中桂花早已落尽,若要用桂花蜜调味,需得从江南快马运送而来,成本高昂,断不是一碗几文钱的豆腐脑能消受得起的。

康熙不动声色地吃着,心里却记下了一笔:“供货异常”。

他并非仅凭一口味道就断定有异,但这不合常理的细节,足以成为一根需要留意的线头。

他要看的,是这根线头后面,究竟牵着什么。

01

“店家,你这豆腐脑手艺不错。”康熙放下碗,状似随意地与柜台后的店主搭话。

店主是个年约五十的男子,面容清瘦,一身干净的葛布短衫,双眼在烟火气中显得格外有神。

他闻言拱了拱手,笑道:“客官谬赞。小老儿祖籍徽州,来京城十余年,也就剩下这点祖传的手艺糊口了。”

康熙点了点头,目光掠过他身后墙上挂着的一幅旧山水画。

画纸已微微泛黄,画的是江南秋色,笔意萧疏,意境不凡。

第二处可疑,随之而来,画的落款处,一行小字清晰可辨:“崇祯癸未仲秋”。

崇祯癸未,是前朝的年号。

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徽州小店主,家中竟挂着一幅前朝的画作,且笔法意境,绝非凡品。

康熙的目光,又落回到桌上的瓷碗上。碗是寻常的粗瓷蓝边碗,碗底内壁,却都印着一朵小小的五瓣梅花。

他留意到,自己碗里的梅花印在正上方,而赵敬碗里的,却偏向右侧。

这时,那名叫阿绣的姑娘过来收碗。



康熙注意到她手上的动作,四个碗叠成一摞,在收第五个碗时,她会将整摞碗在托盘上轻轻旋转一个角度,再将第五个碗放上去。

这动作娴熟自然,若非刻意观察,极易忽略。

第三处可疑:碗底的梅花印位置不一,收碗的动作固定不变。

这像是一种暗号,一种无需言语的记号。

“阿婆,您的糖。”阿绣端着一'碗甜豆腐脑,走到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桌前,见她碗里的糖水少了,便又温声细语地为她添了一勺桂花糖稀。

老妪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康熙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暗道:此女性情温良,倒不像奸宄之辈。

他起身结账,目光扫过柜台上一本摊开的账簿。

第四处可疑:那账簿上,每日只记一个总数,“某月某日,入银若干”,绝无细目。

这不合常理,若是为了避税,未免过于粗疏;若是为了避查,那又是在躲避何人来查?

走出豆坊,秋风微凉。康奇心中的疑云,却愈发浓厚。这间小小的“清和豆坊”,像一口深井,表面平静,内里却不知藏着多少秘密。

02

走出豆坊,在胡同拐角处避开路人视线,康熙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轻声说了一句,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此店,不可轻视。”

赵敬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复述道:“皇上圣明,官引盐、南路桂花蜜、前朝旧画、位置变动的梅花碗印,还有那本只有总账的账簿,处处透着诡异。”

杜成补充道:“还有店里的客人。属下留意到,有几桌客人衣着寻常,一口京片子,点的却是雪里蕻、榨菜末这些江南口味的浇头,甚至有人吃完一碗,又特意多要一勺雪里蕻,显然是久违此物。

京城之内,此物并不多见。”

康熙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计较:“看来,这豆坊不仅是豆坊。但眼下一切只是猜测,切不可打草蛇。”

他看向三人,迅速定策:

“阿九,你扮作挑水的脚夫,守在这胡同口附近,日夜盯着,看有何人进出,特别是那些不像来吃豆腐脑的人。”

“杜成,你的身手好,今夜起,暗中查访豆坊的供货路线,尤其是他们的盐和食材从何而来。”

“赵敬,你心思缜密。去一趟盐课司,找个由头,探探口风,看看民间店铺用上官引盐,究竟有无可能,又是哪条路子。”

三人齐声应诺,随即分头行事。

夜幕降临,胡同里亮起点点灯火。杜成和阿九换了装束,隐在远处一栋民房的屋顶,静静地监视着豆坊的动静。

子时刚过,胡同里传来一阵轻微的板车声。

两个穿着夜行衣的黑衣人,推着一辆小车来到豆坊后门,车上是几个鼓鼓囊囊的黑色皮囊。

后门“吱呀”一声开了,店主沈仲远亲自迎了出来,与二人低声交谈几句,便迅速将皮囊卸下,搬入店内。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动静。

杜成和阿九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这绝不是寻常的食材补给。那皮囊的形状和分量,更像是用来装运盐、粮,甚至兵刃的器具。

怀疑,正在向验证,迈出第一步。

03

第二日,三路人马的信息汇集到了康熙面前。

赵敬最先开口。他托了在盐课司任主事的旧识,借着吃茶闲聊,探到了些消息。“回皇上,盐课司近来正为私盐的事头疼。

近一个月,在京畿附近查获了三起私盐案,数量不大,但抓到的盐贩都咬死了,说他们的盐,是投靠了一个叫‘义社善堂’的组织得来的,既能糊口,也能接济窮人。”

“义社善堂?”康熙咀嚼着这个名字。

此时,杜成呈上了一件物证。那是一小片残破的牛皮,是从豆坊后巷的泥地里捡来的,看样子是昨夜搬运皮囊时不慎刮破遗落的。

“皇上请看,”杜成指着牛皮的封口处,“这上面用来缝合的红线,打了三个死结,又绕了两个活扣。



属下走南闯北多年,从未见过这种缠法,倒像是一种特殊的记号。”

阿九也带回了消息。他扮的挑水夫,跟胡同口的邻铺货郎攀上了话。

那货郎说,近来城南的“广善义学”常在夜间办善事,施粥、赠冬衣,救济了不少穷苦百姓,名声极好。

而这善堂的背后,就有一个叫“衣冠复社”的组织在支持。

“衣冠复社……”康熙的眼神变得深邃。前明衣冠,复社之名,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三条索,都指向了一个以“善堂”为名的神秘组织。而将这一切串联起来的,是杜成带回的第二件物证。

“皇上,这是属下从豆坊倒掉的废纸堆里拼凑出来的。”杜成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张被水浸过的纸。

那是一张盐引的影印拓样,虽然残破,但上面的官印和字迹依稀可辨。

康熙只看了一眼,便断定:“是伪造的。”真的盐引,印泥由宫中特制,拓印出来,色泽会微微下沉,而这一张,色浮于纸,形似而神不似。

至此,第一份实证确立。豆坊异常的官引盐口感,有了最直接的解释。

赵敬感叹道:“看来,这清和豆坊,只是他们盐路上的一个据点。借豆坊做掩护,用伪造的盐引贩运私盐,再用‘善堂’之名散播出去,收买人心。

这盘棋,下得很大。”

康熙的目光,落回到那片牛皮残片上。一个据点,就已如此谨慎。那么,他们的联络中枢,又会设在何处?

04

隔了两日,康熙带着阿九,再次光顾了清和豆坊。

这一次,他没有进店就坐,而是站在柜台前,仔细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木牌菜单。他特意点了两碗豆腐脑,一碗要“虾皮、榨菜加酱油”,另一碗要“雪里蕻加香油”。

这两样,都是菜单上最不起眼的江南浇头。

店主沈仲远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亲自为他盛好。阿绣则跟在后面,准备收钱和收拾碗筷。



康熙吃得很慢,他在观察。

他吃完第一碗,将空碗推到桌边。

阿绣过来收拾,康熙清楚地看到,那碗底的五瓣梅印,位于时钟“二刻”的位置。

他又吃完第二碗。阿绣再次过来,收碗时,康熙注意到一个细节:她将这只碗叠在第一只碗上时,手腕微微一转,将碗的方向调整了一下,使得第二只碗的梅花印,对准了“申时”的位置。

这个动作,与前几日她收那五个碗时的“四叠一转”全然不同。

康熙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不同的点单,对应着不同的叠碗方式。

这碗底的梅印,就是一个移动的指针,用来传递时点或方位信息。

昨夜皮囊进店的时刻,恰好是申时。

暗号,正在被逐步解开。

“店家,你这墙上的画,是前朝的物件吧?画得真不错。”康熙放下筷子,看似随意地与沈仲远聊了起来。

沈仲远眼神一紧,随即笑道:“客官好眼力。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值什么钱,就是留个念想。”

“故纸旧画,最是能寄托情思。”康熙叹了口气,话锋一转,“朕……我曾听一位老先生说起过一句诗,叫‘国祚当自江左起’,不知店家可曾听过?”

沈仲远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手中的抹布停在半空,过了片刻,才缓缓地擦拭着桌面,声音低沉:“客官学问渊博,小老儿是个粗人,不懂这些。”

康熙笑了笑,不再追问。

他知道,鱼已经试探到了钩。“江左”是南明旧地,这句诗,是前明遗老们私下流传的谶语。沈仲远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起身付了钱,带着阿九走出豆坊。在与邻桌擦身而过时,阿九袖口一拂,桌上那两只刚刚被阿绣转过的碗,便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他从怀中取出的两只一模一样的空碗,整个过程兔起鹘落,快如闪电。

第二份实证到手。

只要将碗底残留的酱汁粉末、指纹油渍与豆坊中其他物证做比对,便可证明这套“碗印暗号”确实存在,且用于传递特定信息。

证据链,正在变得愈发坚固。

05

线索如蛛网般铺开,所有的丝线,都指向了城南那家“广善义学”。

当夜,杜成换上一身夜行衣,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跟上了豆坊后门驶出的那辆送货板车。板车没有去任何集市或货栈,而是在夜色的掩护下,一路向南,最终停在了广善义学的后巷。

杜成伏在屋顶,看得分明。义学的后门开了,出来接货的,正是白天在豆坊见过的那几个常客。他们接过的,是昨夜运入豆坊的同款黑色皮囊。



接下来的几天,杜成和赵敬分头行动。

杜成发现,这义学白日里书声琅琅,与寻常私塾无异。但一到夜晚,便会有各色人等,借着夜色,从不同的方向悄悄汇集于此。

进门前,他们都会在门环上,用“一重两轻”的节奏,叩击三下。

杜成心中了然,这便是“梅花三叩”的暗号。

赵敬则在义学附近的一家茶肆里坐了整整两天。他装作一个走街串巷的行商,与茶客们闲聊,很快便套出了不少话。

茶客们都说,这义学的主持人是一位“程先生”,出手极为阔绰,不仅免了穷苦孩子的束脩,还时常赈济乡里。

有人说,这位程先生曾在两淮盐道上做过大官,人脉极广,富甲一方。

赵敬将这些信息与盐课司那边的旧档一核对,一个名字浮出水面:程文孚,前两淮盐运司同知,后因账目亏空被革职,从此不知所踪。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这位程先生。但康熙知道,贩私盐,联络旧部,这些都只是表象。他需要一个能将这些人与“谋逆”二字钉死的铁证。

铁证,由阿九找到。

他没有硬闯,而是扮作掏粪的秽夫,在义学后巷的粪坑里,用长杆搅了整整一个时辰。

最终,他在污秽的粪水中,捞出了几团被撕碎的、浸泡得发胀的纸片。

回到落脚的客栈,阿九忍着恶臭,将这些碎纸片清洗干净,一片片在桌上拼接起来。

当最后一片碎纸归位时,赵敬和杜成的脸色,都变了。

那是一份《工部用度清册》的抄录。

上面详细记录了近一个月来,京城九门防御工事的修缮用料、兵仗局的火药支取数量,甚至还有一笔用于修缮西山锐健营营房的款项。

这是内廷的机密,竟然出现在了这里。

至此,整条罪恶的链条,被完整地勾勒了出来:

清和豆坊(前哨站)——私盐商路(经济命脉)——广善义学(联络中枢)——程文孚(幕后金主)

而这份工部清册的出现,则证明,他们在这张网的内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工部小吏,钱沅(内应)。

赵敬想起,负责誊抄这份清册的,正是工部一个不起眼的笔帖式,钱沅。

四点一线,证据确凿。这已不是简单的私盐案,而是一桩内外勾结、意图不轨的大案。

06

证据链已经完整,但康熙并未下令立刻收网。他看着桌上拼凑起来的工部清册,眼神锐利如鹰:“线索查到这里,只是揪住了蛇尾,蛇头还藏在暗处。

现在收网,程文孚等人固然难逃,但他们背后是否还有主使,他们究竟想做什么,还是一片模糊。

朕要的,不是一网鱼,而是整片池塘里的水,都要给朕清澈见底。”

他决定,顺着这条线,放长线,钓大鱼。

“阿九,”康熙看向阿九,“你这几日扮作被私盐贩子坑骗了本钱的外地货郎,去豆坊附近哭穷,想办法搭上‘义社善堂’的路子,向他们‘求庇护’。

朕要你进到他们里面去,听听他们的口风。”

“杜成,”他又转向杜成,“你继续监视义学。找机会,扮作求学的落魄书生,混进去旁听几日,看看他们白天都教些什么,晚上又在密谋些什么。

尤其要注意,他们是否有大规模集会的迹象。”

接下来的几天,阿九演技逼真,很快就被“善堂”的人注意到,引入了外围。

他发现这个组织结构极为严密,外围人员只负责跑腿和散播消息,对核心机密一无所知。

但他还是听到了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上元灯会”。

杜成那边也有了进展。他发现义学白天所教,表面是四书五经,实则在字里行间夹杂着大量“华夷之辨”、“故国之思”的言论。

而夜间的密会,更是频繁提到了“上元”、“灯会”、“三更”等字眼。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了即将到来的上元节。



康熙将所有的线索摊在桌上,开始进行最后的解码。

“豆坊菜单上,有四个字很特别:‘清’、‘和’、‘雪’、‘桂’。”

他用指尖在桌上写下这四个字,“‘清和’是店名,‘雪’是雪里蕻,‘桂’是桂花蜜。

若取首尾二字,便是‘清桂’,谐音‘清贵’,不通。若取一三、二四,是‘清雪’、‘和桂’,也不通。”

赵敬在一旁沉思:“皇上,若将这四字颠倒重排呢?比如,首尾相连……”

“首尾相连!”康熙眼中精光一闪,

“‘清’对‘和’,‘雪’对‘桂’。

再结合我们第二次试探时,点的‘雪里蕻’对应梅印‘申时位’。

那么,这个暗号的全部逻辑就通了。”

他拿起笔,在纸上迅速推演:

菜单上的特定菜名(如雪里蕻、桂花蜜) = 行动内容。碗底梅花印的转位(如申时位、二刻位) = 行动时间。

“他们频繁提及上元灯会,那么行动的时间,就是正月十五。

具体时辰,三更。行动内容,极有可能就是以善堂施粥为幌子,在灯会人潮最密集处,聚众生事。”

“一网打尽的时机,到了。”

康熙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他划定最终方略:“上元节前一日,封锁所有外围线人,确保消息不泄。

上元当夜,先不惊动,放他们集结,务必让人证物证全部到场。

待他们自以为万无一失之时,再同时合围豆坊与义学,将他们一锅端!”

07

正月十五,上元节。

京城内外,花灯如龙,亮如白昼。

百姓们倾城而出,赏灯、猜谜,一片欢声笑语。城南的广善义学门前,更是人头攒动。

“衣冠复社”的善堂,果然在此处设了粥棚,向过往的百姓施粥。

热气腾腾的米粥,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引来一片赞誉之声。人潮的喧嚣,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停在远处街角的阴影里。康熙端坐车中,透过车帘的缝隙,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戌时,一个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在几名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义学门前。他便是程文孚。

亥时,一个形容猥琐的小吏,悄悄从人群中挤出,溜进了义学后门。

正是工部笔帖式,钱沅。

子时三刻,清和豆坊的后门,一盏灯笼被挂起,按照“三亮一灭”的规律,闪烁了三次。

这是行动开始的最终信号。

粥棚附近,几名看似寻常的百姓,悄然向义学大门聚拢。

赵敬在车外低声道:“皇上,人已到齐,可以收网了。”

“再等一刻。”康熙的声音沉稳如山,“务必等他们的密信、银两、人员全部到位。朕要的是铁证如山,让他们无可辩驳。”

杜成隐在粥棚对面的茶楼上,一双鹰眼紧盯着豆坊伙计们的动作。

他看到阿绣在收拾桌子时,将一只梅花印在“三更位”的碗,与其他碗分开放置。

他看到几名汉子,将装满私盐的皮囊更换成了更小的、不知装着何物的包裹,匆匆送往义学。所有的一切,都与之前的推断和解读,分毫不差。

义学内堂,烛火通明。程文孚将一沓银票和一封蜡封的密信,交到一名即将南下的心腹手中,低声嘱咐:“今夜过后,京城必将大乱。你立刻出城,将此信传檄江左旧部,让他们即刻起事响应!”

站在他身侧的阿绣,看着那封密信,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和挣扎。

而他们不知道,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在他们头顶,悄然收紧。

08

“起!”

随着康熙一声令下,赵敬手中的令旗猛然挥下。

三路人马,如猛虎下山,同时发动。

第一路,由杜成率领的京营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清和豆坊。

店主沈仲远还未及反应,便被按倒在地。太监们冲入后厨和暗室,将正在交接的皮囊、伪造的盐引印章、私盐账册,以及那些带有五瓣梅印的碗具,全部缴获。

第二路,由阿九带领的侍卫,直扑广善义学。他们用早已探明的“梅花三叩”暗号叩开大门,蜂拥而入。内堂中,程文孚、钱沅等人正在密谋,被堵个正着。桌上的密檄、资金,以及那份工部清册的抄录,成了无法抵赖的物证。

第三路,由赵敬亲自坐镇,封锁了胡同与义学所在的整条街道,将所有闻讯企图逃窜的外围人员,尽数擒获。

整个行动,干净利落,未走脱一人。

审讯连夜进行。

人证:内应钱沅最先扛不住,将所有罪行和盘托出。 物证:豆坊的碗印、伪盐引、皮囊的特殊缝线,与义学搜出的账本、密信、银两,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闭环。 行为证:上元夜三更的信号与人员会集,印证了之前的全部推断。

三证合一,铁案如山。

在被押解的众人中,阿绣显得格外平静。她只是紧紧护着几个在义学中读书的孩童,泪水无声地滑落。她对康熙泣道,自己本是孤儿,自小被沈仲远收养,多年来一直被灌输“恢复汉家衣冠”的仇恨思想,身不由己。

康熙看着她,又看了看那些同样茫然无措的孩童,沉默了片刻,只说了一句:“分别审处,区分主从与胁从。”

被捕的店主沈仲远,面对康熙,却毫无惧色。

他昂着头,直言道:“成王败寇,无话可说。只是你夺走的,是江山社稷,却未必能夺走天下人心。江山易姓,人心未易。”

康熙静静地听着,没有动怒,眼神深邃如海。

10

半月之后,此案尘埃落定。康熙的旨意,一道道发出。

程文孚、沈仲远等主犯,以谋逆大罪论处,斩立决。 内应钱沅,交刑部严讯,深挖其余党。

阿绣及那些被蒙蔽的穷苦孩童,因系胁从,且有悔过之心,免于连坐,分流送至官办教养所,加以教化。 两淮盐路,以此案为契机,进行彻底稽核整顿。

广善义学则被改革为官办,严禁任何民间善堂再染指盐务,杜绝其借慈善之名、行不轨之事的可能。

一个深夜,康熙独自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手中把玩着一只从豆坊缴获的五瓣梅碗。

他想起了沈仲远临刑前的那句话,“人心未易”。

他低声自语:“盐者,民之命脉也;食者,人心之根本也。尔等借民命以图国本,动摇人心,罪莫大焉。”

第二日,他下旨,将那条无名的胡同,正式赐名为“清和里”。取其名,正其意。希望此地的烟火,能真正带来清明祥和,而非藏污纳垢。

赵敬将那只五瓣梅碗呈上,请示如何处置。

康熙道:“置于朕的书案上。留作戒。”

戒律,戒的是天下人心,更是他自己这位手握天下的君王。

几日后,清和胡同的“清和豆坊”旧匾被摘下,换上了一块崭新的“清风豆坊”。店主换成了一对勤劳本分的夫妻,依旧是卖着豆腐脑,胡同里依旧是人来人往,烟火如常。

只是,这京城的天,似乎比秋雨初停时,更加清澈了几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丢人丢大了?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惨遭KO,被对手扇晕受伤严重

丢人丢大了?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惨遭KO,被对手扇晕受伤严重

丹妮观
2025-11-01 19:37:23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豪门狂欢夜:拜仁15连胜创历史 阿森纳夺9连胜 利物浦2-0+皇马4-0

侃球熊弟
2025-11-02 04:00:22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长沙一网红街区店铺外墙垮塌致4人被困,救出后2人死亡2人受伤

长沙一网红街区店铺外墙垮塌致4人被困,救出后2人死亡2人受伤

澎湃新闻
2025-11-01 20:48:28
5-1!她们才是亚洲之光:大胜日本 5连胜轰20球 进女足世界杯4强

5-1!她们才是亚洲之光:大胜日本 5连胜轰20球 进女足世界杯4强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00:24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幼儿园园长孙燕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幼儿园园长孙燕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19:03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中国恢复采购美大豆,巴西急降价却为时已晚!农业部长肠子悔青了

中国恢复采购美大豆,巴西急降价却为时已晚!农业部长肠子悔青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1 21:52:37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我读我在
2025-11-01 13:45:04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降低数学与物理的难度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降低数学与物理的难度

化学人生
2025-10-31 21:20:19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没他在利物浦2-0!1.36亿水货14场仍0球 长传离谱出边线+对抗4赢1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38:56
2-1,40岁C罗狂奔跳舞挥拳怒吼庆祝:双响+绝杀,率队7连胜领跑

2-1,40岁C罗狂奔跳舞挥拳怒吼庆祝:双响+绝杀,率队7连胜领跑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3:41:37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1:02:12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上观新闻
2025-11-01 15:41:09
4-0!神锋杂耍破门+双响 11轮狂轰13球 14亿豪门6连胜7分领跑

4-0!神锋杂耍破门+双响 11轮狂轰13球 14亿豪门6连胜7分领跑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6:02:32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侃球熊弟
2025-11-01 20:26:47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居家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除了吃饭各做各的”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1 09:19:32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史政先锋
2025-11-01 20:08:57
2025-11-02 08:48:49
古书记史 incentive-icons
古书记史
大家好我是古书记史,现在是2025年10月9日
1518文章数 220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艺术
房产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兰州文创旅游商品在全国大赛获2金4银2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艺术要闻

郑丰林:中国当代年轻女画家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