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质量报 | 以竹为媒 品牌赋能 福建邵武供需对接活动助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0
分享至

近日,“品牌赋能·以竹为媒”助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供需对接活动在福建省邵武市举办。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行业组织和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为深化品牌赋能、释放供需潜力、谱写发展新篇凝心聚力。

据邵武市委常委、副市长曾乡伟介绍,近年来,邵武市始终坚持“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品牌为引领,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创新打造全国首个竹产区区域公共品牌“武夷竹立方”,把小竹子做成共富链。

作为“中国竹家居之都”,邵武市有规上竹企27家,2024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85.9亿元。近年来,该市通过打造“武夷竹立方”区域公共品牌,真正让“小竹子”成长为“大产业”。在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武夷竹立方”获评品牌价值223.24亿元、品牌强度850,显示出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福建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支毅隆充分肯定了邵武市“武夷竹立方”区域公共品牌创建成效,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品牌建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合作共识转化为发展实效,为福建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在此次活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学者汇聚智慧、分享洞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系统阐述了中国制造业过去1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分析了“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并围绕新阶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探讨未来的主要任务与可行路径。

福建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智库成员、品牌战略专家刘国华围绕“精准选择与资源匹配”展开论述,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成长速度等7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如何识别高潜力赛道、规避成长陷阱,提出一套适用于二次创业与转型升级的实战方法。

广东南方乡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喻威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对邵武特色产业体系提出两条创新路径:通过“升维”,引入湾区标准推动竹制品从材料供应商升级为品牌生活家,拓展竹笋健康食品和宠物经济新赛道;“形成文化引力”,以“民俗文化+生态农业+沉浸体验”打造乡村特色农文旅溯源行,努力将邵武产业优势转化为“实在订单”。

活动现场,邵武市竹立方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旺发布《武夷竹立方品牌发展白皮书(2025)》,从品牌竞争优势和发展成就、定位与愿景、发展战略和目标、建设实施与路径4个方面,系统阐释了这一区域公共品牌的完整体系。福人集团森林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曦、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锦祥、诚安蓝盾实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谌丽玲等竹企代表分享竹产业创新与品牌建设的经验。

以竹为媒,更以平台为桥。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建设的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瞄准“在福建找产品就找平台”运营目标,打造集特色企业展览、优势工业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供需对接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入驻企业超3.3万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成为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枢纽”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供需意向签约仪式上,两轮签约共促成19家企业1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签约企业涉及竹制品、环保材料、体育用品、食品、建盏、印刷等多个行业,充分体现了“以竹为媒”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资源整合的显著成效。

竹影婆娑织锦绣,聚力合作谱新篇。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邵武正以竹为媒,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邵武这片竹海将涌动出更加澎湃的绿色动能,让中国竹的故事享誉世界。

来源 | 中国质量报 记者:徐建华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incentive-icons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团结全国环境新闻工作者
4460文章数 61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