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扎实推进健康云南建设,成效显著
10月27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人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云南疾控部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云南省疾控局自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重大传染病防控,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
一是全省疾控体系改革顺利完成。省疾控局于2023年5月挂牌成立、2024年3月正式运行。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疾控局也于2024年12月底全部正式运转。目前,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的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合并改革已全面完成,实现“机构整合、业务融合”。省疾控中心、省地病所、省寄防所3个省级疾控机构已整体搬迁至昆明市呈贡区,成立了云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为构建资源共享的“大疾控”格局、提升科研水平创造了条件,全省疾控体系已实现系统化重塑。
二是人民健康防线不断牢固。全省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连续2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无甲类传染病流行,艾滋病防治在全国率先实现“三个90%”目标,防治工作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发现率为94.1%、治疗率为95.4%、治疗有效率97.7%,母婴传播率连续六年达到国际消除标准,持续保持无经输血传播。登革热连续两年稳控在较低发病水平,病例数均比上一年度下降70%以上。2025年,登革热防控工作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消除疟疾成果持续巩固,全省连续9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稳步推进遏制丙肝流行攻坚行动,多项指标排名全国前列。血吸虫病于2024年历史性达到消除标准,比国家提出的目标提前3年实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三是惠民利民服务效能显著增强。在全国较早实现电子预防接种证申领应用,持续优化预防接种单位布局,方便群众就近就地接种,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全省0-6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始终保持在90%以上。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云南已连续2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27年没有白喉病例报告,麻疹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25年,省政府将初一适龄女生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10件惠民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已为21万初一女生免费接种,全省群体免疫屏障得到持续巩固。
新闻来源:云南发布
争上游有话要说:
随着疾控体系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地公共卫生治理也逐步从传统防控向现代化、协同化、高效化转型,针对目前疾控数智化建设的需求,争上游科技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我司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根据疾控工作需求,专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智慧监测系统将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源头数据统一采集、自动采集,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疫情监测信息同步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实现传染病监测全病程信息闭环管理;智慧预警系统为传染病防控提供在线实时监测监控、态势感知,形成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实现监测预警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智慧执法系统以“现场”+“非现场”的执法模式实现全程监管、监测数据精准分析、违规行为高效处置,有效创新监管方式,丰富执法手段;智慧应急系统依托GIS地图服务进行定制开发,事发地点定位、事件信息和资源展示等功能,以便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有效缩短从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窗口,可实现从防控数据收集、质控,到应用再到数据安全的闭环管理,全方位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
二、科技防、清蚊虫、严控烟!共建十五运会安全盛会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进入倒计时,广东省正以最佳状态迎接八方来客。为保障赛事安全有序举办,我省覆盖全域的“卫生防疫行动”悄然推进,用科技、智慧与全民力量,为盛会筑起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健康防线”。01科技赋能监管,构建智慧防控体系
我省摒弃传统“人海战术”,以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为赛事打造“智慧防线”。在重点场馆、酒店等区域部署物联网监测设备,对空气质量、水质等关键卫生指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构建“线上预警+线下快检”双轨融合的监管体系。一旦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系统立即启动响应机制,推动卫生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转变,实现防控工作的智能化与高效化。
![]()
02聚焦病媒防治,打造 “无蚊”场所
蚊子是蚊媒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媒介,病媒生物防治是赛事卫生保障的重点。我省全力推动比赛场馆和接待酒店等涉赛场所100%创建“无蚊单位”,组织专业力量对近300个重点场所开展近2000次蚊媒密度监测,精准掌握蚊虫密度。同时,在全社会统一发起“清积水、灭蚊虫”专项行动,对重点区域实施每周两次消杀作业,并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家居及周边积水,从源头遏制蚊虫孳生,共筑“无蚊家园”。03强化控烟管理,守护清新赛事空间
为营造健康洁净的赛事环境,我省严格落实控烟管理要求,科学划分禁烟区域与室外吸烟点,在各场馆、酒店等涉赛场所张贴禁烟标识逾万处,并加强巡查与劝导,累计开展控烟检查近千次,切实维护赛场及周边区域的“呼吸安全”。
04数据驱动决策,实现精准防控部署
我省创新建立“核心-重点-一般”三级防控区域划分机制,依托1700余次病媒密度监测等数据,科学评估风险等级,精准投放防控资源。通过“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让防控效率最大化,为赛事卫生保障与城市公共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05凝聚全民力量,共担东道主责任
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全体广东人的光荣使命。我省始终坚持群防群控理念,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卫生防疫行动:主动清理家居环境、严格遵守防疫指引、支持配合控烟工作,以每一个微小行动助力赛事保障,展现广东市民的文明素养与担当。
新闻来源:广东疾控局
争上游有话要说:
在聚光灯下汇聚亿万目光的大型活动赛事,往往伴随高密度场馆集群与超大规模人群的瞬时聚集,这对卫生监督与疾控工作构成了复合型挑战。而随着科技浪潮席卷而来,大型赛事公共卫生保障也已迈入“智慧化、精准化、一体化”的新阶段。做好运会期间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场馆空气质量达标、病媒生物防制、饮用水安全保障、场馆清洁消毒、食源性疾病预防等工作。争上游“智慧卫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以往碎片化的卫生监督监控场景集成融合至统一平台上,大幅提升卫生监管覆盖广度和深度,同时将在线监测作为卫生监管的有力补充,实现对被监管单位进行远程实时在线监管,及时掌握现场动态,为案件处理提供证据支持,大幅了提高卫生监管效能,是卫生健康执法人员的“顺风耳”“千里眼”。平台还通过全过程闭环监管和预警体系,实现了对有害因素从产生到处理的全阶段进行追溯管理,增强防控能力,从而有效规避卫生安全隐患。而针对运动会期间重点公共场所聚集人群多、卫生保障难度大、监督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争上游科技自主研发的移动现场执法包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建立全流程闭环执法办案模式,精简执法环节,缩短执法文书出具时间,实现案源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等环节的全流程现场办理,执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进行大型活动的执法工作时,执法包还可以配合不同快检设备(如空气、水质快检设备等)进行工作,检测的同时将数据实时上传到卫生监督管理平台进行留证,帮助卫生监督执法以事实为证、用数据说话,有效帮助执法人员快速开展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保障专项检查,提高监管效率。
三、昌吉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精准帮扶+靶向监管 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能力,保障公众健康,近期,昌吉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创新工作模式,将“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与精准帮扶深度融合,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及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常态化帮扶指导,通过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举,切实织密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防护网”。
广覆盖 强针对 创新核查模式
此次帮扶指导以“全面覆盖、精准聚焦”为原则,共抽查3家州、市级医院、8家私人医院诊所及1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有效覆盖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医疗相关单位。帮扶指导组创新采用“现场查看+资料查阅”核查模式,聚焦医疗废物管理全流程关键环节,对相关单位法律法规落实、内部规章制度制定、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入库、出库全流程台账建立与执行等情况进行细致核查,确保监管无死角、检查无遗漏。
查机构 严把关 规范管理促提升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紧盯核心环节,层层压实管理责任。重点查看医疗废物处置协议签订情况,确保处置渠道合法合规、来源可溯。仔细检查医疗废物暂存间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标志标识设置是否清晰规范,从源头消除暂存环节安全隐患。严格核对医疗废物转移联单记录,确保转移流程完整可追溯、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同时,针对固废平台申报系统信息完善工作,执法人员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并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处置工作,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确保医疗废物依法安全转移、及时有效处置。
督处置 抓整改 提升能力强保障
帮扶指导组紧盯医疗废物处置关键环节,重点核查入库登记信息,确保医疗废物来源可溯、数量准确;严格检查处置工艺,保障处置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杜绝二次污染;监测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情况,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提出具体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督促处置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切实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与环境管理水平,推动处置单位规范化、标准化运营。
强联动 促长效 保驾护航生态建设
下一步,昌吉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分局将持续加大医疗废物监管力度,强化多部门协调联动,构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同共治”的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通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辖区生态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权益,为推进昌吉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来源:昌吉环保
争上游有话要说:
医疗废物具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等危害特性,不规范管理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加强医废监管是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传统医废监管存在数据不准确、效率低下、监管漏洞多等困境,信息化和精细化转型通过物联网、智能追踪等技术实现全流程追溯,提升效率并防控风险,同时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也加速了这一转变。争上游提出了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智慧卫监的建设,并重点重点研发搭建了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针对医疗机构研发的医疗废物院内追溯系统,可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暂存、出库的交接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针对医废处置机构研发的医废处置公司追溯系统,帮助处置公司实现医疗废物从医疗机构暂存点收取、运输、焚毁的信息化管理;以及针对监管部门研发的卫生、生态监管平台,可实现卫生、生态监管部门对区域内的医疗废物处置进行智慧化监督管理。系统打通了医废处置的三级工作闭环,实现了医务转运处置人员执行一体化,明确各个环节人员的责任,保证了全天候无死角的实时监管。通过数据实时采集,管理平台对异常数据和风险做到及时提示和预警,及时掌握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及时发现处理废物遗漏问题,使整体流程操作规范,透明,精准,智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