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轮紧张博弈之后,中美终于再次坐上了谈判桌。据《联合早报》报道,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的默迪卡118商场举行了新一轮经贸会谈,首日双方便进行了长达五个半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谈。从会谈时长就能看出,这次双方要谈的议题很多,而且沟通非常深入。10月26日上午,双方还要接着谈判。
![]()
首日会谈后,中方代表没有任何公开表态,这也符合中方一贯的低调作风。因为中美会谈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任何舆论引导都有可能给接下来的会谈带来影响。美方在会谈结束后,也只是简单地表示,这场会谈非常富有建设性。
双方具体都聊了些什么,暂时无从得知,但从会谈前美方的一些表态,以及中美近期的经贸摩擦,或许能够推断一二。
![]()
10月25日,特朗普在飞往马来西亚的专机上表示,他希望能够暂停对华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以换取中方恢复进口美国大豆、打击芬太尼并放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也就是说,美方的目标是一换三,但这样的预期,显然与现实严重脱轨。
首先,美国大豆采购与芬太尼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今年3月份,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累计加征了20%的关税,作为反制,中方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加征了10%-15%不等的关税。这一部分摩擦,在前几轮经贸谈判中都未涉及,这次特朗普主动提出,双方大概率是要谈的。由于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关税成本增加,中国买家转而寻求购买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大豆,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
![]()
美方想要中方继续采购大豆,也并非完全不现实,但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只有美方撤销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加征的20%关税,中方可能也会有对等动作。关税门槛降低,美国大豆自然就有重返市场的可能。
而对于芬太尼问题,中方的态度始终如一,合作打击可以,但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方面,美国芬太尼泛滥的根源在美方自己治理无能,不能将责任推卸在中方头上。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合作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这一点可以借鉴拜登时期中美就芬太尼问题的合作经验。
![]()
其次,关于稀土出口问题。中方既然已经加强管制,就不可能轻易松口。不过在民用领域,中方只是管制,并非完全不出口了,中美之间还有巨大的谈判空间。但美方也需要理性务实地看待中方的管制政策,而不是一味地曲解并大肆炒作,对中方施加舆论压力。至于军用领域,谈判的空间微乎其微。这些年来,美国军工巨头一再无视中方的严重关切,向台当局出售武器装备,严重损害了中方的核心利益,中方有必要加强稀土管制,以捍卫自身利益。
除了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外,特朗普还想在俄乌问题上与中方协调。他称中国对俄罗斯拥有特殊影响力,可以帮助推动停火。过去一段时间里,特朗普对俄罗斯可谓软硬兼施,但都未能促使俄罗斯停火。究其原因,特朗普的关注点聚焦停火一事,没有找到俄乌冲突的根源,回应俄罗斯的关切,所以收效甚微。
![]()
如今想找中方劝说俄罗斯,同样也不现实。一方面,中方不会利用自身影响力,干涉第三国的内外决策,更何况还是与中方关系密切的俄罗斯。另一方面,仅仅是施压,而不彻底解决俄乌冲突的根源,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可能会有反作用。
总的来说,中美之间有很多议题可以谈,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但美方若想要取得成果,还需要摆正位置,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而不是依旧一副霸权做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