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废除?
加拿大人又要准备调时间了。每年两次的“折腾时刻”又要来了——11月2日凌晨2点,时钟将往回拨一小时,夏令时正式结束。
虽然这早已是个“传统项目”,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受够了这种一年两次的时间切换。有人形容这像是强制性的“集体时差实验”,每次都得花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这次,终于有人决定认真“掰扯”一下这事。
本月初,自由党议员玛丽-弗朗丝·拉隆德(Marie-France Lalonde)提出了一项名为C-248的私人议员法案,呼吁联邦政府召开全国会议,与各省、地区和原住民代表一起,讨论彻底停止这种春秋两次调表的做法,并为全国确定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拉隆德在接受CTV采访时说,她希望邀请专家、受影响行业代表,以及普通加拿大人——尤其是父母和青少年——一起讨论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谈谈这件事。每次调表都会影响生活节奏,影响健康。我们希望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共识,结束这种折腾。”
她特别提到,像医护人员、农民以及24小时轮班工人这类群体,每次时间切换都会受到冲击。企业也抱怨这种变化带来的成本和混乱——连排班都要重新算,效率更别提了。
其实,加拿大从1918年就开始实行夏令时制度,最早是为了在战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制度还在继续,但质疑声也越来越高。
生物学教授帕特里夏·拉金-托马斯(Dr. Patricia Lakin-Thomas)来自约克大学,她在采访中直言不讳:“每次你把时间往前或往后挪一个小时,其实就是让全体国民同时经历一个小时的时差反应。”
她解释说,人体内有个“生物钟中心”,位于大脑下丘脑底部,通过视神经与光线直接相连,调节我们的睡眠节律。你一旦打乱这个节奏——比如突然比平时早起或晚睡一小时——整个身体系统都得重新调整。
短期来看,这种调表可能造成睡眠不足、交通事故、工作场所伤害增加,甚至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会上升。长期影响则更可怕——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可能提高。
一项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最新研究指出,无论全年保持标准时间还是全年使用夏令时,都比一年两次切换要健康;但从公共健康角度来说,全年标准时间才是最优解。
“身体其实渴望标准时间。” 拉金-托马斯说,“因为那才是真正符合我们生理节奏的时间。”
不过,这个问题在加拿大并没有全国统一的答案。各省和地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切换。目前,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和育空地区(Yukon)早就退出了“调表俱乐部”。前者在1966年就立法固定时间,后者则在2020年通过公众咨询后彻底取消了切换。
安省其实也动过心。2020年,省议会通过法案,同意只要纽约州和魁北克省也同步,就取消调表、永久保持夏令时。结果——到现在都还在“观望”。大西洋省份那边也态度类似:要改可以,但大家得一起改,否则全国时间乱成一锅粥。
这也是拉隆德提出C-248法案的原因之一。她说,这项法案的目标不是强迫全国统一成哪一种时间,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协商机制,让各地能基于证据和共识,统一决定。
与此同时,一位名叫艾琳·肖恩(Irene Shone)的安省居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改变。她六年前因为厌倦频繁调表,在网上发起请愿,呼吁停止这项做法——结果收到了将近9万份签名。
她一开始并不在意到底保留标准时还是夏令时,只想“别再改来改去了”。但随着研究深入,她发现问题并不简单:“后来我才明白,我们的身体其实更适应标准时间。那是我们天生的节奏。”
从民众到议员,从医生到专家,越来越多的声音汇聚到一起:是时候停下来了。
“每次调表,都会有人受影响,有人受伤。这给医疗系统带来了额外成本,也让全国人的生活节奏变得更乱。” 拉隆德说,“这事该好好谈一谈了。”
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就能真正告别那个深夜半睡半醒、拿着手机查“到底要拨前还是拨后”的尴尬时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