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D是我国著名的电子战机,它和苏35相比,有着同宗师兄弟的比喻,两款战机有着明显的差距,甚至有网友表示,一旦遇到歼-16D,苏35都要变为睁眼瞎,真的相差很悬殊吗?
![]()
实际上要拿这两款战斗机进行对比,让网友都觉得好奇,毕竟这两款战机,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比如歼-16D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子战机,拥有先进的雷达预警系统,航电控制系统,电子吊舱,以及多种武器装备,探测距离能达到350公里,氮化镓雷达升级后能有效侦查44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
苏35配置的雷达系统虽然也能达到400公里的探测距离,但是从敏锐度来看,两款雷达还是有区别。后者使用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而歼-16D则是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简单来理解,有源相控阵的天线都能配置独立的发射接收单元组件,这些数量可观的组件,不仅能协同工作,也能够在部分组件受损之后,依然能保持雷达的正常运转,这个特点也能让雷达的侦查能力得到加强。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发射电磁波,也能回收信号,这个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精准度也非常理想。
![]()
无源相控阵雷达,使用的是一个独立的发射机进行处理信息,在性能表现方面,还有着明显区别。尤其歼-16D自身作为电子战机,具有很强悍的抗干扰能力,敌人想要通过一些信号和电磁波进行误导和干扰,是很难得逞的。这就是高科技的威力所在,而且歼-16D的自身功能,锁定目标的敏锐度也相当了得,对外部处于复杂恶劣的作战场景时,这样的雷达威力更能充分发挥,稳定工作和运转。
即便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结构和工艺复杂,我国也突破技术瓶颈,积累了独立的技术体系,歼-16D的雷达能率先发现敌人目标,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能快准狠地发动攻势,战机在建造成本方面,也比无源相控阵雷达要高一些。
对比之下,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就弱很多,敌人一旦发射干扰电磁波,难免会对雷达等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预想。
![]()
那么苏35对上擅长电子战的歼-16D,真的会出现睁眼瞎的情况吗?歼-16D的电子系统非常智能,全频段压制敌人的战斗机,甚至让西方都非常忌惮,苏35虽然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和歼-16D的电子战能力相比,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尤其歼-16D不仅是战机在发挥战力,它是我国空网中心的作战体系的一个重要一环,也是和歼-20,无人僚机等能协同作战的重要机型。
苏35的设计方案,就是单打独斗的方式,使用战斗机的雷达和武器,应对外部的作战目标,而不能更好地和其他作战单元产生联动作战的效果,说白了就是战机的智能程度不高。
![]()
仅仅从理论上来说,一旦歼-16D这样高水准的电子战机,对上苏35这样的机型,发动误导信号干扰的话,苏35就算携带可观的武器,也难以冲破电磁波的屏蔽,可能会误读或者误判一些信息。未来的空中交锋,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多变,通信系统需要具有高度加密和屏蔽干扰的能力,否则就容易在干扰的磁场下出现不顺畅的情况。
歼-16D在500公里范围内的敌机的雷达系统,通信设备,以及对手使用的导航信号等等,都能实现同步干扰,同时段内一架歼-16D可以干扰屏蔽128个目标,而且这些捕捉到的信息实时经过处理和分析,随时给出应对措施的方案。
而苏35完全不具备电子战的应对能力,无法进行前瞻预警和躲避,更不能进行同等电磁干扰作战等,在复杂的电磁条件下,只能快速暴露自身方位,遭受被锁定攻击的危险,而难以快速逃避。歼-16D早早就发现苏35这样水准的战机目标了,但是后者可能还要依靠机载雷达在到处扫描呢,相差的效率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网友认为,苏35遇到歼-16D可能成为睁眼瞎,从某种程度讲也不算夸张。
![]()
再者歼-16D的技术平台,可是有着空中炸弹卡车之称的歼-16作为原型机,脱颖而出的歼-16D可以和多种战机组队作战,能够携带先进的空空导弹,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精准打击敌机目标。
从整体的战场交锋和应变能力,以及作战反应,适应恶劣场景等综合判断,苏35的技术应用,是逊色歼-16D的,因此即便是兄弟机型,也要客观地评价,苏35无法和歼-16D相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