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安卓手机的硅碳电池技术迎来重大突破,7000mAh都成了新机的起步容量,超过8000mAh的手机也有很多,比如荣耀Power和X70 、iQOO Z10 Turbo+、vivo Y500等。这意味着传统10000mAh充电宝落伍了,算上转化损耗都充不满一部手机,所以20000mAh成为了新的刚需。
而联想寄来的这款“thinkplus 140W/20000mAh锋行者大功率笔记本移动电源”(名字太长了,后面简称140W充电宝),就是目前“天花板”级别的产品了!
![]()
这是今年thinkplus推出的新品,盒子里有140W充电宝、240W大功率双C口充电线(线长1.5米)和收纳包,厂商还寄了140W氮化镓充电器和240W伸缩快充线过来协助测试。
![]()
这个140W氮化镓充电器也很猛,有2个C口和1个USB-A口,跟140W充电宝的接口数量一致,可以凑成“最强CP”。但如果手头有安卓手机自带的百瓦快充头,跟140W充电宝也很搭。
![]()
先看外观,2.01英寸彩屏+透明镂空设计霸气外露,又飒又实用,可以直观展现内部真材实料,主板上的安全IC芯片和固态电容清清楚楚,全是知名供应商元器件。
其中6个滤波固态电容来自PolyCap,规格均为35V100μF;降压协议芯片来自智融的SW3517P,最关键的电芯是亿纬锂能提供的车规级21700电芯。
根据厂商资料,充电宝支持零下15℃到零上55℃宽温域工作,无论是北方极寒地区还是高海拔地区都可以稳定使用。
![]()
透明外壳有一种赛博风的的机械美感,让人眼见为实,打消对安全的顾虑。外壳采用了比V-0防火等级更高、通过了S.2针焰测试的阻燃材料,加上内置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每小时可执行1.8万次温度监测,超过58℃时会切断输入,避免过热失控。
![]()
另外今年3C认证闹得沸沸扬扬后,大家对安全都很重视,2025民航新规是充电宝能量≤100Wh且带3C标识方可登机,而这款20000mAh换算后的能量是73Wh,可直接登机。
![]()
再来说下功率规格,它自充输入功率最大是100W。侧面还有3个输出口,单口模式下,C1/C2/USB最大输出分别是140W、65W和30W,兼容PD、PPS、QC、AFC、SCP、moto等多各类快充协议。
![]()
双口输出下,C1+C2可同时输出65W,C1+USB分别输出100W+30W,C2+USB分别输出65W+30W。三口输出下,C1/C2/USB的分配是65W+40W+30W。
接下来我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收集充/放电数据,还是采用最笨的方法,守在设备旁边做记录。
拿笔记本电脑测充电速度:
![]()
由于它的定位就是“笔记本移动电源”,我先拿ThinkPad T14P笔记本进行测试。把笔记本电量耗至1%,再插上充电宝很快就升到了125W大功率,后来稳定保持在120W左右,没飙到140W峰值是有冗余保护。
![]()
测试结果如下:从17点7分开始到17点53分结束,短短46钟就放电完毕,T14P笔记本增加了64%电量。该笔记本电池能量是75Wh,跟充电宝73Wh的能量接近,但转换过程有损耗,只能充至三分之二,但足以应付外出时的紧急场景。
而大多数轻薄本只有50Wh左右的电池,比如我的东芝X40E内置48Wh电池,用这个充电宝一次就能充满。
还有“数字混动充电”技术:
说到轻薄本,很多都是标配60-65W电源,而这个充电宝首创的“数字混动充电技术”可以给电源增大输出功率。只要一头插在60-65W电源,另一头插在大功率设备,就可以实现内外两种电能叠加,继而升到140W输出,以小充大。
![]()
这有啥用呢?一是可以将充电宝变成UPS电源,家里突然停电或跳闸也不影响设备运行;二是可以充当功率放大器,比如你的笔记本外出没电了,它原本支持140W快充,但你只带了手机的65W充电器,就可以借助充电宝放大功率至140W输出,多出一个接口还可以再给手机充电。
![]()
再测温度,长时间维持最大功率输出,充电宝外壳还能保持平均40℃左右,最高温度区域是透明面板那块,最高达到了42.6℃。但充电宝后半程会逐步降低功率,表面温度也会迅速降至40℃以下。
![]()
另外必须夸夸这个2.01英寸小彩屏,可以直观显示电量充/放时间、电池温度和剩余电量等核心信息,还可以查看充电时的温度曲线图和各接口的输出功率曲线图,连USB检测仪都不用买了。屏幕下方还有三个触控键,可切换不同模式。
接下来换苹果17 Pro和小米17一起上:
![]()
这两部手机都是新买不久的,电池健康度均为100%。我分别将小米17耗到1%、苹果17 Pro耗到7%开始一起充,其中小米17最高峰值超70W,这就很爽了。
为啥能这么快?按理说小米不是私有协议么?但今年有个变数,那就是很多新机(包括小米17全系和红米K90全系)新增了100W PPS通用协议,恰恰这个充电宝支持大功率PPS协议。
根据实测,60分钟小米17从1%能充到97%,苹果17 Pro从1%能充到80%,前一小时小米17都快赶上100W原充的速度了。而苹果输出别看是15W,但持续输出稳如老狗,前面80%稳稳“定”在15W,整个充电时间并不久,还对电池寿命有好处。
![]()
最终小米17充满耗时68分24秒,苹果17 Pro充满耗时91分45秒。其中小米17电池容量是7000mAh,苹果17 Pro电池容量是3988mAh,加在一起是10988mAh。
考虑到苹果17 Pro是从7%开始充电,掐头去尾就算输出了10000mAh电量。充电宝后续还剩26%电量,可以再给很多小功率设备再充一轮,外出或旅游彻底告别电量焦虑。
最后测一下充电宝自充速度:
![]()
这个就简单了,直接用秒表计时,一插电自充功率就飙到了95W,随后稳定维持在高功率,49分钟自充到90%电量,剩余10%降到25W左右功率,最终66分48秒充满。对于这么大容量的充电宝,这速度绝对算快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