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2018架战机的数字首次超越美国的1808架,这支曾在天安门上空仅能凑出17架飞机的队伍,用76年完成了从仰望到领跑的历史性转身。
![]()
回顾1949年开国大典,受阅战机数量寥寥,甚至需要同一批次飞机反复飞过天安门上空以壮声势。当时谁曾设想,这支以缴获装备为主的部队,会在今天成为掌控亚太天空的体系化力量。如今中国空军已构建起分层明确的装备体系:750架歼-10系列组成中型主力梯队,其中换装涡扇-10B发动机的歼-10C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在百公里外锁定目标,其搭载的霹雳-15导弹射程达250-300公里,对美军F-16V形成压倒性优势。450架歼-11系列专注制空权争夺,升级版歼-11BG在空战演习中屡次斩获“金头盔”荣誉。
重型战机领域更是中国的强项。350架歼-16系列构建起全球最大重型多用途机群,12吨载弹量堪比小型轰炸机,其电子战型号歼-16D能有效瘫痪敌方雷达系统,性能超越美军EA-18G。隐身梯队则展现出更亮眼的实力:300架歼-20已部署五大战区,其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达400公里,远超F-35的探测能力。这款战机采用独特的鸭翼气动设计,在长春空军开放日表演的“落叶升”机动动作,使其成为全球首款完成此类战术飞行的五代机。随着双座版歼-20S的出现,中国率先实现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突破,推动空战模式进入全新维度。加之50架歼-35完成航母弹射测试,中国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列装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
与美国战机群普遍面临的老龄化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美军F-15C/D平均机龄接近40年,F-16C/D也已服役32年,机身疲劳裂纹导致事故率持续攀升。2025年8月,一架F-15E在日本嘉手纳基地迫降时丢失机轮,调查显示该机飞行时长已超1.5万小时;同年另一架F-15E则因爆胎起火堵塞跑道,凸显装备老化的严峻挑战。反观中国主力机型平均机龄不足10年,四代半战机数量达到900架,是美军同代战机的3.5倍。
体系化作战能力的跃升同样值得关注。70架预警机构建的“空中指挥网”超过日、韩、印、英、法五国总和,空警-500A依托运油-20实现空中加油,可持续监视目标空域数十小时。歼-20与霹雳-15导弹的组合形成超视距打击能力,曾在演习中创下单次击落3架敌机的纪录。这种“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作战模式,正是现代制空权的核心要素。
与周边国家对比更凸显中国优势。俄罗斯空军总数924架战机,苏-57年产量仅个位数;印度417架战机中半数仍是老式米格-21,32架“阵风”与后勤困难的苏-30MKI难以形成有效战力。而中国凭借年轻化、高技术含量的机队,在亚太地区建立起全方位空中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