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盐城的黄先生反映,他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意外骨折后发现,同厂家同型号的医用耗材,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比销售公司的价格高出十几倍。
报道称,2024年7月,黄先生发生了交通事故腿部骨折,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做了手术。
术后,医护人员为他安装了外固定支架,共使用5个骨牵引针、5个针杆夹、3个杆杆夹、3根连接杆,费用总计18590元。
黄先生出院后无意中发现,网上也有同款产品销售,且是同一个厂家、同一个型号、同一个订货编码、同一个名称、同一个规格。这套外固定支架是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他向医疗器械销售公司询价后发现,公司给他的价格比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便宜很多,有的价格相差十几倍。
如不锈钢的骨牵引针,销售公司的价格是42元,医院卖给他是483元;针杆夹,销售公司的价格是168元,医院的价格是2200元;连接杆,销售公司的价格是100多元,医院的价格是800多元。
![]()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回应媒体称,阳光采购平台上的价格是医保局统一定价的,医院没有定价权。
10月29日,极目新闻记者就相关情况致电了盐城市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此事,阳光采购平台上价格由省医保局统一定价,“走平台采购,平台什么价就什么价格,价格是企业在阳光招采平台上统一申报的。”
江苏省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已经关注到此事,并且非常重视,目前正在调查当中。
![]()

一场交通事故已经让人心力交瘁,术后偶然发现的价格差,更让普通百姓如坠云雾——同厂家、同型号、同编码的医用耗材,医院价居然比销售公司高出十几倍,这钱到底贵在哪儿?
作为要为医药费精打细算的普通人,最直观的感受是“看不懂”。我们相信医院的专业性,也依赖医保系统的监管,可“阳光采购平台”这个听起来满是透明感的名字,却没能挡住如此悬殊的价格。
盐城附医说没定价权,市医保局推给企业申报,省医保局说在调查,一圈问下来,老百姓只摸到一堆“责任边界”,却没找到价格虚高的答案。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我们要的不是复杂的政策解释,而是实实在在的公平。手术台上用的耗材该值多少钱,能不能像超市价签一样明明白白?企业申报价格时,成本清单能不能公开让大家看看?平台监测到外省低价后,能不能自动触发降价,不用等患者去发现、去投诉?
现在省医保局已经介入调查,我们盼着能查个水落石出!这十几倍的差价里有没有灰色利益?平台审核的漏洞在哪儿?已花的冤枉钱能不能退?更重要的是,要让“阳光采购”真正阳光起来,让老百姓每一分医药费都花在明处。
毕竟对普通人来说,看病花钱不可怕,怕的是花得不明不白,怕的是政策再好也抵不过“暗箱操作”。
来源:网络整理汇总 声明:1.文章如注明来源,版权均属于原著,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权请联系删除!2.如转载本号文章,转载需注明“来源:扬子零距离”。

反腐专刊推荐(点击阅读)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