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房县至五峰高速公路兴山至长阳段SYXCTJ-6标项目迎来两大关键节点突破:天池岭隧道左洞掘进突破1000米,九畹堂特大桥多个主墩同步突破100米高度。
![]()
天池岭隧道位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秭归岩溶发育区,左幅全长3066米,最大埋深425米,施工过程中面临洞口偏压、地下水发育及围岩破碎等多重不良地质条件。面对挑战,项目团队秉持“科技探路、数据先行”的建设理念,系统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与实时监控量测技术,并配备全液压双曲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台车与湿喷机械手等成套智能施工装备,构建起“预报—掘进—支护—监测”全流程机械化施工体系,有效提升复杂地层条件下的施工安全性与作业效率。
九畹堂特大桥施工同样面临陡坡深谷与强风化岩层等多重制约,主墩最大设计高度达126.8米。项目采用液压爬模与5G无人塔吊协同作业方案,实现高墩爬模施工的精准控制与吊装过程的可视化操作,成功克服了狭窄地形与高空风载等施工难点。
![]()
围绕“智能化减人、机械化换人”的现代工程理念,项目集成应用BIM+GIS实景建模、华测GNSS边坡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等多项技术系统,形成覆盖桥隧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与工程进度的闭环管理。
为有效管控施工现场的安全违规行为、降低安全风险,房五高速兴长段引入《房五高速兴山至长阳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让施工现场“看得见、管得着”,让项目管理“心里有底”。
按照交通运输部《“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指南》要求,以场区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积极推广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业化、智能化和产业化水平。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引,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传感网络、远程视频监控、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工地”系统。系统通过对建筑工地施工的在线监控、自动监督、远程监管、调度指挥,实现以项目为核心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整合高效创新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建设目标顺利实现,进一步提升建设工地智能管控水平。
![]()
![]()
![]()
实施前后对比图
此次“千米隧、百米墩”关键节点的同步突破,是房五高速兴长段项目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能力的重要体现。房县—五峰高速公路属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它的建设对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强化宜荆荆都市圈和襄阳都市圈城际交通联系、支撑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等具有重要意义。
![]()
文章来源于:房五高速公路兴长段SYXCTJ-6标、湖北交投神宜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