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讯 (记者 陈长飞 通讯员 黄志晨)近日,在碧海蓝天映衬下的福建厦门,一片约300万平方米的空域被正式划定为低空飞行测试区,为这座滨海城市注入新的科技活力。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崛起,厦门市质检院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并获批“集美低空飞行测试基地”空域,成为福建省内唯一具备无人机运营资质和专用测试空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低空飞行器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近年来,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首部专门行政法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出台,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无人机生产企业在产品初期试飞阶段仍面临“飞不起来、飞不顺畅”的困境,试飞场地少、空域申请难成为制约研发进度的核心瓶颈。
根据《条例》规定,使用除微型以外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应当取得运营合格证,并依法申请空域使用许可。目前,企业每次试飞都需经过平台申请、飞行计划报备、飞行执行等多个阶段,审批流程长,且常因空域冲突无法获批。厦门市质检院通过申请获批长期飞行空域,可为企业提供稳定可用的测试环境,将试飞周期从5天缩短至1天,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测试基地空域面积广阔,具备开展多场景飞行验证的条件,可为本地及周边企业提供合规、高效、专业的飞行测试环境,助力产品研发验证与迭代提速,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
厦门市质检院正积极筹备建设“厦门市低空飞行器质量安全检测与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将整合整机性能、通信安全、动力系统、航空材料及复杂环境测试等功能,深化全省低空经济布局,协同推进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强化新型无人机性能测试与适航认证,并依托空域开展多场景飞行验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区域低空经济创新高地。同时,平台将对接国际标准,提供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入的检测认证服务,助力内外贸一体化升级,为厦门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