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庆工商大学一则校园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该校一名女新生因课堂上无法回答授课教师的提问,竟通过社交平台公开诬陷授课女老师 “上课刻薄”、“存在媚男行为”。
![]()
面对无端造谣,涉事女老师明确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眼看自己理亏,该生事后立刻紧急道歉,而女老师称不接受其道歉并追究到底,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据知情人士表示,涉事教师为法学专业女老师,事件发生于近期一堂常规课程中。
重庆工商大学
课堂互动环节,该老师围绕课程知识点向这名女新生提问,然而该生未能对问题作出有效回应。
可令人意外的是,课后该生未反思自身学业不足,反而将矛头指向授课老师 —— 在微博平台发布内容,公开提及女老师身份信息,不仅指责其 “上课态度刻薄,缺乏耐心”,更无任何事实依据地诬陷其 “在教学中存在媚男倾向”。相关内容发布后,在该校学生社交圈及部分网络平台扩散,对女老师的个人名誉造成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造谣,涉事女老师并未选择妥协。在核实造谣内容及发布主体后,这位女老师第一时间在班级沟通群等校内渠道发布通知,明确指出该生的行为已构成名誉侵权,严重违背客观事实,同时告知将依法采取 “发出警告函”“提起诉讼” 等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
![]()
![]()
![]()
该通知发布后,涉事女大学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随即向女老师表达歉意,试图平息事件。
但女老师明确表示,不接受该生的道歉,坚持通过合法途径追究其造谣责任,以此警示不当言论的危害。
![]()
![]()
![]()
![]()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重庆工商大学首次发生类似 “未核实事实便网络指控他人” 的事件。
回溯至 2023 年,该校兰花湖校区曾出现一起乌龙事件:一名女生在食堂就餐时,怀疑对面男生用手机偷拍自己,未与对方沟通核实便将男生信息挂至网络,指控其 “涉嫌偷拍”。
![]()
随后男生晒出与家人视频通话的聊天截图,证明当时手机正用于与家人联系,不存在 “偷拍” 行为,该女生的不实指控最终被事实推翻,当时也引发了 “网络言论需谨慎” 的校园讨论。
此次女新生因上课的问题诬陷女老师的事,再次将 “校园内如何规范言论”“学生面对分歧应理性处理” 的话题推向公众视野。
值得警惕的是,“媚男”一词,近年来在部分群体中已经逐渐异化为攻击他人的武器。
当今社会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就是一些女生没有确凿证据,就随意将 “媚男” 标签贴在他人身上,便能借助部分群体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快速引发负面联想,然后轻易摧毁他人的职业声誉与个人形象。
就像此次涉事女生,仅因自身学业受挫,便将 “媚男” 作为攻击同为女性的授课老师的工具,既无视老师的专业教学付出,更扭曲了性别平等的初衷 —— 性别议题本应是推动平等与尊重的力量,却被异化为宣泄私愤、恶意中伤的手段。
“媚男” 这一原本应指向具体、客观行为争议的表述,现在却悄然异化为部分女大学生攻击他人的 “无成本武器”。
这种把“性别标签武器化” 的趋势若在校园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它不仅会破坏师生间、同学间的信任基础,让理性沟通让位于情绪化攻击,更会让 “性别平等” 的讨论偏离正轨,沦为恶意炒作的遮羞布。
校园本是培育理性思维、塑造健全人格的场所,而 “媚男” 这类标签却成为一些人随意挥舞的攻击工具,一旦这种行为成为风气,每一个身处校园的个体都可能成为潜在受害者,最终污染的是整个校园的育人氛围与言论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