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北暴钦瑞案:一个人死在“指定居所”,一群人活在制度免疫里

0
分享至



(暴钦瑞生前照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

  • 暴琳琳换上了微信昵称“念钦”。她患上重度抑郁,脑海里经常浮现丈夫的笑脸。
  • 女儿在作业本上写下:“爸爸工作很忙,
  • 我的新年愿望是去看爸爸。”
  • 她不知道,爸爸已经被系统“照顾”到死。

撰文|燕十三

出品|有戏

2022年7月,河北暴钦瑞等10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石家庄警方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关押于新乐宾馆。

在为期12天的“指居”中,他们遭受了包括殴打、电击(工具:手摇电话机)、吊铁笼、限制性体位等多种酷刑。

33岁的暴钦瑞突发不适死亡,最高检鉴定其死因为肺动脉血栓栓塞,与遭受的酷刑直接相关。

此后,11名涉案警员被判刑。

其中,10人选择了上诉。

1、宾馆里开出的法治样板间

河北新乐宾馆,这个名字听起来像婚宴请柬上的地名:灯光柔和,床单整洁,隔壁可能还有KTV。

但从2022年7月起,这里成了另一个版本的“国家招待所”。十个村民被带进来,没人预订,也没人敢退房。

房间里没有热水壶。

只有铁椅、PVC管、手摇电话机。

还有一个特制铁笼。



(新乐宾馆。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摄)

一个名叫暴钦瑞的33岁男人,在这家宾馆住了十二天——然后死了。

官方说法一度是“心脏病突发”。

后来,最高检重新鉴定,说他死于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因为长期被固定、殴打、电击、吊笼子。

换句话说,他的血栓,是被刑讯逼供逼出来的。

人死了,案子却活得很好:

警察有单位、有同事、有升迁;尸体进了殡仪馆,舆论进了真空。直到三年后,一纸判决才姗姗来迟。

这自然不是悬疑小说,而是河北的法制纪实文学作品《新乐宾馆》:由公安局联合监制,最高检友情出镜,死者由系统亲自打造。

2、法治的魔术:从“取证”到“取命”

案子的起因,是一起举报。一个同村人举报暴家“涉黑涉恶”,警方迅速组建“5·25专案组”。

河北的专案组传统一向高效——

高效到可以跳过法治,直奔酷刑。

“上手段”成了他们的行话。扇耳光是开胃菜,用PVC管打脚心是家常菜,电击生殖器是压轴戏。

电流通过身体,抖动、抽搐、惨叫,构成了一种令人晕眩的正义背景音。



(新乐宾馆一楼,暴钦瑞等人曾在这里“指居”。南方周末记者 韩谦 摄 )

他们有一整套设备管理系统:手摇电话机四部、铁笼一只、镐柄若干——一个非法的刑讯工坊,却能精准执行。

于是,法律的定义被重新发明。

“监视居住”被翻译成“限制体位”,“审讯”被演绎成“人肉通电”,“公安专案”成了“集体犯罪”。

每一个环节都合法合规地包裹着非法。每一个命令,都带着体制的既视感——“再坚持一下”,“还差点口供”。

暴钦瑞死前,在铁椅上的时间超过十天。

他不是被击毙的,而是被“固定”死的——

像个被制度拧干的血袋。

3、尸体的申诉权

暴钦瑞死后,最先发声的不是检察院,也不是公安系统,而是他的妻子。

她去殡仪馆认尸,看到的不是丈夫,是一张被电击与钝器共同编辑的身体。

肋骨塌陷,皮肤焦灼,四肢僵硬。医生写下的诊断是“心跳呼吸骤停”,这种官样的死因,本身就像一份防御性话术。

她质疑,申请重新鉴定。

第一次鉴定来自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结论暧昧:“不排除心脏病。”

两位鉴定人后来承认,他们不知道案情。也就是说,他们做了一份失明的鉴定。

直到最高检司法鉴定中心介入,才有人承认——

暴钦瑞的死,与酷刑直接相关。

一个国家的正义系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承认一个死人不是“自然死亡”。司法鉴定的速度,足以让尸体风干成沉默的证据。

4、攻守同盟:公安系统的兄弟情

死亡发生后,专案组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掩盖。监控硬盘被拆走,铁椅、铁笼被藏匿,微信群解散,工作笔录清理。

他们召开了“善后会议”,决定统一口径——

这不是犯罪,而是团队精神。

后来有民警供述,他们被要求“一条心”。

这句话的语气里,有一种熟悉的集体伦理:不是“我们遵纪守法”,而是“我们别露馅”。

这种攻守同盟,不只是心理默契,更是一种制度默认。因为他们深知:即便东窗事发,也不过是“过激办案”

即便判刑,也可能几年后复职;

甚至有人在案发后升官,升成了副支队长。

死者死得彻底,活人活得坦然。

这种“组织保护”,让犯罪变成行政意外,让酷刑变成工作瑕疵。

5、被迫害者的再迫害

故事的荒诞在于:

当酷刑者被判刑后,受害者家属又被抓了。

2025年5月,暴继业等人——也就是被刑讯逼供的人——被警方再次拘留,罪名依旧是“寻衅滋事”。

死者家属没有得到赔偿,反而成了嫌疑人。

如果说第一次是酷刑逼供,第二次就是制度逼疯。一种幽暗的逻辑再次显现:在某些地方,死去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整个逻辑体系。

“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文书,可以随意盖章;“指定居所”可以随意指定;“专案组”可以随意成立。

一切都流畅得像机关单位的会议流程。

只有人命显得格外多余。

6、正义的下落

三年后,11名涉案警员被判刑。

最重的16年,最轻的一年九个月。

从数字上看,法律的刀子落下了;

但从现实上看,那刀子只是割到了空气。

因为他们几乎全部上诉。

这场“正义”又被拉回了原地。

而暴钦瑞的尸体,仍未下葬。

暴琳琳换上了微信昵称“念钦”。

她患上重度抑郁,脑海里经常浮现丈夫的笑脸。

女儿在作业本上写下:

“爸爸工作很忙,我的新年愿望是去看爸爸。”

她不知道,爸爸已经被系统“照顾”到死。

这才是最沉重的部分:

酷刑者还有辩护权。

死者家属连真相的知情权都要反复申请。

7、法律的空心化:程序正义的反讽

这场案件,几乎把刑诉法的漏洞演练到了极致。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原本是针对无固定住所或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例外制度;

但在现实里,它变成了警察系统的私人领域——不受检察监督、没有家属探视、没有录音录像的透明度。

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民宿——

到处都能被“指定”。

在这张灰色地图上,法律被悬挂,生命被吊笼。

有人说,这是“极个别案件”。

但每一次个别,都是结构在自证。

从“雷洋案”的猝死,到“孙志刚案”的收容致死,从新乐宾馆到无数“指定居所”,酷刑的形式变了,姿势变了,设备更现代了,唯一不变的是:真相总比死人慢。

8、为什么他们敢?

因为体制的保险箱太结实。

当酷刑成为办案默认,暴力就成了职业惯性。

他们不是疯子,他们是熟练工。

他们有师傅、有模板、有考核标准。

他们知道“上手段”的限度。

他们知道“签口供”才算完成任务。

他们不是违纪者,而是制度的孩子——

那种长大后依旧会喊“忠于组织”的孩子。

而当一个体制允许“为了破案可以牺牲一点程序”,那一点程序,迟早会变成一个人的命。

9、当正义失去救赎的意义

有人说,“11名警员被判刑,说明法律还在运作”。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像止痛药广告——

药确实有用,但疼痛说明病还在。

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修复总要靠尸体启动?

为什么每次都要有人死,系统才醒一点?

为什么一个人被电死在铁椅上,要三年后、两次鉴定、两级检察机关、两地法院,才能认定他不是“自然死亡”?

当正义需要如此漫长的行政旅程,它已经失去了救赎的意义。

10、制度的回音

暴钦瑞死于2022年。

三年后,他的家人仍在等“公平公正的判决”。

但在河北的某个司法档案里,他的死可能只是一页表格——“案件已办结”。

他的名字会被统计进“警务人员违法案件”一栏,归档,编号,盖章。

铁笼、手摇电话机、PVC管被销毁,变成证物处置报告上的几行字。

所有的尖锐都被格式化成柔顺的语言:“查处一起刑讯逼供案件,体现了依法治国决心。”

于是,正义再次实现了形式上的闭环。

但我们都知道,那闭环其实是个圈——

一个足够套住下一个人的圈。

宾馆不是宾馆,是秘密监狱;

警察不是警察,是剧本里的暴力职员;

“指定居所”不是制度漏洞,而是人命陷阱。

暴钦瑞死了三年,死因查清了,真相曝光了,警察判刑了,体制表态了——

唯一没变化的,是那句审讯室里最常见的台词:

“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7岁的秦卫东,被“酒”毁半生!两婚两离后终于不敢喝了

57岁的秦卫东,被“酒”毁半生!两婚两离后终于不敢喝了

蔡蔡说史
2025-11-02 13:05:34
苏超决赛,让外省球迷有些失望!

苏超决赛,让外省球迷有些失望!

小鬼头体育
2025-11-02 15:35:47
昌平供暖准备工作全面就绪!预计供暖时间——

昌平供暖准备工作全面就绪!预计供暖时间——

昌平圈
2025-11-02 19:08:51
能传能射,拉什福德是本赛季首位进球、助攻均6+的西甲球员

能传能射,拉什福德是本赛季首位进球、助攻均6+的西甲球员

懂球帝
2025-11-03 03:13:16
卡雷拉斯:维尼修斯根本不需要向我道歉,我相信他也非常爱他

卡雷拉斯:维尼修斯根本不需要向我道歉,我相信他也非常爱他

懂球帝
2025-11-02 09:49:03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雷速体育
2025-10-31 10:02:11
恒大退市,500万人无家可归,2.4万亿,烂账谁买单?

恒大退市,500万人无家可归,2.4万亿,烂账谁买单?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17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山河月明史
2025-09-27 10:10:56
否认与博弈:乌军被围传闻背后的战场叙事战

否认与博弈:乌军被围传闻背后的战场叙事战

新车知多少
2025-11-03 06:47:09
黄之峰或将牢底坐穿,沈伯洋的结局,可能比他还惨。

黄之峰或将牢底坐穿,沈伯洋的结局,可能比他还惨。

优趣纪史记
2025-11-01 22:23:46
被坑惨了!2000亿已经给了美国,66架F-16V却一架也没得到!

被坑惨了!2000亿已经给了美国,66架F-16V却一架也没得到!

阿龙聊军事
2025-11-03 06:06:21
钱赚够了不装了?退出春晚、被综艺开除,贾玲的下场怪不了别人

钱赚够了不装了?退出春晚、被综艺开除,贾玲的下场怪不了别人

大嘴爱哔哔
2025-11-02 16:51:41
鸡排哥全国巡炸,第三站就翻车了,全程只会不愿意碰油锅

鸡排哥全国巡炸,第三站就翻车了,全程只会不愿意碰油锅

新游戏大妹子
2025-11-02 12:16:45
中国不想当老大,美国不想当老二!诺贝尔奖得主:这才是完蛋之处

中国不想当老大,美国不想当老二!诺贝尔奖得主:这才是完蛋之处

苏曼文史
2025-10-24 17:32:53
最新气候预测!预计今年新疆提前进入……

最新气候预测!预计今年新疆提前进入……

新疆分享
2025-11-02 21:50:55
越来越多有钱人收购“步梯房”?内行人说出实情,让我恍然大悟!

越来越多有钱人收购“步梯房”?内行人说出实情,让我恍然大悟!

平说财经
2025-11-02 21:39:10
追踪15年新研究:中年人多吃维生素B2,老年痴呆风险降低近50%!

追踪15年新研究:中年人多吃维生素B2,老年痴呆风险降低近50%!

李药师谈健康
2025-10-31 12:42:43
某导演和“潜规则”的瓜!

某导演和“潜规则”的瓜!

每日一见
2025-08-20 12:26:35
中方通知荷兰,可以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中方通知荷兰,可以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2 12:28:22
2025-11-03 08:39:00
有戏 incentive-icons
有戏
国内前调查记者。
29文章数 4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韦达定理构方程,实在是太巧妙啦!

数码要闻

开发者将索尼 PS5 变为“迷你主机”,原硬件纳入 6L 机箱中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