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心小贝.
最老80后,基层教学19年。38岁高龄辞去公职,专注写作,文章曾被上千媒体转载,收获全网粉丝数十万。喜好写教育、人性、婚恋。偶尔手痒,也会写写历史、热点。偶尔心痒,还会故作哀怨,矫揉造作一番。你若不弃,吐完再看。
老詹小注:
今天这文章,说的是作者在日本租房子。
看完文章得出一结论,日本人善于收纳。
家里到处都安了柜子,能装的全装进去。
这下不但屋子不拥挤,看上去还挺整洁。
这是个好主意,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
至于租金多少作者没说,估计是低不了。
说说我在日本租的房子
作者:金小贝
我在日本租的房子,是个两室两厅的普通公寓,总面积67平米,但从第一次住进去,我就发觉,它看上去比国内同等面积的要宽敞许多。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原因其实挺有意思。
首先,日本的房子几乎没有所谓的“公摊面积”。
在国内买房,电梯井、走廊、楼梯间都要算到面积里,最后到手的实用空间往往要打个七折。
在日本,哪怕你住的是公寓,房屋面积基本上就是你能实际使用的面积。
这一点看似简单,但却直接决定了居住体验的宽窄感。
每一平米都属于你,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真真实实可以踩在脚下的地板。
第二个让我觉得“聪明”的地方是——阳台面积是额外计算的。
在日本,阳台属于“附属空间”,并不包含在房屋面积里。
但这个附属空间却被利用得极致:有的住户会在那里种花种菜,有的放洗衣机、晾衣架,还有人布置成一个小阳光角,放把椅子、一盆绿植,就能喝咖啡晒太阳。
就像我,就放了一把椅子,闲时看看书,发发呆,想想老王。
![]()
这种细腻的利用方式,不需要多大面积,就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当然,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日本住宅的“收纳能力”。
日本人真的太懂得“空间魔法”了。
我的这间房子,每一面墙几乎都藏着收纳空间:入户门边有鞋柜、走廊里有壁柜、卧室两面墙都是嵌入式衣橱,厨房的吊柜更是能把碗盘、调料、厨具都整齐地“藏”起来。
![]()
乍一看家里几乎没什么家具,却什么都能收进去。
这种空间设计的高效与细致,让人不由得感叹:
——原来整洁和舒适,不都是靠扔东西,而是靠“设计得当”。
![]()
日本人对“极简”的理解,也许和我们常听到的“断舍离”不太一样。
他们并不是一味地拒绝拥有,而是学会如何有秩序地安放一切。
他们不追求空空荡荡的房间,而是让物品都“各就各位”,既存在,又不打扰。
![]()
我记得有一次看日本电视节目,一个主妇展示她家厨房的收纳系统。
她把调味料瓶按照使用频率排好,把锅盖、菜刀、砧板都藏在抽屉里,甚至垃圾桶都被设计进了橱柜下方。
整个厨房看起来干净得像样板间,但每一样东西都能随手拿到。
她说:“我不是在追求极简,而是在追求生活的顺畅。”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极简,不是清空,而是让生活变得更轻盈。
在日本居住久了,我发现这种极简美学其实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地铁站的指示牌,信息量大但绝不杂乱;
比如便利店的货架,密密麻麻却有一种秩序的美;
再比如日本人的待客之道——简洁的问候、克制的笑容、细致的礼貌。
他们似乎天然懂得一种分寸感,知道什么该有,什么该省。
这种分寸感,也延伸到了他们的居家空间里。
我刚来日本那会儿,习惯性地想买个大衣柜,结果发现家里根本没地方放。
后来才发现,人家压根不需要:每个卧室自带的壁柜已经足够放下四季衣物,还能塞行李箱、被褥。
小而不挤,满而不乱。
![]()
我每次打开门的一瞬间,就会被一种空旷的宁静包围。而打扫卫生,也不再是一件难事,二十分钟就能搞定。
住在这里,我慢慢体会到:
极简不是为了显得高级,也不是一种刻意的风格;
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智慧。
让你在有限的空间里,也能过得舒适、自在、不焦虑。
它让你明白:生活的美,不一定来自拥有更多,而是来自恰到好处的留白。
很多人说日本人讲究“物尽其用”,我觉得这句话一点没错。
他们尊重空间,也尊重物品。
无论是一把扫帚、一只碗,还是一盏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而这种尊重背后,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浮夸、不浪费,不为了炫耀而装饰,而是为了舒适而生活。
现在的我,也慢慢被这种生活方式影响着。
我开始学会少买一些无用的东西,
学会在整理物品时,也整理自己的心情。
当家里清爽了,心也会变得轻盈。
有人说,极简是一种美学;
而我更愿意说,它是一种对生活的温柔克制。
它不喧哗,不激烈,却能让人感受到被空间温柔包裹的安全感。
在日本生活的这些日子里,我越来越理解他们那种“简而不凡”的美。
他们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能让每个角落都透露出秩序与安宁。
或许,这才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干净、自在、不多不少,刚刚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