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重阳节至,秋意渐浓。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白玉新村第一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寿树人的阳台又多了几盆小花。“以前花开得再香,也就自己拍两张照片存着。”68岁的寿树人端着茶杯坐在藤椅上,手机里存着刚拍的社区演出视频,“现在不一样了,社工每月来坐坐,听我念叨念叨养花经;社区活动中心喊我去拍照片,大家都夸我拍得好!”
这份从“孤芳自赏”到“乐于分享”的转变,源于普陀区民政局与长风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共同发起的“暖心陪伴·乐龄乐活”空巢老人帮困陪伴关爱项目。结合2025年全国敬老月“乐龄享老”主题,项目以“探访关爱”为切口,用最朴素的陪伴提前温暖了空巢老人的秋天。
每月1.5小时,是老人最期盼的约会
推开寿树人的家门,茶几上还摆着上次家访时工作人员带来的经络养生材料。“陪伴老师教我拍拍肝经、胆经,再拍拍任督二脉,现在每天早上都做,感觉身体顺畅了很多!”他笑道。
不仅是寿树人,项目还为辖区内20户重点老人定制了“一对一陪伴”,这便是老人们期待的“约会”——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1.5小时。翻开项目工作人员的笔记本,记满了老人们的“小心愿”:有人想学手机修图,有人念叨和女儿闹了别扭,有人总担心“哪天突然走了没人知道”。
“物质上不缺啥,就怕心里空。”不少老人表示,“现在每月等陪伴老师来,成了生活里最踏实的盼头。”
社区像个家,老年友好在身边
据介绍,“暖心陪伴·乐龄乐活”空巢老人帮困陪伴关爱项目覆盖全年,从前期的社区筛查、一对一的个案追踪,每月帮困陪伴,再到覆盖面更广的老年公益课堂、社交活动,项目为老年人在社区打造了一个老年友好的互动空间。
以“一对一每月帮困陪伴”为例,一方面针对空巢家庭在生活中遇到的难点、困惑点进行个性化帮困服务,另一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的身心困境,通过倾听交流的方式,帮助老人解开心结,引导他们从更多角度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积极融入社区生活,同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拓展老人的思维,真正做到“乐龄有伴”。这份定期的关怀,已化为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的陪伴时光,温暖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除了针对个案的“精准化陪伴”,项目还组织开展了覆盖更多老年群体的“多样化乐活”活动,主题涵盖健康教育、智能手机培训、医疗讲座、普法宣传公益课堂、跨社区交流联谊活动,以及手工、书画、八段锦、舞蹈等各类兴趣小组陪伴活动。多样化的活动让老人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成为被温暖包围的“我们”。
![]()
“重阳节的意义,不仅是登高赏菊,更要让每一位长者感受到‘老有善伴’。”普陀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项目不仅是长风新村街道的为老创新实践,更是响应全国敬老月号召的缩影——我们希望用这些细碎的温暖,让更多老人说一句‘老了好呀,社区里有这么多伴儿。’”
原标题:《精准化陪伴+多样化乐活,普陀这一项目让银发岁月有滋有味》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张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