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拥有2186人的村庄,短短数年间,实现了从传统农村到现代化社区的华丽转身。41栋住宅楼拔地而起,1398套新房完成分配,有序、便捷、暖心的现代化管理服务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这里是郓城县南赵楼镇褚庄村。从泥泞巷道和老屋中搬进现代化社区,改变的不只是村民的生活方式,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与信心。
褚庄村之变,始于一次整体的搬迁。2017年,因煤矿采煤波及周边,东刘三村、沈庄村等需搬新址,褚庄村被规划为新的“联合社区”。这对于当时硬件设施落后、街巷狭窄、布局杂乱的褚庄村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涉及720户、2186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开始拆迁就不太顺利,矛盾多,压力大。”10月24日,褚庄村一户宽敞明亮的单元房里,村民褚福学回忆。此前,因村内事务,村民间甚至形成了对立情绪。
2019年,褚庄村拆迁工作一度停滞。在镇党委、政府指导和群众期盼下,时年37岁的退役军人褚福笑临危受命,挑起了这副重担。
面对千头万绪的矛盾和部分村民的疑虑,褚福笑带领村“两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作为推进一切工作的基石。面对最难做的群众工作,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劝说。对于在外租房的村民,村里协调发放每年6000元的租金。对于年龄大、租房难的老人,村里将闲置的小学校舍和旧敬老院整修出来,通上水电,统一安置。“必须把群众的难处想到前面,解决好。”褚福笑说。
新房建好后,更关键的考验来了。2023年底,41栋住宅楼、1398套新房等待分配。“我们坚持方便的楼层统一分配给年长者,其余的按‘早拆迁、先选房’的既定政策,过程全部公开。”褚福笑表示。最终,分房过程平稳有序,未发生一起争吵闹事。“为啥没人闹?就是因为村‘两委’办事公道,不偏不倚。”褚福学说。
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家,变化在每一个普通家庭悄然发生。“我孩子在济南上班,放假回家看见新房特别开心,说跟城里的商品房一样。谁能想到,我都五六十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褚福学笑着说,他的旧居是一座20多年前建成的老房子。
村民回迁上楼,并非社区治理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管理好这个拥有数千人口的新社区,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升级,成为摆在褚庄村面前的新课题。
起初,村集体引入了市场化物业公司,却因管理模式和费用问题,与回迁社区的实际情况难以契合。经过深入调研和集体决策,褚庄村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领办物业模式。这套服务管理模式由村“两委”主导,工作人员全部来自本村村民,他们熟悉情况,服务贴心。
“现在有啥事,直接找物业,很快就有人来处理。处理不了的,物业再向村集体反映协调,比以前方便多了。”这是如今褚福学的感受。这条低成本、高效率、强服务的治理新路,不仅管出了社区新面貌,更“暖”了千家万户的心。
走进今天的南赵楼镇褚庄村,整齐的楼宇、整洁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共同构成了一幅现代化宜居社区的生动图景。社区里的文化广场上,老人闲坐聊天,孩童追逐嬉戏,傍晚的灯光映照着幸福的笑脸。
菏泽日报记者 马源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