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太平洋预计在2050年左右达到临界转换点。届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强度大增,发生规律更有序可测。然而,这种表面“改善”实则预示着更严重的全球气候风险。原本独立的气候系统将同步化,如同多个钟摆调整到相同频率,极端降雨和“气候鞭笞”效应加剧,使气候在极端干旱和湿润间快速转换,灾害呈链条化、复杂化的系统性危机。
![]()
历史上,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就对全球多地降雨模式产生显著影响。若未来其强度大幅增加并与其他气候系统同步,影响范围和强度将成倍扩大,非洲的饥荒风险可能只是一系列社会危机的开端。
![]()
不过,厄尔尼诺规律性增强也为气象预报带来积极影响,季节性气候预报准确度或提升,能让我们更早预警极端事件。但当前社会适应体系多基于历史气候数据,面对未来强度指数级增长的灾害,传统防御工事可能不堪一击,预测能力进步会被灾害强度增长抵消。
![]()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在科学研究上,科学家应继续利用高分辨率气候模型深入探究,精确刻画全球气候系统“同步化”细节,为预测和适应策略提供科学基础。
在行动层面,国际合作与协调应对至关重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制定全面、前瞻性的规划与适应策略,重新设计水资源管理系统,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基础设施气候韧性,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个人也应提升气候意识,通过节约能源等日常行为参与应对,支持可持续发展政策。
厄尔尼诺的致命转折是对人类的严厉警告,我们不能再依赖过去经验应对未来气候挑战。时间紧迫,唯有国际社会紧密协作、全民共同行动,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