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德强(河北怀来)
![]()
官厅湖映春的湖水,星春的风,浅蓝得深邃,深蓝得含阳,还带着塞外长城那未褪尽的料峭,小刀般刮过脸颊、掠过湖面,然而,一转头,岸边的坡地上,冲着那连天的海棠林,却泼洒出漫天漫地的暖——不是夏日的灼热,而是迟春料峭里,倔强捧出的一颗胭脂心。
一、花潮:春神的胭脂泼洒人间
四月下旬,寒意尚在泥土深处蛰伏。仿佛只在一夜之间,沉睡的怀来大地被无形的巨手点燃!小南辛堡镇的沟壑梁峁、坡地田畴,骤然淹没于沸腾的花海。粉白,是少女初妆的羞涩;浅绯,是朝霞晕染的薄醉;微黄,是满天朝霞后的清淡铂金;深霞,则是九天倾泻的熔金胭脂!这不是零星的绽放,是亿万朵海棠的集体狂欢,是生命积蓄一冬后最磅礴的喷发。
远眺,流动的花云蒸腾缭绕,如轻烟,似薄雾,缠绕着官厅湖冷冽的蓝,柔化了桑洋两河和永定河畔粗粝的风骨。那浩渺的粉红烟霞,与碧水蓝天交织,泼洒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巨幅写意。走近,置身其中,亿万花瓣在枝头喧哗,细密的花蕊吐纳着冷冽而清甜的芬芳。阳光筛过薄如蝉翼的花瓣,那纤细的脉络里,仿佛流淌着融化的蜜与光。微风过处,落英簌簌,漫山粉红,田野飘香,游客观赏犹如一场无声的胭脂雪,沾衣欲湿,染袖留香。这便是闻名遐迩的“怀来小南辛堡海棠花节”,京津冀蒙的游人如织,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而来,沉醉在这天地间最盛大、最温柔的情书里。镜头掠过,有画家支起画架,试图捕捉这瞬息万变的光影;有摄影达人悄悄地偷拍秘抢着闪电的镜头;有恋人依偎花下,笑靥比花更娇;更有白发翁媪,在虬枝老树前驻足,目光悠远,或许,也穿透了时光的帘幕。
![]()
![]()
二、玉兰姐:浅秋箩筐里的暖阳
花潮的记忆绚烂,而深植于我心底最温润的底色,却是在那绚烂之后的浅秋——一个关于“玉兰姐”和她的箩筐的永恒画面。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物质像冬日的土壤一样板结、贫瘠。但人心的底色,却如同春日海棠初绽的花苞,蕴藏着蓬勃的希望。玉兰姐,山里外井沟的姑娘,与我姐同是街村的团支部书记。一次县里的会议,让两个青春洋溢的灵魂相遇,一见蜜不可分、亲如姊妹。那时我尚幼,只是顽童的光景,却深深记住了玉兰姐的模样:山里姑娘特有的健美红润,眼神清澈明亮,她的清纯甜美就像山涧洗过的泉水。
我年幼记忆的焦点,永远定格在那个浅秋。玉兰姐来了!不是乘车,而是用那个时代女青年娇俏而健壮的双腿身躯,从家乡外井沟步行走过几十里崎岖的山路与田埂。她背上背的是一个山里人常用的、用荆条或细柳条编成的结实箩筐帽篮。箩筐里,盛满了秋天的珍宝:圆润饱满、带着天然红晕的“彩苹果”,和刚刚从枝头摘下、还裹着一层薄薄果霜的“热海棠”。那海棠果,红得透亮,像一颗颗浓缩的小太阳,散发着山野的清气和一种温暖的甜香。
她一路跋涉,从外井沟走到东花园火车站,再乘火车到新保安,最终将这沉甸甸的箩筐,背到了我家那个同样清贫却充满欢笑的院落。她的到来,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全家巨大的喜悦涟漪!父母的笑纹里是感激,姐姐的拥抱中是亲昵,而我还有大几岁的姐姐哥哥,小小的孩童,目光早已被那箩筐里的“太阳”牢牢吸住。
玉兰姐白净而又显粗糙却温暖的手,抓起一把热海棠和彩苹果塞给我。我迫不及待地咬下去——彩苹果的绵甜在口中润开,是纯粹的甘美;而那热海棠,初入口是鲜明跳脱的酸冽,激得我小脸一皱,未及反应,一股源自大山深处、带着阳光温度的、清冽又醇厚的酸楚甘甜,便如汩汩清泉,迅速从舌尖到嗓根涌起,瞬间抚平了那点酸楚,直抵心田!那滋味,是任何后来的珍馐都无法比拟的。它混合着玉兰姐步行几十里山路带来的体温,混合着箩筐上沾染的泥土和青草气息,更混合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金子般可贵的真情。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珍贵的山果,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虽然清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为伟大祖国建设、为人民公社繁荣贡献青春的笃定与自豪,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亮。玉兰姐,这位美丽朴实的山里姐姐,连同她那沉甸甸的箩筐和箩筐里饱含情谊的果实,便如同一枚温暖的印章,深深钤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历久弥新,每每想起,心头便漾起一片暖阳。
![]()
![]()
![]()
三、果海:秋日大地的玛瑙盛宴
时光的长河流淌,冲刷着岸边的风景。昔日玉兰姐步行送果的山路,早已被更便捷的“村村通”交通网络覆盖。而小南辛堡镇及东花园区域的海棠田园,也从记忆中的零星点缀,发展成今日震撼人心的十多万亩果海!
春日的花潮褪去,秋风的如椽巨笔开始挥毫。它拂过枝头,胭脂色的繁华便沉淀、凝聚,幻化成累累垂坠压技的深红宝藏。品种繁复,各具风姿:
热海棠:依旧是最温暖亲切的名字,果实圆润,红晕饱满,仿佛储存了最多的夏日阳光,延续着童年记忆里的那份“热”情与先酸后甜的经典。
冷滚子海棠:个头或许更大些,色泽深沉如陈酿,表皮似乎凝着一层清冷的霜意,内里却是积蓄的甘甜。
八楞海棠:如其名,果身微显棱角,透着一种憨直朴实的气质,是大地沉稳的馈赠。
黄海棠:宛如金箔点染,在红海中独树一帜,闪烁着温润富贵的色泽,甜味也格外醇厚。
西府海棠:花时已是仪态万方,果期亦不逊色。果实玲珑,红黄相间,别有一番精致韵味。说起西府海棠,便不能不提一段佳话——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最是钟爱此花。西花厅前那几株西府海棠,曾陪伴他度过无数为国操劳的日夜,承载着伟人的高洁情怀与浪漫诗心。如今,在怀来的万顷果园中,西府海棠亦亭亭而立,花开花落间,仿佛也寄托着人们对那位人民好总理的无尽追思与景仰。游人在此驻足,常会轻声念起那段往事,海棠无语,暗香浮动,更添一份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温情。
![]()
秋深时节,阳光变得醇厚如蜜。穿行在无垠的海棠林间,头顶是密匝匝、沉甸甸的“玛瑙穹顶”,阳光穿透枝叶,在累累红果上跳跃,折射出宝石般璀璨内敛的光泽。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混合了成熟果香与泥土芬芳的浓郁气息。这已非玉兰姐当年一己之力的箩筐所能承载,而是大地丰腴的胸膛在起伏!收获的号角响彻田野,现代化的机械在果园中高效运转,但更多的地方,依然可见果农们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翻飞,箩筐、帽篮、塑料筐、现代化的果箱渐次被这胭脂色的喜悦填满,堆积如山。这景象,比春日的花潮更令人心潮澎湃,那是汗水浇灌出的、实实在在的甜蜜。
![]()
四、嬗变:甜蜜产业的交响乐章
这浩瀚的果海——海棠,它是半野生的植物产品,不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珍馐,更成为驱动一方繁荣的甜蜜引擎。上世纪海棠是东北三省百姓冬季最喜欢的水果,现在最精明的客商嗅着果香而来,现代化的小型加工厂还有民间小作坊在产地星罗棋布。科技之手点石成金:
鲜榨的海棠果汁,清冽酸甜,锁住了阳光雨露的精华,是润泽身心的琼浆。
低温烘焙的海棠果干,浓缩了风韵,如同一枚枚凝固的秋日,便于携带,随时唤醒味蕾的记忆。
更有远方高科技深加工提取的海棠果胶、花青素、维生素精华……被制成各种健康食品、保健品、护肤品。那枚小小的、曾让童年之我皱眉又欢欣的海棠果,其内在蕴含的对人体极有价值的宝藏,被层层发掘,惠泽四方。
官厅湖的碧波,倒映着这产业兴旺的图景。运输车司机唱着小调,高兴自溢地在平坦的公路上一辆辆驶过,将怀来的甜蜜送往北方各地。海棠,这古老的树种,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成为怀来人致富的金果,高质量发展路上,乡村振兴最亮丽的风景线。
![]()
尾声:暖痕不灭,山海长青
站在今日万亩海棠园的观景台上,眺望官厅湖浩渺烟波与层林尽染的胭脂红,恍如隔世。耳畔是游人的欢笑,是果农收获的号子,是现代化生产的轰鸣欢歌。这繁华盛景,早已超越了当年那个背着箩筐、徒步几十里送来一筐深情的玉兰姐所能想象。
然而,那箩筐的温度,那“热海棠”先酸后甜的独特滋味,那清贫岁月里玉兰姐脸上金子般的笑容和全家人由衷的欢欣……这些记忆的碎片,如同深秋海棠果上凝结的晶莹霜花,从未在时光中消融。它们是烙印在心底最柔软的暖痕,是时代洪流里永不沉没的温情岛屿。
花开花落,果熟果香。怀来的海棠,从山野的酸涩到园圃的甘美,从玉兰姐沉甸甸的箩筐到今日辐射四方的产业链,从满足口腹到滋养身心。它见证了个体生命的质朴情谊,也参与了一个地域波澜壮阔的变迁。
玉兰姐,那位美丽朴实的山乡姐姐,您如今肯定安享幸福?是否也在某个秋日,品尝着家乡这更加丰饶甜美的海棠果?您当年箩筐里背着的,何止是山果?那分明是一个时代最纯净的情谊,一份足以穿越漫长岁月、温暖一生的光。这光,与今日官厅湖畔那浩瀚花海、无垠果红、游人如织的盛景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着怀来大地上——一曲关于坚韧、关于温情、关于生生不息、关于甜蜜嬗变的,永恒的海棠赋。
官厅碧水映长空,
海棠千年意未穷。
花潮泼洒胭脂雨,
果海深藏玛瑙虹。
一篓深情穿岁月,
满园新韵诉丰隆。
暖痕永驻怀来地,
山海同歌盛世风。
(作者系怀来县老年大学校长)
![]()
编辑:牛义信/夏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