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我真服了!特朗普以为自己成功躲过了日本的"鞠躬陷阱",结果还是被法新社给坑了一把!看着法新社那张照片,我真是哭笑不得。特朗普在东京迎宾馆的欢迎仪式上,确实没按高市早苗的引导向日本国旗鞠躬。
他径自走过日本国旗,只在美国国旗前停下来敬了个礼。高市早苗当时那个表情啊,惊讶得直接愣在原地,尴尬了几秒钟才独自向美国国旗鞠躬。
![]()
但法新社的记者太厉害了,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找的拍摄点,硬是抓拍到了一张看起来像是特朗普在向日本国旗敬礼的照片!这套路,跟2018年那组凯旋门"大火照"如出一辙,都是利用视角制造错觉。
特朗普要是看到尹锡悦的下场,肯定会庆幸自己没上当!还记得今年3月吗?尹锡悦访问日本时,可是实实在在地对着日本国旗鞠了躬。虽然当时是韩日两国国旗并列,尹锡悦和岸田文雄一起对着两国国旗鞠躬,但韩媒播放的画面显示尹锡悦朝着日本的太阳旗鞠躬,这一幕在韩国国内引发了巨大争议。
![]()
更惨的是,尹锡悦的让步根本没换来日本的尊重。日本给尹锡悦的待遇只能算"四等人"级别,吃的是寿喜烧店的餐食和西餐店的蛋包饭。这待遇,连正式访问都算不上!韩国舆论直接把尹锡悦的访问称为"单方面屈辱下跪",反对派攻击他让韩国的国格碎了一地。想想都替他尴尬!
说回法新社,这家媒体的摄影记者确实有一套!明明特朗普刻意避开了向日本国旗行礼,他们却能找到那种让人产生错觉的拍摄角度。
![]()
这种本事,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黄背心"抗议期间,那组在网上疯传的凯旋门"对比照"。左边是凯旋门前燃起大火的照片,右边是一群记者蹲在地上摆拍滑板车小火堆。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记者在通过变换角度夸大事实。后来真相大白,两张照片不仅拍摄地点不同,连拍摄日期都不一样。
大火照片是12月1日在Foch大街拍摄的,滑板车照片是12月8日在Friedland大街拍摄的。就这,还能被放在一起误导观众!看着这些外交场合的视觉游戏,我真想说:新闻学这专业,确实没白学!
![]()
日本人在这方面可是老手了。他们每次举办欢迎仪式,都会把日本国旗和外国国旗安排在更靠近摄像头的一侧,再利用错位拍摄,制造"外国领导人对日本国旗致敬"的假象。德国前总理朔尔茨也吃过这个亏。可惜啊,他们遇到的是特朗普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儿!
特朗普可不管你这套规矩,哪怕高市早苗多次引导,他还是自顾自往前走,压根不搭理这个环节。虽然有人说他可能是没搞清楚状况,以为这是在检阅军队,但不管怎样,他确实没让日本记者们拍到对日本国旗鞠躬的画面。
![]()
说实话,这种礼仪之争反映的其实是深层次的外交博弈。特朗普的团队曾经私下解释,他的抚胸礼是为了"表达对星条旗的忠诚"。这种举动被认为意在强化"美国优先"符号。而日本方面,从安倍晋三时代就开始通过"高尔夫外交""温泉外交"等非正式场合拉近与特朗普的关系。
高市早苗政府延续了这种策略,但这次国旗事件暴露出,当美国将礼仪视为政治工具时,日本的传统外交手段可能面临失效风险。法新社这次拍了这种角度的照片,我感觉他们要不妙了!等着迎接美国的"狂风暴雨"吧!
![]()
特朗普团队最讨厌这种"视觉误导"。2019年G20大阪峰会时,特朗普仅对美国国旗抚胸致意,就引发过日本网民的批评。这次事件中,日本网民在社交媒体发起的"#国旗尊严"话题,24小时内阅读量就突破了2亿次。不过,主流媒体这次倒是保持了克制,强调"个人习惯不应上升为国家关系"。
毕竟,美日同盟的实际利益纽带不会因为这种礼仪争议而动摇。看着这整出戏,我真想@张雪峰:你错了!新闻学就是最好的专业,没有之一!能在外交场合捕捉到这种微妙瞬间,能通过角度选择传递特定信息,这种专业能力,不是哪个行业都具备的。
![]()
虽然有时候这种"角度艺术"会引发争议,就像2018年凯旋门照片那样,但不可否认,新闻摄影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朗普越想逃,越是逃不掉!外交场合就是这样,一举一动都在镜头之下,想完全避开所有"陷阱",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比起尹锡悦的直接鞠躬,特朗普至少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法新社的照片,就让它去吧,反正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场外交大戏,真是越来越精彩了!不知道下一集,又会有什么新剧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