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安门为何不悬挂毛主席的照片,而是挂画像?主席画像师给出答案

0
分享至

1977年10月18日凌晨两点,东风吹得长安街有些凉。脚手架上的画家葛小光打着手电,反复端详刚完成的巨幅毛主席画像。身旁的工作人员低声提醒:“再抬一点,别让灯光直射。”他们不敢有半点闪失,因为天亮后,这幅画就要正式取代旧作,迎接十一庆典。夜色寂静,却掩不住众人心里翻涌的紧张与兴奋。



许多人一直好奇:彩色照片早已不是难事,为何还要年复一年地换画像?葛小光给过一句干脆的回答——“照片只能‘像’,画像要‘神’。”这话听来潇洒,却暗含着三十年的技术考量与政治意味。

最早的悬挂始于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庆祝大会现场,工作人员第一次把毛主席的彩色画像挂上主席台。照片版也做过试验,可惜受限于当时的放大工艺,颗粒粗糙,色温漂移,远看灰暗;更麻烦的是表面反光严重,一旦阳光直射,就只剩下一块光斑。画家周令钊临危受命,用油画布加蛋彩工艺重绘,才让城楼正中显出鲜活的面容。

同年7月7日,第一幅巨制正式登上天安门。画面选的是毛主席1948年底在西柏坡的标准照,神态沉稳。然而筹备开国大典时,周令钊接到通知:必须重新绘制,理由有二。其一,主席将在城楼宣读成立宣言,戴八角帽更契合军事领导人的身份;其二,颜色要厚重,彰显新政权的庄严。十余天里,他白天绘制,夜里在灯下对比原片修细节,堪称争分夺秒。



画挂上去后,聂荣臻步行登楼察看。“扣子要系紧。”他一句建议,引来深夜返工。最棘手的,是去除胸前“为人民服务”五字。当时距大典只剩数小时,梯子直接架在城楼墙面,周令钊手握细笔,踩着冷风一点点覆盖笔迹。黎明时分,紫光初现,画像终告完工。

进入五十年代,天安门画像已形成惯例,每年国庆前后更换一次。原因不只出于礼仪,还因北京秋冬风沙大,油彩层极易龟裂。照片若采用放大及裱糊方式,纸基耐候性更差,半年就会卷边脱色,根本撑不了大场面。有人统计,最早的放大片刚装上去不到两个月,红色已经褪成粉灰,可见其脆弱。

1967年到1976年间,毛主席形象被赋予更高的政治象征,画面从原先的半身像进一步放大到胸像。此时国内巨幅喷绘尚未成熟,仍需手工绘制。油画师改用乙烯基合成材料调色,表面覆盖哑光清漆,既减少反光,又提升耐久度。技术进步让画像愈发逼真,却仍然保留了少许艺术夸张:眉峰略扬,眼神更聚,嘴角微抿——这些细节在普通照片中难以精准捕捉。

有人可能要问,现在高清喷绘、纳米防护膜都不在话下,干脆用一张八十兆像素的巨幅照片不就行了吗?看似简单,实则隐患不少。首先,照片来源必须绝对权威,任何一点像差、色差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议论;其次,摄影画面的透视边缘在放大后会产生畸变,高处俯视时尤为明显;更要命的是,阳光、霜冻、空气中的硫化物都会在短期内使色彩发生氧化,届时修复成本远高于重画一幅。



上海复旦的一位光学专家测算过:在城楼高度、光照角度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半哑光油画布对可见光的漫反射率可控制在12%至18%,而传统相纸裱板再加防反光玻璃,综合反射率仍高达30%以上。差距不小,观感自然不同。

再说神韵问题。油画师在构图时,会强化领导者的视觉中心,用细微的色阶对比塑造出亲和与威严并存的气场。这不是修图软件能随便套模板的事情。葛小光常举例:“试想一下,照片只是瞬间的表情,可画像能把几千帧信息浓缩进一瞬。”不可否认,这带有美术家的浪漫夸张,但放到重大政治符号上,却是必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画像更新的流程极为严谨:中央办公厅先定下年份选用的原始样片,交由文化部审核,再由专职绘制组分工;完成后,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文物局同时测试耐候性和安全性;通过之后,画面才会在夜间由专业吊装团队替换。全过程至少提前四十五天启动,不留死角。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工作人员又想过“用照片更现代”的方案。最终弃用的理由写在内部报告里:“形象稳定性高于技术炫耀。”短短十个字,道出画像屹立不倒的核心逻辑——它不是普通装饰,而是国家象征,任何闪失都难以原谅。

2020年9月,一位来自湖南的游客仰望城楼感叹:“这画跟小时候教科书上的一样,咋一点没变?”旁边的志愿讲解员笑答:“颜色一直在修,但神情没动。”一句看似轻松的话,背后是几代美术工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与传承。

照片固然真实,画像却更能在微妙处塑造精神。一块画布撑起的不只是色彩,更是记忆与信念。天安门城楼之所以始终选择画像,源于它对精准神韵、耐候性能、政治象征三项指标的综合考量。几百平米的大画,每年风吹雨打,却始终昂立中央,这已经足以说明答案。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明月清风阁
明月清风阁
明清史
480文章数 1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