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选(1874-1957),普名灿,字士青,自号诵芬堂主人,安徽广德北乡人,学者。民国九年(1920),他写了一篇追忆自己启蒙老师程藻的文章,感人至深。
![]()
程藻,字洁荪,河南商丘人。河南人在咸丰期间“下江南”时,广德河南客家人居多,他们小孩子上学需要许多老师,程藻受聘从商丘迁居广德山北村(今属邱村镇),不久以广德籍入儒学。此后,在小北乡百能地与九斗川之间的私塾里任教,为改变北乡文风、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知名门徒学生有钱文选、王永清(曾任安徽省省议会会员)等。
程藻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基层教育者,还是一位“精岐黄”中医者。关于程藻详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钱文选先生的回忆文章——
皖南广德程洁蓀先生事略
作者:钱文选
程先生,讳名藻,字洁孙。原籍河南商城人,余业师也。
以孝友闻于乡,仗义轻财,家道中落。会吾皖广德兵燹后,户少田荒,招客开垦,豫人趋之若鹜。 居久,子弟需师授读。先生膺聘至广,设帐于小北乡百能(地)、九斗(川)之间,从游者甚众。无何,先生入州籍游庠,及门益伙。
北乡素尚武,中武举者不乏其人。先生以文教移武风。不数年,风气丕变,文风大兴及门弟子,皆无白丁。北乡文风,遂为一州冠。
余乡土著,复多不务学,至是亦日起有功。余在弟子中,年最少,故先生督课亦最勤, 每诏余曰:“子无父母,终鲜兄弟,零丁孤苦,苟不励志向学,将何自立?!”
又曰:“方今世界强国六七,握甲兵以胁我,持工商以谋我,当国者不悉外情,夜郎自大。事先既未预防,应时宁免失败。甲午之役,其前辙也!今欲窥其隐谋,非从事西学不为功。惟求精西务,首应游历欧美诸邦,吾老矣!不能作蟹行之画,习畴人之学。弟子中子年最富,急宜勉之。”余谨志不敢忘。当是时,举国新学未兴,而先生早能洞及,其卓识可见一斑矣!
余戊戌(1898)入庠,先生复以为西学相昮;余送投考省会高等学堂;复经皖抚咨送京师大学堂,历经十余年,始终未辍学者,先生之教也!
丁酉(1897)冬,余大病剧于乡,几不起。先生素精岐黄,活人无算,为疗治得愈。先生不第成我,实生我者矣!
先生性慈善,笞受土棍。吴某,欺门弟子欲争之,先生曰:“彼恶人何足校!况天不助凶,祸不及身,必于子孙。”盍嫱忍以待,乡人咸服其量。
庚戍(1910)夏,余毕业,奖举人,授京职,乞假归里省墓,并谒先生。适先生以疾,闻余至,欣然请起,日:“子今学成得官, 诚不负吾当日期望,惟学兼中西,方能致用。嗣后应守吾前言努力勇进。吾病已入膏肓,恐将与子永决矣!”言之泪下如绠。
是年,余奉命清廷派充驻英游举生监督,远隔重洋,末由亲侍汤药,觅购参茸药水,由沪邮寄,方冀先生病痊,长被教诲。乃竟于是冬,一病不起呜呼!伤哉!
先生往矣!先生之嘉言懿行,虽乡党三尺童子皆能道之,而世人不知也。余无先生无以至今日,若使幽光谮德,长此不彰,是谁之过欤!爰不揣简陋,谨举先生生平之荦荦大者,告诸当世,惟所知止此,不克尽万一也,悲夫!
錢文選之《皖南廣德程潔蓀先生事略》首发 《神州日报》1920 年4 月13日第10版,1939年被收录入《士青全集》第3集《文稿》, 卷1《诵芬堂文稿初编》,9《程潔荪先生事略》,第541-542页。
![]()
【略评】
钱文选先生之《皖南广德程洁蓀先生事略》文,不仅记录了广德一位地方儒师程藻的生平事略,更折射出清末传统士人在中西碰撞中的前瞻视野,其“西学致用”思想与钱氏后续经历形成深刻呼应。同时,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他们深厚的师徒情感。
![]()
搜集整理徐厚冰,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网络图片,侵权立删,谢谢。转发此文时,请标明作者及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