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武汉,城市高架已被早高峰车流挤满,一辆辆东风奕派纳米06和东风奕派eπ007+灵巧驶入环路。
方向盘自动回正、车速随着车流灵活调整——这不是老司机的熟练操作,而是天元智驾技术的“自主表演”。
从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出发,到研发总院停车场结束,38公里的沉浸式体验里,这两款车用一个个细节,让参与品鉴的专家们频频点头称赞。
10月27日,东风汽车研发总院迎来一场高规格智能化品鉴会。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携7位行业顶尖专家,与东风团队齐聚武汉,通过38公里城市智驾实测、多场景泊车体验,深度解码天元智能技术的创新成果,为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注入新思考。
![]()
与会嘉宾合影
东风汽车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表示,天元智能是一个年轻品牌,因为年轻所以还很有潜力。着眼于未来发展,人工智能的底座能力,已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东风接下来将全力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驾驶,后续一定会展现出爆发优势。
![]()
东风汽车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表示,此次到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来品鉴东风天元智能的创新成果,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接下来,汽车评价研究院将携手行业顶级专家,持续关注天元智能品牌,持续扩大其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
双车实测圈粉:10万级车也能享“高阶智驾”自由
当天上午,专家团率先体验东风两款重磅车型——东风奕派纳米06与东风奕派eπ007+。作为天元智驾T100技术的首款落地车型,东风奕派纳米06将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等功能首次下沉至10万级市场,在武汉高架环线实测中,这款车在不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实现自主上下闸道;而作为东风奕派推出的全新轿跑车型,东风奕派eπ007+是搭载天元座舱2.0系统和天元T200辅助驾驶系统的首款量产车型,全系标配地平线J6M辅助驾驶芯片+禾赛激光雷达,具备高快NOA功能+城市NOA(OTA实现)+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将实现全场景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展现15万级电动轿跑的“性能+智能”双重优势。
![]()
东风奕派eπ007+与东风奕派纳米06亮相2025东风汽车天元智能技术品鉴会
![]()
东风奕派eπ007+
![]()
东风奕派纳米06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表示,此次到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来品鉴东风天元智能的创新成果,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狭小车位里几乎一次性停入,比我自己开还稳!”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建强在体验东风奕派eπ007+的泊车功能后直言,东风将智驾技术落地国民车的做法难能可贵。“我特意找了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平行泊车车位,东风奕派eπ007+可以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一次性进入泊车位置,这种表现赶上了行业里先进的技术水平!” 王建强表示。
![]()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建强
同济大学智能汽车研究所所长陈虹教授则关注到安全细节。他表示,从城市高架到普通道路,天元智驾会根据场景自动调整智驾功能,这种“不冒进”的逻辑,体现了对用户安全的重视。
![]()
同济大学智能汽车研究所所长 陈虹
技术解码:“一核双机双元”体系锚定“具身智能体”目标
在技术讲解环节,东风汽车智能化首席科学家、研发总院副院长陈涛首次完整披露天元智能技术架构。
![]()
东风汽车智能化首席科学家、研发总院副院长 陈涛
据介绍,东风以“科技跃迁3.0战略”为指引,构建了以太极大模型为核心,天元架构为支撑的技术体系,同时布局天元智控、天元智云,形成四大技术底座和四大智能产品的完整生态。
“汽车智能化不是功能堆砌,而是要从‘机械工具’升级为‘会感知、能决策的具身智能体’。”陈涛表示,目前天元智驾已形成T100-T200-T500-T1000-T2000五级技术梯度,2026年将聚焦端到端大模型研发,2030年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世界大模型”智驾方案。
奕派科技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奕派营销事业部总经理余岳峰表示,奕派科技作为东风集团下面刚刚成立的品牌,是接下来集团战略体现和销量担当的主力军。此次各位专家品鉴的两款产品,承载着东风在智能化领域最新思考和实践,接下来,奕派科技会坚持以用户为本、技术为基,致力于成为科技驱动的全域智慧出行伙伴。
![]()
奕派科技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奕派营销事业部总经理 余岳峰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驾驶与座舱开发中心副总监曹恺补充道,天元智能坚持“乘商并举”,乘用车端主攻智驾平权,商用车端则探索港口、物流等场景的无人化应用,目前已有多款车型进入测试阶段。
![]()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驾驶与座舱开发中心副总监 曹恺
专家献策:聚焦场景 控制成本 让智驾真正“普惠”
沉浸式体验后,专家团围绕实测感受展开热议,既肯定成绩,也提出针对性建议。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建强认为,东风要继续强化“场景化创新”。“今天遇到的施工路段、强光场景都处理得好,但乡村小路、极端天气等场景还需加强,建议建立更全面的场景测试库。”王建强表示。
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教授则关注成本控制。在他看来,10万级车要装智驾,必须在硬件上做减法、软件上做加法。比如聚焦1-2款国产芯片深化合作,既能降低成本,也能让数据互通。
![]()
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朱西产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颜伏伍对东风智能化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天元智能技术体现“体系化布局、成果显著”的特点,且深度彰显东风自主可控的核心竞争力,更实现自主创新与生态构建并重。针对未来发展,他建议东风深化场景化技术攻关,聚焦复杂路况感知、极端天气适应性等行业共性难题,依托太极大模型推动感知算法从“实物”到“实路”的深化,同时强化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加速L3级及以上高阶智能规模化应用,形成技术落地与数据反哺的良性循环。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 颜伏伍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导、汽车研究所所长龚建伟则用“活力、青春、激情、自信”形容东风自研团队,称赞团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且天元智能技术体系短短两年内实现超越众多车企的突破。
![]()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导、汽车研究所所长 龚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亚飞对东风团队选择自主研发的艰难道路表示尊敬,认为东风奕派纳米06、东风奕派eπ007+两款产品成熟度远高于预期,且团队展现出精益求精的精神。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王亚飞
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朱孔源认为东风在智能化体系化能力建设上令人震撼,称赞两款车型实现了“智驾平权”,让10万级别车型搭载记忆领航技术,贴合智能驾驶技术“性能下探、价格下探”的行业趋势。
他同时指出,当前东风需思考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明确当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智能驾驶功能,平衡技术规划与市场需求;二是规划清晰的技术落地路径,匹配技术迭代节奏;三是探索技术赋能产品的盈利模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企业利润,支撑持续研发投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 朱孔源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则强调“长期主义”。李庆文表示,天元智能要树立长期主义的战略思想。人类搞人工智能,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要玩这个东西,围绕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生存方式。可能人工智能在这个时代里,未来百年之中发挥作用。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汽车行业,树立长期主义的战略思想非常重要。
![]()
与会嘉宾合影
从2021年“东方风起”计划,到2023年实现智能技术全面进阶,再到2024年科技跃迁3.0计划,东风汽车深入实施智能化“跃迁行动”,持续深耕智能化技术,最终推出的“天元智能” 技术品牌的发布和“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是东风汽车在智能化赛道的重大突破。以智能安全为底线,东风汽车致力于做用户的“长期主义伙伴”和行业的“安全领航者”,不仅为用户带来更智能、安全、个性化的出行体验,也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
东风奕派eπ007+与东风奕派纳米06亮相2025东风汽车天元智能技术品鉴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