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6.32%,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里的数字,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经创下了三十年来的新低。
曾经,每一滴石油、每一吨铁矿石都必须用美元结算,如今却在被悄然瓦解,通过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越来越多。
美国最担心的局面,为什么还是发生了?人民币结算会给美元带来多大影响?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作者-常
人民币的温柔一刀,捅破了美元的泡沫
一边喊着要减少贸易逆差,一边又想维持美元的全球霸权,这种拧巴的玩法,正让美元这棵大树从根上烂掉。
为了减少逆差,美联储开始加息缩表,全球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自然就收紧了。
可问题是,美元霸权的核心,恰恰是“石油美元”体系,美国印钞买全球石油,其他国家手里才有美元用。
现在美国自己收缩了水龙头,全球市面上的美元少了,大家自然就得想办法找替代品。
![]()
这还没完,美国这些年总喜欢把美元当武器用,又是冻结俄罗斯3000亿海外资产,又是把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系统。
这一通操作,把全世界都吓了一跳,今天能冻俄罗斯的,明天会不会轮到我?
这种不安全感,像病毒一样在全球央行心里蔓延。
美元,不再是那个绝对安全的“避风港”,反而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风险源”,信任一旦崩塌,重建就难了。
![]()
美元的衰落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坍塌
镜头从堪培拉的会议室,转向新德里的炼油厂。
2025年10月初,印度石油公司完成了第三笔用人民币支付的俄罗斯原油采购。
这背后,并不是印度心甘情愿的选择,而是俄罗斯开出的硬性条件:要么用人民币,要么用卢布,美元和迪拉姆,免谈。
![]()
印度其实也挺为难的。
俄罗斯现在已经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商,占了印度总进口量的35%,而在2022年初,这个比例还不到1%。
三年多下来,印度靠着购买打折的俄油,足足省了126亿美元。
美国当然不高兴,特朗普政府多次加征关税,威胁印度别买俄油,可印度的回应很实在:你要是能给我同样便宜的油,我就不买。
![]()
这并非个例。
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炼油商也开始效仿,单月用人民币采购俄油的金额,已经突破了50亿元。
这股浪潮,同样拍打在铁矿石的岸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高达12.36亿吨,占了全球总量的72%,其中,有60%来自澳大利亚。
![]()
必和必拓,作为澳洲最大的矿业巨头,一直以来都坚持用美元结算。
但在2025年8月底的中澳铁矿石谈判中,中方要求用人民币结算,并锁定价格,必和必拓却坚持要涨价15%,还必须用美元。
谈不拢,中国就不墨迹了,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直接通知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暂停接收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
这一招,力道特别足。
必和必拓的库存迅速堆到3000万吨,每天光仓储费就要烧掉200多万美元,12艘满载矿石的货轮在港口干等着,股价也跟着跌了4.8%。
眼看局势失控,巴西的淡水河谷、澳洲的力拓和FMG,先后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
![]()
必和必拓彻底孤立了,10月中旬,他们的高管飞赴北京,主动签下了那份“紧急”协议。
从第四季度起,必和必拓与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中,30%的金额改用人民币结算。
这份涉及8850万吨矿石、价值80到100亿美元的协议,标志着人民币在又一个关键领域,撕开了一道口子。
铁矿石人民币结算的占比,从2023年的5%,飙升到2025年的25%,预计明年会超过40%,这不是简单的货币替代,这是市场力量对更高效结算生态的自发选择。
![]()
人民币的崛起,靠的不是金融投机,也不是政治强制,而是“温水煮青蛙”的耐心和智慧。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每年与全球的货物贸易额巨大,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其中,货物贸易用人民币收付的金额占了28%,创下历史新高。
![]()
对企业来说,用人民币结算能避免汇率波动的损失,省下货币兑换的成本。
对合作伙伴来说,这也更顺理成章。
比如,印度对华出口了价值200亿元人民币的农产品,这笔钱正好可以用来支付俄罗斯的石油,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简单讲,就是人民币的玩法,更接地气。
![]()
谁都不输的世界,为什么美国更害怕?
从印度用人民币买俄油,到澳洲铁矿巨头“跪着”签人民币协议,世界已经清楚地看见:美元的霸权,不再是不可动摇。
人民币,则在悄无声息中,成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
不靠威胁,不靠制裁,只靠一份合同、一船货物、一笔清算。
这场变革,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市场自然发展的方向。
![]()
那么,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人民币的崛起意味着要“取代”美元,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但这种想法,可能格局小了。
未来的世界,很可能并非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单极更替,而是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基于各自的优势,形成一个相互制衡、协同共生的多极化货币生态系统。
![]()
美元依然强大,但在贸易结算领域的份额会逐步下降,回归到一个更理性的水平。
欧元将在其势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人民币,则将在亚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选项之一。
这是一种“谁都不输”的局面,为什么美国反而更害怕?
![]()
因为对美国而言,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而是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不再被所有人无条件遵守。
当其他国家拥有了“不选你”的权利时,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收割全球、转嫁危机的能力就会被极大削弱,它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地通过印钞来弥补自身的窟窿。
这才是真正触及核心的权力流失。
所以,当IMF的数据显示美元份额跌破56%时,有人惊呼:这只是一个开始。
![]()
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在大宗商品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美元的份额,可能会继续缓慢下滑。
但这不代表美元会崩溃,更不代表世界会陷入混乱。
恰恰相反,一个更多元、更平衡的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它能减少单一货币政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让各国拥有更大的货币政策自主权。
这是一种格局的胜利,而非胜负的较量。
![]()
结语
美元的衰落,主因并非外部的挑战,而是其大脑中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未来的世界,将不再是一超独霸,而是多个货币中心协同共生的多极化格局。
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我们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抓住机遇?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