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徽六安独山镇双峰村
市级非遗竹编传承人邹红伸出双手
平静地解释自己解锁手机和门锁全靠密码
因长期编织竹篾手指纹理已被磨平
这双布满老茧的手
见证她三十年来将普通竹丝转化为艺术品的非凡历程
![]()
不满19岁的邹红做出大胆决定
在老家创办竹编工艺品厂
当时竹编被认为是男人堆里的活
一个女孩要闯出一片天并不容易
![]()
她回忆第一个订单来自日本
客户见到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时满眼怀疑
邹红没有退缩当场打样
迅速编出符合要求的蘑菇盒
这一单不仅赚得第一桶金
更坚定了她走下去的信心
![]()
竹编是需要极致耐心的手艺
邹红说编织时不能戴手套
必须徒手接触竹篾才能保持手感
长年累月的摩擦让指纹变得模糊
日常工作中创可贴成了必备品
![]()
正是这份执着
让她的作品从最初提篮蘑菇盒
发展出花器摆件生活饰品三大类
共一千五百多个品种
她创作的箩坛在国内创意大赛中荣获金奖
为日本无印良品代工的凉面托盘
月产量可达数千个
![]()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9年打工潮带走大量工人
工厂面临困境
邹红果断转型放弃低端产品
主攻中高端市场
引入流水线生产模式提升效率
更可贵的是她对工人的情谊
厂里保留部分低端产品
专为年过花甲的老员工保留岗位
这种家人般的体贴
换来工人们同心协力的回报
![]()
有一次日本大订单交货在即
任务完成量却相差甚远
邹红急得在车间大哭
工人们得知后主动加班加点
最终订单如期交付
![]()
随着年龄增长
最让邹红忧心的是传承问题
竹编学习周期长见效慢
年轻人望而却步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交谈
雷锋路小学老师邀请她把竹编带进课堂
起初家长们反对
小孩怎么能学篾匠
但两节课后孩子们带回家精美竹编小工艺品
转变了家长们的态度
![]()
如今邹红在学校授课已有五年
她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非遗的种子
让这颗种子生根开花
从青涩少女到非遗传承人
邹红用三十年坚守证明
真正的匠心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也焕发着时代的光彩
在她手中古老竹编技艺正以崭新面貌
编织着更加广阔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