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童瑶 外交学院博士
10月26日,美国海军发生了一起极不寻常的事故,在短短30分钟内,一架直升机和一架战斗机先后坠海。
在南海这一高度敏感的地带,事件一经发生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在这重重迷雾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坠机最可能是什么引起的?中国针对此事的立场和回应如何?
![]()
首先让我们按照时间节点捋清2起事故的顺序:
事故一:10月26日下午2:45左右,一架隶属于“战猫”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HSM-73)的MH-60R“海鹰”直升机在执行例行任务时坠海,机上3名人员全部获救。
事故二:10月26日下午3:15左右,前一事故发生约30分钟后,一架打击战斗机中队(VFA-22)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同一区域坠海,机上2名人员全部获救。
两起事故的共同点在于,都发生在航母“尼米兹”号(USS Nimitz)的例行作业时间,所有5名机组成员全部安全获救。但是,美国海军至今仍未披露事故的原因,声称还在调查中。
![]()
虽然美国海军还未披露,但特朗普率先打破沉默。
特朗普认为‘坏燃料(bad fuel)’可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尽管发生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当记者追问是否存在“蓄意破坏”或“外部因素”时,特朗普明确否定记者观点,他否定是由任何恶意行为导致。
特朗普的这段发言,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他的主要意图是,第一时间向国内外释放“美国无意升级局势”的信号,避免事态在外交层面的进一步升级。
披露坠机真实原因不是特朗普的最终目的,公开排除“外部因素论”才是。
![]()
那么,坠机事件最可能是由什么引起?
1. 从技术层面来看,“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坠机的可能性极低。这是因为,两架不同型号、不同中队的飞机在30分钟内相继发生事故,很难同时出现。但是,正如特朗普指出的“坏燃料”论,还是有很大概率的。这是因为,如果航母的中央燃料供应系统被混入水分或其他杂质,那确实所有从该系统加油的飞机,都会由于燃料不纯,而面临发动机在空中失效的风险。
2. 另一种猜测是“遭遇外部攻击”。美方在尽量避免事件朝这个方向发展,这是由于南海本身就是高度敏感的热点地区。一旦美国军机遭遇外部攻击的猜测发酵,那将会极大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给中美关系极大冲击。因此,特朗普才会不遗余力通过“坏燃料论”力求对事件舆论进行引导。
实际上,如果盘点美军在南海的“倒霉史”,可谓麻烦不断
1. 2022年F-35C隐形战机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降落失败,一头撞在甲板上,造成7人受伤。这架价值7亿美元的战斗机一下掉进南海,美军生怕技术外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狼狈打捞成功,至今仍是军迷圈笑谈。
2. 2021年,“康涅狄格”号海狼级核潜艇,竟在南海撞上了一座“不明海底山脉”,导致艇首严重受损,多名水兵受伤。事件发生后,美方长时间语焉不详,刻意隐瞒。究竟是撞了什么?是操作失误还是另有隐情?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
![]()
中国针对此事的立场和回应如何?
面对这起事件,中方既展现出人道主义援助,更毫不留情指出问题的根源。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角度给美国提供必要协助。
这番话尽显大国风范,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指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美国的军机是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时坠毁的。美国频繁派遣军舰、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
![]()
中方表态明确指出了事故的原因是技术问题,并且传递了中国立场,美国军机不远万里来别人家门口舞刀弄枪,精神长期处于高度戒备和疲劳状态,这必然将导致操作失误和事故风险。再加上“尼米兹”号作为一艘即将退役的老年舰,还要在别国领海执行高强度工作,出事难道不是迟早的吗?这口锅,我们不背;这个理,我们必须讲清楚。
最后,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2001年,美军EP-3侦察机悍然抵近我海空域,无视警告突然转向,与我方拦截的歼-8II战斗机相撞,造成我方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撞毁,王伟被迫跳伞坠海、壮烈牺牲,只留下最后一句“81192已收到,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美军军机在该事件发生后,甚至还擅自降落我方陵水机场,对我国进行赤裸的挑衅。
![]()
南海本是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奉劝美方收敛不请自来的“热情”,管好美方军舰,否则,南海的风浪恐怕还会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