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辽宁盘锦市盘山县的乡间公路还沉浸在薄雾里,一束暖金色阳光穿透稻田缝隙,洒在“辽叶e家”便利店的玻璃门上。店主隋奇峰正拿着抹布细致擦拭着门面,指尖拂过透亮的玻璃,将清晨的尘埃轻轻拭去,眼里满是对新一天经营的期待。
“小隋,早啊!给我拿两袋盘锦大米,儿子今天从沈阳回来。”村民张婶的招呼声打破清晨的宁静。隋奇峰立刻放下抹布迎上前:“婶儿您稍等,这两天刚好新到的货,比上次那批口感更糯。”只见他熟练地从货架第二层取下米袋,扫码时电子支付的“嘀嗒”声,在安静的店里格外清晰。
这样的清晨,对返回家乡创业一年的隋奇峰来说已是日常。一年前,他还是深圳写字楼里的数据分析专员,穿着挺括的衬衫西裤,对着电脑屏幕里的报表精准测算、优化模型,是旁人眼中“有户口、有前景”的都市白领。可每当加班到深夜,拆开母亲从老家寄来的盘锦大米,那股熟悉的稻花香总让他心头一暖——比起城市的霓虹,他更牵挂家乡的土地,也始终想把在深圳学到的本事带回家,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24年春天的一个深夜,隋奇峰对着电脑复盘销售数据时,手机突然弹出母亲的消息:“孩子,有空回来一趟啊,家里的稻田该插秧了。”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藏在心底的念头。他反复看着这条消息,脑海里浮现出稻田里忙碌的乡亲、村口熟悉的小路,一个清晰的想法逐渐成型:“与其在城市做数据里的‘螺丝钉’,不如回老家用专业能力干番事业。”那晚,他下定决心收拾行李,回盘锦创业。
2024年5月,隋奇峰带着积攒的经验和热情回到家乡,当他提出要开便利店时,质疑声随之而来——邻居们私下议论“大学生放着体面工作不干,开小卖部没出息”,父亲也劝他“再想想,别冲动”。初租下的店面像个杂乱的仓库,墙面斑驳、电路老化,空旷的空间曾让隋奇峰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为盘锦市盘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志愿者与隋奇峰共同规划商品陈列。
转机出现在同年6月,盘锦市盘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辽烟雷锋”志愿者在农网终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发现了隋奇峰这个返乡创业的“新苗子”。“当时小隋正拿着笔记本画货架布局图,上面还标着热销商品区,不像普通店主那样凭经验,反而带着股‘用数据说话’的认真劲儿。”盘山县局(营销部)市场部部长罗永红回忆道。得知隋奇峰是大学生,还做过数据分析师,志愿者们立刻决定帮他把“专业想法”落地,为小店量身定制了“一对一”改造方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盘山县局(营销部)的志愿者们成了隋奇峰店里的“常客”,从货架布局到商品陈列,从系统操作到经营理念进行全方位指导。“那段时间,赵经理几乎天天来店里,手把手教我使用智能终端系统,”隋奇峰回忆道。“有一次下大雨,她还冒雨来调试设备,衣服都湿透了,却一直说‘你这店不一样,能让乡亲们享受到城里的便利,得赶紧弄好’。”这句话,更坚定了他“用专业服务家乡”的想法。
更让隋奇峰惊喜的是,盘山县局(营销部)还协助他打造了“辽叶雷锋驿站”。“我们帮助驿站配备了应急药箱、雨具、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让小店不仅是个商店,更成为服务乡亲的暖心站”。盘山县局(营销部)辽烟雷锋志愿者齐晓君说道。
在盘山县局(营销部)的帮助下,隋奇峰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他依托店铺智能终端系统,实时生成销售热力图与商品动销分析,精准预判大米、食用油等热销品的需求周期,提前备货,避免村民跑空。
他还跳出传统便利店的摆货思维,凭借在深圳学到的“用户画像”思维和现代销售理念,根据村里老人多、农忙时需求集中的特点,把面粉、杂粮、农具配件等“高频刚需品”放在门口显眼处,在农忙前多备化肥、农药,节假日适时推出礼盒装特产,精准匹配不同时节的消费需求。
 ![]()
图为盘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指导隋奇峰使用智能终端系统。
如今,走进隋奇峰的“辽叶e家”便利店,整齐陈列的盘锦大米、河蟹礼盒等本地特产格外醒目,每件商品旁还贴着他自制的“产品溯源卡”,标注着产地、口感特点,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特产”;每层快递架都有“村组+姓氏”的分类标签,村民报个名字,他30秒内就能找到包裹;扫码看书、买彩票、取快递,雨天借伞、急需时拿创可贴或降压药……科技与服务的融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购齐以往要往返数里地才能买到的东西。
每到傍晚时分,便利店的灯光亮起,隋奇峰常常利用这段相对清闲的时间,打开当日销售数据表格,对照盘山县局(营销部)制作的《便利店运营手册》,钻研经营技巧。“以前在深圳分析的是‘用户消费数据’,现在分析的是‘乡亲生活需求’,更实在,也更有意义。”他笑着说道。现在乡亲们来店里,不仅买东西,还会主动跟他聊“最近需要啥”“哪种商品好用”,乡亲们的每一句称赞,都让他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
夜幕降临,便利店渐归宁静。隋奇峰有时会站在店门口远眺稻田里的零星灯光。回想返乡初期的迷茫,“以前总觉得梦想在远方,回来才发现,把扫码枪的嘀嗒声、乡亲们的笑脸、数据里的商机盘算明白,脚下的土地早已把未来藏在稻穗里”,隋奇峰感慨道。在他看来,每天最满足的时刻,便是看着村民们笑着走进店里打招呼,这份与乡邻间的紧密联结,成了他坚持走下去的底气。
如今,这间“辽叶e家”便利店已经成了村里的“新坐标”,不仅方便了乡亲们的生活,还成了大家交流的好去处,有时候关店晚,还有村民来这儿聊天,说村里的新鲜事,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小隋的店比村委会还热闹!”
对于未来,隋奇峰已有了清晰规划——明年将扩大店面规模,增设农产品代销区,帮助村民销售自家种植的蔬菜、养殖的家禽,让便利店成为连接乡村产销的桥梁。
“我不是放弃城市生活回到乡村,而是把在城市学到的东西带回家,让家乡变得更好。”站在便利店的招牌下,隋奇峰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远处的稻田里,月光洒在稻穗上,泛起一层银光。这位从深圳回到盘锦盘山的“追光者”,正用知识与汗水,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点亮属于自己的梦想,更用专业和热情,照亮了乡亲们的日常生活。
追光的人,终会成为光。在盘锦的稻田边,25岁的隋奇峰正用他“反套路”人生选择,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创业者的精彩篇章。
(图片由盘锦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