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与美国对伊朗虎视眈眈、步步紧逼的态势下,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伊朗,终于迎来了能让自己松一口气的“助力”。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上海合作组织“萨罕德—反恐怖主义—2025”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将于12月4日在伊朗拉开帷幕。尽管目前演习的具体成员和阵容尚未对外公布,不过依据以往的情况推测,上合组织的10个成员国,像中国等都会派遣军队参与此次演习。
![]()
当下,美国和以色列正将矛头直指伊朗首都德黑兰,在这个关键时刻,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代表的各国军队集结到伊朗,对于伊朗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如今伊朗的处境可谓艰难至极。本月,欧洲一些国家利用2015年核协议里的“快速恢复”机制,重新对伊朗实施联合国制裁。与此同时,以色列军队在一旁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有所动作。美国方面,特朗普虽然嘴上说希望与伊朗展开谈判,可实际上对伊朗在多个方面的施压和制裁却不断升级。
![]()
在这样的困境下,德黑兰一度感觉自身“孤立无援”。然而现在,上合组织的军演来到伊朗,传递出的信号十分明确:伊朗并非孤立无援,它的背后有着由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共同构建的“安全保障网”。
那么,上合组织为何愿意“承担风险”,选择在伊朗举行此次演训呢?其实背后有着三方面的考量。
其一,伊朗具有战略地理上的中枢地位。伊朗处于欧亚大陆的交通要冲,既能够通往中亚地区,又能延伸至地中海和印度洋。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来看,伊朗是“西进通道”的关键节点。把军演地点选在这里,就是要向外界展示上合组织不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还具备区域安全协调的能力。
![]()
其二,从政治层面巩固反霸权共识。在当前美国和以色列不断强化在中东地区军事存在的情况下,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国的立场愈发趋同,都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强调国家主权独立。上合组织秉持“合作安全”的理念,但本质上是一种“去西方中心化”的安全观念。此次军演,不只是针对反恐行动,更是在象征意义上向美国表明:多极世界的安全框架已经开始运作。
其三,对伊朗进行政治安抚。在今年8月底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明确提出,希望上合组织在“维和与危机应对”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甚至提议成立一个由成员国外长组成的“安全应急委员会”,以便在成员国遭受外部威胁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虽然这一提议在制度层面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但此次军演显然是对伊朗诉求的一种“灵活回应”。换句话说,上合组织没有直接承诺“集体防御”,但通过实际行动让伊朗明白:它并没有被遗忘。
在上合组织的军演中,外界最为关注的无疑是中国军队。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军队在上合军演中往往承担着技术支撑和指挥协调的重要角色,堪称“打头阵”的力量。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表明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安全主导作用正在不断提升。
同时,对于伊朗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出现更是一种信任的象征。在德黑兰的战略认知里,解放军的到来就如同一块坚固的盾牌,即便这块盾牌暂时不会直接为伊朗抵挡敌人的攻击,但它足以让敌人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妄动。
当然,从规则层面来讲,上合组织一直坚守“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天津宣言》也明确指出,成员国之间不干涉彼此内政,也不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
所以,此次军演的官方定位依旧是“反恐演练”。其目标在于模拟多国联合打击跨境恐怖势力、加强情报协同合作、提升联合指挥体系的能力。但在现实情况下,各方心里都很清楚:在美以联军不断对伊朗构成威胁的当下,这场“反恐演习”多少带有一些战略威慑的意味。
总体而言,对于伊朗来说,此次军演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面临的安全局势,但它所释放出的政治信号却十分强烈。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了中国、俄罗斯等上合组织成员国军队的参与和支持,伊朗能够在外部压力面前稳住局面,获得一段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