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生效不久的《互惠准入协定》(RAA)还在发酵,菲日又抛出了防务合作的"新动作"——在吉隆坡东盟峰会期间,两国原则上敲定《物资与劳务互惠协定》(ACSA)。
这意味着从人员互访到物资共享,日本和菲律宾的军事绑定再进一步。短短数月内,两份核心协定接连落地,这种合作节奏在区域安全领域实属少见,背后的联动效应值得关注。
菲日此次达成ACSA原则共识,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双方防务合作持续推进的必然结果。
今年10月26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举行首次双边会晤,把这份自4月就启动谈判的协定推到了公众面前。
根据协议内容,两国武装部队在联合演习、人道救援等行动中,可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支持,相当于给军事合作装上了"后勤直通车"。
有意思的是,这份协定紧随着9月生效的RAA而来,而RAA已经在实际场景中完成了"首秀"。
![]()
就在本月,菲律宾宿务发生地震,日本航空自卫队借助RAA的便利机制,迅速调动运输机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这也是该协定生效后两国首次实战化合作。
从人员联动到物资保障,两份协定形成了清晰的衔接链条。防务合作的深化还体现在装备与技术的落地层面。
今年2月,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在马尼拉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建立"战略行动合作高级框架",并深化军方交流。
在具体合作中,双方的协同已经从纸面走向实操。菲日开展"海上安全特别训练",内容包括岛屿防御工事搭建和无人机协同侦察。
而更早前签署的《海洋安全信息交换备忘录》已开始发挥作用,让军事合作有了实际载体。
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也明确了更多合作方向。小马科斯强调,与日本的防务关系及菲美日三边合作"是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基石",并感谢日本长期的开发援助,希望合作能超越官方发展援助框架。
高市早苗则提到,本月初在"亚洲零排放共同体"部长会议上签署的能源合作备忘录,为双方民用核能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承诺通过提供稻谷后处理设备强化菲律宾粮食安全。
双方团队还探讨了扩大海上监测、灾害应对及网络防御等领域的联合训练与情报共享,日方直言菲律宾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希望构建"可操作、可持续的互通机制"。
此次合作节点特殊。高市早苗10月21日才正式就任首相,小马科斯是她上任后首位面对面会谈的外国领导人,足见菲律宾在其外交布局中的分量。
而菲律宾将于2026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恰逢菲日建交70周年,双方都有意借这些契机强化合作。
日本长期受和平宪法限制,但近期其军事挑衅动作频频,突破了和平宪法的部分限制。例如,2025 年日本首次在本土进行远程巡航导弹实弹发射.
其发射的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关键区域,意味着其军事打击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打破了地区军事平衡。此外,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还首次穿越台湾海峡,与美国海军开展联合演练,明目张胆地将军事触角伸向台海。
菲日从RAA到ACSA的合作升级,展现了区域安全领域的新动态。不过,和平稳定仍是地区发展的主流,希望各方在推进合作时能兼顾整体利益,以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维护区域秩序,这才是符合各国长远需求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