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冰点载冷剂的核心优点是适配低温场景、保障系统稳定、拓宽应用范围,能解决传统载冷剂在低温下凝固的核心痛点。
一、适配低温工况,满足特殊制冷需求
低冰点载冷剂的凝固点通常低于 - 20℃(陶普斯载冷剂可低至 - 150℃),能在传统载冷剂无法工作的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
可直接用于 - 30℃~-150℃的超低温场景,如医药冻干机、超低温实验室、室内滑雪场冰面制冷;
无需通过复杂的制冷剂复叠系统,简化制冷系统结构,降低设备初期投入。
二、避免低温凝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传统载冷剂(如 20% 盐水凝固点 - 10℃)在低温下易结冰膨胀,会直接导致管道破裂、换热器损坏,而低冰点载冷剂可从根源规避这一风险:
低温下仍保持良好流动性,无凝固、分层现象,避免因介质凝固导致的泵组空转、系统停机;
减少因管道破裂引发的泄漏事故,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和停产损失。
三、降低系统能耗,提升制冷效率
低冰点载冷剂多具备 “低黏度” 特性,在低温下的流动阻力远低于传统高浓度盐水、乙二醇溶液:
低温黏度低,可降低泵组输送能耗,比传统载冷剂节能;
部分低冰点载冷剂导热系数高,能提升换热器传热效率,减小换热面积,进一步降低系统整体能耗。
四、拓宽应用场景,适配多行业需求
低冰点载冷剂的宽温域特性(如陶普斯载冷剂 - 150℃~350℃),使其不仅能满足低温需求,还能适配中高温冷却场景。
综上,低冰点载冷剂的核心价值是打破低温场景限制,同时兼顾系统安全性、能效性与场景适配性,是超低温制冷、多温域控温场景的核心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