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家产全给儿子,我只有套老破小,三年后城市规划下来她后悔了

分享至

“玉梅!你快看新闻!市里的规划图下来了!”

蒋玉梅皱了皱眉。

“什么规划图?大惊小怪的。”

“就是老城区的改造规划啊!”

亲戚的声音更大了。

“季秉文留给云疏那栋破楼......在红圈的正中心!”

“天哪,公告上写着,按照地段和面积,补偿款至少是八位数,还给两套新区的回迁房!”

蒋玉梅的麻将“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

01

父亲季秉文的葬礼办得不算铺张,但该有的礼数都到了。

灵堂前,季云疏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朵白花,沉默地站在那里,迎接着前来吊唁的亲朋。

他的表情很平静,没有嚎啕大哭,甚至连眼眶都只是微微泛红。

这份超出年龄的冷静,在一些长辈眼中,成了不懂事的冷漠。

继母蒋玉梅就不一样了。

她一身素服,哭得梨花带雨,几度昏厥过去,全靠亲生儿子陆泽在一旁搀扶着。

她向每一个前来吊唁的宾客诉说着丈夫生前的好,诉说着自己未来日子的艰难,闻者无不动容。

季云疏看着她那精湛的演技,心中没有一丝波澜,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疲惫。

他太了解这个女人了。

父亲在世时,她总是扮演着一副温良贤淑、慈爱后母的模样,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父亲前脚出差,她后脚就能因为一点小事,指着季云疏的鼻子骂上半天。

如今父亲走了,她这棵大树下唯一的遮蔽也消失了。

送走了最后一批宾客,蒋玉梅用手帕擦了擦通红的眼睛,仿佛瞬间从悲痛中抽离了出来。

她看了一眼季云疏,声音还带着哭过的沙哑,但语气却不容置疑。

“云疏,你爸走得突然,很多事都没来得及交代。”

“明天晚上,把几个沾亲带故的叔伯都叫到家里来,当着大家的面,把家里的事儿理一理。”

季云疏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好”字。

他知道,这场鸿门宴,终究是要来的。

第二天晚上,季家的客厅里坐满了人。

都是季家的本家亲戚,还有几个是父亲生前生意上的伙伴,被蒋玉梅特意请来做“见证”。

蒋玉梅依旧是一脸的憔悴,她先是感谢了众人能来,接着便开始哭诉。

“秉文这一走,家里顶梁柱就塌了。”

“我一个妇道人家,带着陆泽,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她一边说,一边拿眼睛去瞟坐在对面的几位长辈。



一位德高望重的七叔公清了清嗓子,开了口。

“玉梅啊,人死不能复生,日子总要过下去。”

“秉文留下的这点家业,你们娘俩,还有云疏,商量着分一下,以后也好各自有个营生。”

这话正中蒋玉梅的下怀。

她立刻从身边的包里,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那是一份她手写的“财产分割建议书”。

“七叔说的是。”

“秉文在外面打拼了一辈子,留下来的东西,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

她将那份建议书递给了七叔公,声音哽咽。

“这是我这两天含着泪整理出来的,大家给瞧瞧,看合不合理。”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这才是今晚的重头戏。

七叔公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父亲季秉文留下的家产,其实并不复杂。

市中心一套一百八十平的大平层,是现在蒋玉梅和陆泽住的地方。

城南一套一百二十平的三居室,靠近学区,一直出租着。

还有两间临街的商铺,市口很好,每年的租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除此之外,就是银行里一笔七位数的存款,和季云疏现在独自居住的,他亲生母亲留下的那套老房子。

蒋玉梅的方案写得很“明白”。

市中心的大平层,地段好,价值最高,她说陆泽还小,将来结婚要用,必须留给他。

城南的三居室,租金稳定,她说自己一个女人家没收入,要靠这个养老。

两间商铺,是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她以陆泽未来创业需要启动资金为由,也划到了儿子名下。

银行里的存款,她更是“考虑周到”,说要留下一部分用来处理公司的后续事宜和偿还一些人情往来,剩下的,大部分也要为陆泽的将来做储备。

一连串的安排下来,几乎将百分之九十五的家产都牢牢地攥在了她们母子手中。

七叔公的眉头皱了起来,读到最后,他的声音都有些干涩。

“玉梅,这个单子上......好像没写云疏分什么?”

客厅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季云疏的身上。

季云疏依旧面无表情地坐着,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蒋玉梅像是才反应过来,连忙“哎呀”了一声。

“瞧我这脑子,秉文一走,我整个人都乱了。”

她挤出几滴眼泪,看向季云疏,眼神里充满了“慈爱”。

“云疏啊,你看,你弟弟还小,以后用钱的地方多。”

“你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也稳定了,是个大人了,凡事要多担待一些。”

“再说了,你现在住的那套房子,是你亲妈留下的,那是最宝贵的念想。”

“那房子,就完完全全地过户到你名下,以后谁也不跟你争,你看好不好?”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高了季云疏,又给自己占尽了便宜。

在场的亲戚们面面相觑,一些人脸上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

谁不知道,那套老房子在城北的旧城区,房龄比季云疏的年纪都大。

顶楼,夏天像蒸笼,冬天四面漏风。

最要命的是,屋顶的防水早就老化了,每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根本没法住人。

这样的房子,别说跟市中心的房产比,就算是白送给别人,人家都得掂量掂量那高昂的维修费。

把这样一套房子分给季秉文的长子,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陆泽坐在蒋玉梅身边,看着季云疏,眼神里满是挑衅和得意。

在他看来,季云疏不过是一个外人,能分到一套房子,已经是母亲天大的恩赐了。

一位和季秉文关系不错的叔伯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玉梅,这么分,不合适吧?”

“云疏也是秉文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那套老房子的情况大家都清楚,怎么能拿来当家产分呢?”

蒋玉梅的脸色微微一变,但立刻又被一层悲伤所覆盖。

“张哥,你这话说的,我何尝不心疼云疏?”

“可我有什么办法?陆泽这孩子从小被他爸宠坏了,我怕他以后没出息,只能多给他留点家底。”

“云疏懂事,他肯定能理解我这个做后妈的难处。”

她说着,又把话头转向了季云疏,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道德绑架的意味。

“云疏,你爸在天有灵,也不希望看到我们为了这点家产闹得不愉快,对不对?”

“你就当是......可怜可怜我和你弟弟。”

季云疏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看到了亲戚们的欲言又止,看到了蒋玉梅母子眼中的贪婪与急切,也看到了墙上父亲那张黑白照片。

照片里的父亲,笑容依旧温和。

或许在父亲心里,他从未想过自己走后,这个家会变得如此不堪。

一阵长久的沉默后,季云疏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就按你说的办吧。”

这六个字一出口,满屋子的人都愣住了。

蒋玉梅和陆泽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们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甚至准备好了撒泼打滚的戏码,却没想到季云疏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了。

七叔公着急地看着他。

“云疏,你可要想清楚了!”

季云疏站起身,对着七叔公微微鞠了一躬。

“七叔公,我爸刚走,我不想家里再吵吵闹闹。”

“这套房子,是我妈留给我的,现在物归原主,也挺好。”

“我累了,先回房休息了。”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的表情,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门外,蒋玉梅压抑着兴奋,假意推脱了几句后,便催着众人赶紧在“协议”上签字画押,生怕夜长梦多。

门内,季云疏靠在冰冷的门板上,听着外面客厅里传来的嘈杂声,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不是傻,也不是懦弱。

他只是不想让父亲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世间最丑陋的一幕。

钱财没了,可以再挣。

但做人的体面,他不想丢。

从今天起,他和那个所谓的“家”,就算两清了。

02

搬家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就像季云疏的心情。

他没什么东西可带,除了几箱书和一些随身的衣物。

蒋玉梅母子甚至都没有露面,只是打了个电话,冷冰冰地催他把钥匙留下。

当季云疏拖着最后一个行李箱,踏进那套位于顶楼的老房子时,一股混杂着灰尘与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墙壁上,是大片大片因常年渗水而留下的黄褐色印记,像一幅幅丑陋的地图。

天花板的墙皮已经起翘、脱落,露出了里面斑驳的水泥。

季云疏走到窗边,推开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

窗外,是密密麻麻的、同样破旧的居民楼,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一起,将天空切割得支离破碎。

这就是他未来的“家”。

他没有时间自怨自艾。

安顿下来的第二天,他就开始着手收拾这间屋子。

他先是请来了一个收废品的师傅,将屋里前租客留下来的、早已破烂不堪的旧家具全部清了出去。

空荡荡的房间,显得愈发破败,但也多了一丝清爽。

接下来,就是最棘手的漏水问题。

他找了好几个装修师傅来看,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

屋顶的防水层已经彻底老化,想要根治,就必须把整个顶楼的防水全部重新做一遍。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季云疏几乎拿出了自己工作几年下来所有的积蓄,才勉强凑够了这笔维修费。

施工的那几天,他只能暂时借住在同事家。

他每天下班后都会过来看看进度,看着工人们将旧的防水层铲掉,清扫干净,再一层一层地铺上新的材料。

阳光暴晒下,黑色的沥青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季云疏却觉得,那是希望的味道。

防水做完后,他又自己动手,将内墙的墙皮全部铲掉,重新批腻子,刷上了干净的白色乳胶漆。

他更换了老化的电线和水管,淘来了二手的家具,一点一点地将这个破败不堪的屋子,打理得有了人样。

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它不再漏水,变得干净、明亮。



每当夜深人静,季云疏躺在自己亲手布置的小床上,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内心总能找到一丝安宁。

他与蒋玉梅母子,彻底断了联系。

偶尔从一些亲戚的口中,他能零星地听到一些关于他们的消息。

陆泽用家里的钱,换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跑车,整日里呼朋引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蒋玉梅则迷上了打牌,时常在牌桌上和她的那些富太太朋友们,看似无意地提起季云疏。

“哎,我家云疏那孩子,就是性子太犟。”

“我让他搬回来住,那么好的大房子,他不住,非要守着他亲妈那套破房子受苦。”

“我说给他钱装修,他也不要,说是要靠自己,你说我这个当后妈的,能有什么办法?”

她三言两语,就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仁至义尽、却被继子误解的慈母形象。

而季云疏的窘迫,则成了她用来炫耀自己“大度”和教育“继子”独立的谈资。

这些话传到季云疏耳朵里,他只是一笑置之。

夏虫不可语冰,他早已不在意他们的看法。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和生活中。

在公司里,他业务能力出众,为人又踏实肯干,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升了职,加了薪。

在生活上,他和楼下的老邻居们处得很好。

住在他楼下的,是一位姓张的退休教师。

张老师知道季云疏家里的情况,对他这个懂事又有礼貌的年轻人格外照顾。

有时候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让他爱人端一碗上来。

季云疏家里换下来的旧灯管、水龙头,也都是张老师带着工具上来,手把手教他怎么换的。

“小季啊,一个人生活不容易,有什么难处,就跟张叔说。”

“远亲不如近邻,别跟我们客气。”

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是季云疏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最宝贵的光。

有一次,蒋玉梅竟然带着陆泽,“大发慈悲”地来看过他一次。

那天,陆泽将他那辆崭新的跑车,大摇大摆地停在了破旧的小区楼下,引来了不少邻居的侧目。

他们母子俩,穿着光鲜亮丽,与这栋老旧的居民楼格格不入。

蒋玉梅一进屋,就用嫌弃的眼神扫视了一圈。

虽然屋子被季云疏收拾得很干净,但在她眼里,依旧是掩饰不住的寒酸。

“云疏啊,你看你这过的什么日子。”

她用手帕捂着鼻子,仿佛空气里有什么难闻的气味。

“这墙刷得跟狗啃似的,这地砖都裂了,怎么住人啊。”

陆泽更是夸张地叫了起来。

“哥,你这地方也太破了吧?连个空调都没有,夏天不得热死?”

季云疏没有理会他们的嘲讽,只是平静地给他们倒了两杯白开水。

蒋玉梅没有接,她从自己的名牌包里掏出一张银行卡,放在了桌子上。

“这里面有两万块钱,你拿去买点像样的家具,别让人家看笑话,说我们季家亏待了你。”

她的语气,像是在施舍路边的乞丐。

季云疏将银行卡推了回去。

“不用了,我这里挺好。”

蒋玉梅的脸色沉了下来。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知好歹呢?我是为你好!”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

“你要是实在过不下去,就把这房子卖给我吧。”

“我看着你爸的面子上,给你十万块钱,也算仁至义尽了。”

“你拿着这钱,去租个好点的房子住,不比守着这破烂强?”

季云疏看着她,忽然笑了。

他笑得很轻,但眼神却很冷。

“这房子,是我妈留给我唯一的念想。”

“多少钱,我都不卖。”

“你们要是没什么事,就请回吧,我还要工作。”

他下了逐客令。

蒋玉梅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后拉着陆泽,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下楼的时候,她还愤愤不平地对陆泽说。

“你看看他那德行!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看他能在这破地方守一辈子!”

这次不愉快的“探望”,成了他们之间最后一次交集。

之后,便是长达三年的,彻底的沉寂。

这三年里,季云疏的生活就像这栋老房子一样,平静,甚至有些枯燥。

他努力工作,按时还贷,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

他给卧室装了空调,给厨房换了新的灶台,将阳台改造成了一个小小的书房。

日子虽然清贫,但每一样东西,都是靠他自己努力得来的,这让他感到无比的踏实。

而蒋玉梅和陆泽,则在他看不见的世界里,过着另一种人生。

他们用父亲留下的家产,投资了几个据说是“稳赚不赔”的项目。

他们出入高档会所,结交各路“朋友”,享受着被人追捧的感觉。

在他们看来,季云疏的人生,已经和他们彻底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他不过是守着一个破旧的壳,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可怜虫罢了。

他们早已将他,连同那套破房子一起,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

03

时间就像指缝里的沙,不知不觉,三年就过去了。

季云疏已经适应了老城区缓慢而安静的生活节奏。

他的工作愈发出色,已经成了一个小团队的负责人,薪水也翻了一番。

他不再是当初那个需要为生计发愁的年轻人,生活变得从容了许多。

他甚至开始计划着,再攒几年钱,是不是可以在附近,给自己换一个面积稍大一点的房子。

当然,这套老房子,他是绝对不会卖掉的。

这里有他母亲的记忆,也有他自己奋斗的痕迹。

这几年来,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关于老城区要改造的传闻,也像风一样,隔三差五地就会吹过一次。

邻居们聚在一起下棋聊天时,总会讨论这个话题。

“听说了吗?咱们这片儿,好像要规划成新的商业区了。”

“得了吧,这话我听了都快十年了,哪次是真的?”

“就是,咱们这地方,路又窄,房子又破,哪个开发商看得上啊。”

大家说笑一阵,也就散了。

季云疏偶尔听到,也只是笑笑,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期望越大,失望可能就越大。

直到那个周三的下午,一切的平静,被一则重磅新闻彻底打破。

那天,季云疏正在办公室里核对一份项目文件。

电脑屏幕右下角,忽然弹出了一个新闻窗口。

标题是红色的,加粗的,显得格外醒目。

《<中心城区历史遗留片区征收与发展规划>正式公告发布!》

他心里“咯噔”一下,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那条新闻。

新闻的内容很长,前面是大量的官方文件和政策解读。

季云疏耐着性子往下拉,终于看到了一张高精度的规划红线图。

那是一张卫星地图,上面用醒目的红色线条,圈出了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圆形。

季云疏的心跳开始不自觉地加速。

他屏住呼吸,用鼠标滚轮,一点一点地将地图放大。

他看到了熟悉的街道,看到了小区门口那棵大槐树,看到了自己居住的那栋破旧的、灰色的六层小楼。

而那栋楼,不偏不倚,正好位于整个红色圆圈最核心的位置。

季云疏感觉自己的血液,在这一瞬间仿佛都凝固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将图片放大、缩小,仔仔细细地核对着每一个细节。



没错。

就是这里。

他继续往下看新闻的细则。

公告上白纸黑字地写着,红线范围内的所有建筑,都将被征收。

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此次的补偿方案,是前所未有的优厚。

根据地段、面积和房龄,综合计算下来,他这套不到六十平米的老房子,可以置换两套位于未来新区的一百二十平的回迁房,外加一笔八位数的货币补偿。

八位数......

季云疏看着那个数字,大脑一片空白。

他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剧烈的疼痛感告诉他,这不是在做梦。

一种巨大的、不真实的感觉将他紧紧包裹。

他想起了三年前,蒋玉梅将这套房子像垃圾一样丢给他的情景。

想起了她那施舍般的语气和鄙夷的眼神。

想起了这三年来,自己在这间屋子里,独自面对漏水和窘迫的日子。

命运,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城西的一家高档麻将馆里,也上演着同样的一幕。

蒋玉梅今天的手气很不错,正和几个牌友说说笑笑。

突然,她的手机响了起来。

是个很少联系的远房亲戚。

她有些不耐烦地接起电话,语气不太好。

“喂,什么事啊?我这儿忙着呢!”

电话那头,亲戚的声音却因为极度的激动而有些变调,甚至带着一丝嫉妒的尖锐。

“玉梅!你快看新闻!市里的规划图下来了!”

蒋玉梅皱了皱眉。

“什么规划图?大惊小怪的。”

“就是老城区的改造规划啊!”

亲戚的声音更大了。

“季秉文留给云疏那栋破楼......在红圈的正中心!”

“天哪,公告上写着,按照地段和面积,补偿款至少是八位数,还给两套新区的回迁房!”

蒋玉梅的麻将“啪”地一声掉在了桌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