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加勒比海的海浪最近不太平,9 月以来美军在这里针对至少 6 艘船只发动袭击,27 条生命没了踪影。美国政府嘴上讲这是对贩毒网络的 “决定性打击”,可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这些死者都是贩毒分子。更让人看不懂的是 10 月中旬那起行动,美军击沉一艘所谓 “贩毒潜艇” 后,把两名嫌疑人直接遣返回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连美国法庭的门都没让他们进。要是真的是缉毒行动,哪有不经过审判就遣返嫌犯的道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根本不是执法,而是在为可能的冲突找借口。
![]()
特朗普在 “真实社交” 上发的打击视频倒是看得清楚,美军对着海面上的船只一通开火,船炸了冒起烟就沉了。他还大言不惭说要切断拉美到美国的毒品供应链,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不买账,直接宣布在沿岸部署 5000 枚俄制便携式地对空导弹。这些导弹可不是摆设,射程覆盖近海区域,美军要是再敢靠近,后果不堪设想。哥伦比亚那边更热闹,总统佩特罗拿着渔民卡兰萨的捕鱼许可证,在社交媒体上骂美军在自家领海犯了 “谋杀罪”,还召回了驻美大使。卡兰萨的家人拿出视频证词,说 9 月的时候卡兰萨只是在正常捕鱼,船出了故障漂流着还发了求救信号,结果美军上来就炸,连个警告都没有。
美军敢这么肆无忌惮,背后藏着一份美国国防部递交给国会的法律备忘录。这份文件把美国和贩毒集团的关系定义成 “非国际武装冲突”,一下子就把贩毒分子从 “犯罪嫌疑人” 变成了 “非法战斗人员”。这俩身份差别可大了去了,前者得有证据、要审判、定了罪才算数,后者在所谓 “战时逻辑” 里就能被当场打死。国际法律专家看得直皱眉,说这是故意模糊执法和战争的界限,把非国家组织硬抬成军事对手,以后其他国家都这么学,国际规则还怎么算?更讽刺的是,美军还拿和一些国家签的 “随船登临协议” 当幌子,用执法合作的协议去干 “战争” 的事,这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
![]()
美国国内也不是没人反对,民主党人公开说政府这行为 “没可信的法律依据、没证据、没情报”,等于承认这套说辞在美国内部都站不住脚。可特朗普不管这些,一边让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上把没查清身份的人比作 “基地组织”,一边宣布停止对哥伦比亚的经济援助,还威胁要加征关税。这边美军的行动范围还从加勒比海跑到了南美太平洋一侧,离哥伦比亚海岸特别近。有人注意到,这个区域刚好和哥伦比亚跟中国企业的港口协议、委内瑞拉的石油合作项目重合,说是缉毒,倒更像是在震慑那些不跟美国走的国家,干扰人家正常的经济合作。
中方在 10 月 15 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表了态,发言人林剑说反对在国际关系里用武力或者威胁用武力,也反对外部势力找借口干涉委内瑞拉内政。中国还支持《宣布拉美和加勒比为和平区的公告》和《拉美和加勒比 33 国关于建立无核区的声明》,不希望有人破坏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对美军那种超出合理限度的 “执法”,中方也明确反对,呼吁美方按双多边法律框架来搞正常的执法司法合作。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现在美军这么干,根本不是在维护秩序,而是在破坏秩序。
![]()
现在的情况越来越危险,美军这么一路升级,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也没闲着,一边部署导弹一边外交抗议。要是再没人站出来叫停,真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美国老是说别人在别的地区搞 “扩张”,自己在南美海域直接开枪杀人,这双重标准也太明显了。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军开了这个头,以后公海上任何一艘船、任何一个没法自证清白的人,都可能变成不用审判的靶子。西方主流媒体对这事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根本不深追,好像拉美平民的命就不值钱。要是这种 “先开枪、后定性” 的逻辑成了常态,国际海洋秩序早晚得被搅乱,到时候没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