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柳叶刀研究:适度饮酒与滴酒不沾,哪种生活方式更长寿?

0
分享至



王大爷今年72岁,一个典型的“老北京”,爱吃、爱侃也爱喝。退休以后,晚饭后一杯小酒成了他多年的习惯。“酒喝点,血管通,能活更久。”

这是他和老伙计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可就在小区体检中心,一位刚搬来的邻居李叔,每次都摇头劝他:“我连啤酒都不碰,酒不能喝!”

两位老人日常唇枪舌剑,是不是滴酒不沾真比适度喝点活得久?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科学道理?



其实,许多人都相信:少量饮酒对心血管有益,甚至还能延年益寿。但一项最新权威大样本研究,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柳叶刀》重磅发布,51万人随访10年数据,适度饮酒真的比滴酒不沾健康吗?

哪种生活方式才是更明智的选择?答案可能远超你的想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真相,也许你晚上喝的那口酒,真的值得重新考量。

坊间流传“适度饮酒护心脏”、电视里专家也偶尔表示,“红酒能软化血管”。但这究竟是误区还是科学?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们对喝酒的认知,很多都是流于经验。但医学界对此的探索从未停歇。



2023年,《柳叶刀》(The Lancet)再度发布一则备受瞩目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团队对来自7个国家共51万余人持续追踪超过10年,分析饮酒习惯与健康结局之间的深度联系。

令人意外的是,滴酒不沾者存活率高于“适度饮酒”人群,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风险。数据显示,滴酒不沾人群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约18%。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风险下降幅度达到21%。而即使是“适量饮酒”,风险同样会随每日酒精摄入量逐步抬升。

为什么适度饮酒也不是“安全地带”?医学解释早已更新: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肝脏、心肌细胞,同时扰乱血压、血糖、激素水平。即便短期内未有明显不适,长期来看,也为多种慢性疾病埋下伏笔。



此外,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直接致癌物,个人体质、代谢能力的差异影响极大,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饮酒阈值。

如果日复一日保有饮酒习惯,身体会发生什么?

肝脏首当其冲。酒精进入体内的95%在肝脏分解代谢,即便是小量,也会促使肝细胞耗氧量增加,加剧脂肪堆积。

据《中国肝病防治指南》,我国因饮酒引发的脂肪肝人数近1亿,基础肝功能受损后,抗病力下降明显。



血压和心脏。临床数据显示,每天只要增加10克酒精,全因死亡风险便提升7%-13%,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疾病伴随升级。

《英国医学杂志》对20万人的调查进一步指出:饮酒者中,高血压比例远高于不饮者,卒中风险也更大。

癌症风险。以口腔癌、肝癌、乳腺癌高发为例,60%的病例与饮酒存在密切关联。每年,全球有26万例癌症可直接归因于酒精摄入,这已被国际权威医学组织反复证实。

长期适度饮酒,看似“无害”,实则隐风险和器官损害不容小觑。而滴酒不沾者,在身体多个系统上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寿命延长趋势在多项大数据研究中均有反映。



想让身体“逆生长”,远离慢性疾病,建议抓好三点:

戒酒宜循序渐进。直接戒掉所有酒精摄入,有时反而让心理压力增大。可以每次少喝一半、减少饮酒频率,逐步替换为白开水、气泡水、茶饮等无酒精健康饮品。

培养替代性社交方式。许多饮酒习惯源自聚会社交——建议练习“无酒陪同”,主动用果汁、苏打或健康饮品代替,或提前声明“不饮酒,敬用茶”。

关注身体信号并定期体检。肝功能、血脂、血压、血糖等异常往往与酒精有关,每年定检查出苗头就早干预。遇到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皮肤蜡黄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注意!深圳小伙喝完饮料后突然中毒,很多人都在喝……

注意!深圳小伙喝完饮料后突然中毒,很多人都在喝……

深圳晚报
2025-11-02 20:21:57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2 15:31:49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2 12:53:08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刘强东“卖萌”:从此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如今东哥还“不知妻美”吗?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刘强东“卖萌”:从此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如今东哥还“不知妻美”吗?

新民周刊
2025-11-02 16:21:24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2 08:32:07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回旋镖
2025-11-02 17:18:39
随着王艺迪4-3夺冠,莫雷加德4-0横扫!奖金榜出炉,最高28.4万

随着王艺迪4-3夺冠,莫雷加德4-0横扫!奖金榜出炉,最高28.4万

知轩体育
2025-11-03 01:21:49
于海青:为何说越来越多城投开发以及城建相关老总被查发人深思?

于海青:为何说越来越多城投开发以及城建相关老总被查发人深思?

于海青
2025-11-03 00:27:43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阿纂看事
2025-11-02 22:20:54
王家卫说“我一定要搞金靖”,女方不敢回应,疑似不敢得罪资本

王家卫说“我一定要搞金靖”,女方不敢回应,疑似不敢得罪资本

叶公子
2025-11-02 23:11:52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3 01:12:19
天塌了!一夜之间2家公司被立案,1家被ST,14万股东集体踩雷

天塌了!一夜之间2家公司被立案,1家被ST,14万股东集体踩雷

财经智多星
2025-11-01 08:16:00
“史上最寒酸”的凯里动物园收到大量捐款,70岁园长喊话爱心网友:别捐了,我们现在有能力把动物养好

“史上最寒酸”的凯里动物园收到大量捐款,70岁园长喊话爱心网友:别捐了,我们现在有能力把动物养好

极目新闻
2025-11-02 22:09:14
王家卫的崩塌,早有预兆!

王家卫的崩塌,早有预兆!

文艺馆
2025-11-02 21:07:26
31岁升正处,“80后”段红丽获提拔

31岁升正处,“80后”段红丽获提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23:27:10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我爱英超
2025-11-02 18:03:00
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这个事,我们国内城市分为了两派

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这个事,我们国内城市分为了两派

清晖有墨
2025-11-02 16:02:29
2025-11-03 09:07:00
梁伫爱玩车
梁伫爱玩车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喜欢玩车,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汽车知识和脱困技巧
1016文章数 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