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27日外媒报道,在俄罗斯无人机袭击基辅致3死29伤后,乌克兰发起报复性袭击行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格拉福夫卡水库连续被炸,大坝闸门严重受损导致俄罗斯南部发生洪水并造成莫斯科部分建筑供电中断,前线俄军与主力部队联系被切断。
![]()
24小时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全球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完成决定性试验,称其为“西方无法防御的武器”。 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件,正将俄乌冲突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
炮火延伸至民用基础设施
据法媒报道,10月25至26日凌晨俄罗斯出动约100架无人机对基辅发动空袭,摧毁两栋民用住宅楼,造成3人死亡、29人受伤,其中包括6名儿童。10月26日下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俄罗斯在一周内向乌克兰的民用目标发射了近1200架攻击无人机、1360多枚制导航空炸弹和50多枚导弹。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的次日,乌克兰无人机报复性袭击了莫斯科、别尔哥罗德等地区,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称俄方击落两架乌方无人机。
![]()
除莫斯科外,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州市区和当地水库是此次乌克兰无人机重点报复性袭击目标,空袭造成该地区29人伤亡,其中至少有3名未成年人,水库大坝闸门及重要控制设施也被严重炸毁。
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在事发后连续发布紧急通报,确认乌军使用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发射了3枚GMLRS导弹,虽然大坝主体结构尚未崩溃,但排水功能已经瘫痪,水位监测数据显示,水库水位正以每小时2厘米的速度持续上升。
![]()
10月27日,俄罗斯官方媒体发布别尔哥罗德水库大坝遭袭后的照片和视频,称乌军从10月25日开始攻击水库大坝,在经过3天的连续袭击后,水库中的水正通过受损的大坝闸门泄出,当地10个定居点被洪水淹没截,约1000名居民需要紧急转移,俄军在别尔哥罗德的防空洞也已经洪水淹没。
别尔哥罗德水库的战略价值远远超出民用范畴,它不仅是别尔哥罗德州80%农业用地的命脉,供应着12家糖厂和22家乳品厂的生产用水,更紧邻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主力防线,水库代理主任尤里·帕拉莫诺夫表示,哈尔科夫地区境内存在洪水泛滥的风险。
显然乌军此次行动是经过精心计算。由于该水库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北顿涅茨河上,一旦发生洪水,俄军部署在河道沿线的3条补给线将首当其冲,这必然迫使俄军从前线抽调防空系统和工程部队回防,从而减轻乌军在顿巴斯战区的压力,这与之前乌军“弩炮”特种部队此前在库尔斯克边境的牵制行动如出一辙。
乌克兰武装部队第16军团也证实俄罗斯大坝遭到袭击,并表示“别尔哥罗德大坝遭到袭击后,后者开始漏水”。乌克兰军方声称“因此,设法越过北顿涅茨河的部队实际上与沃夫昌斯克地区的主力部队隔绝了”。
除了直接军事效益,乌克兰也有通过空袭行动对俄罗斯制造“后方恐慌”的意图,因为乌军的袭击不仅更多地瞄准俄罗斯的军事和重要的经济目标,还选择攻击俄罗斯境内民用基础设施,对俄罗斯境内破坏程度其实远比俄军在乌克兰造成的破坏还要大,目的就是想让俄罗斯边境地区居民感受到战争的代价。
当地时间10月27日凌晨,莫斯科上空响起防空警报,俄防空部队在首都周边拦截了30架乌克兰无人机,多莫杰多沃机场和茹科夫斯基国际机场一度关闭,航班大面积延误。
俄罗斯强势回应
俄罗斯方面对此次袭击迅速作出了多重反应。别尔哥罗德州已展开抗洪抢险和河道下游地区的居民撤离安置工作,俄方则指责乌克兰违反国际人道法,称炸坝行为构成“恐怖袭击”。
俄罗斯外交部援引《日内瓦公约》及其1977年《第一附加议定书》第56条,强调“水利设施属于受保护的民用基础设施,供水系统不得作为攻击目标”。
就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开展抗洪抢险的同时,10月26日普京在莫斯科做出强势回应,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国防会议上,正式向全球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
这款被普京称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武器,在前几日的试飞测试中,耗时15小时飞行约1.4万公里,俄军强调这次试飞“并未达到该武器的能力上限”,而且这款代号9M730的导弹还具备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
“海燕”导弹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核动力推进系统,意味着理论上导弹将具有无限的续航能力,使其可以绕过现有所有防空反导网络,从任意方向对目标实施打击。俄媒透露,该导弹计划于2027年正式列装部队。
普京在讲话中并未直接提及大坝遇袭事件,但强调“新型武器将确保俄罗斯在任何安全威胁下的主权完整”。 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对近期一连串本土遇袭事件的间接回应。
作为报复,俄罗斯国防部也通报过去一天对乌克兰147个区域实施了精确打击,目标包括用于向顿巴斯战区运送武器装备的铁路枢纽、能源设施、远程无人机生产车间、无人艇存储仓库以及乌军集结地。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久拉夫列夫甚至提议,应对乌境内水电站大坝进行对等报复。
乌克兰方面也有所动作。 乌国防部情报总局通过社交媒体宣称,“幽灵”特种部队使用无人机成功袭击了克里米亚地区的三个雷达站及一艘登陆艇。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时通报,在奥切列季诺方向的部队重新控制了两个定居点。
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处于北顿涅茨河下游,如果水库洪水持续扩大,很可能会反过来影响乌克兰境内的地区,这种攻击民用基础设施的行为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生态和人道主义危机。
国际社会对此事件的反应相对沉默,西方媒体只以乌克兰“跨境打击”等表述,绝口不提乌军对俄罗斯水利设施的攻击,回避道义评判;而俄媒则利用这一事件构建“被害者”叙事,在国内媒体中将其描述为“对民众生命安全的恶意打击”,试图重新夺回信息战的道义主动权。
攻击大坝等关键民用设施不仅引发即时军事后果,还可能开创危险先例。 俄罗斯西部和南部有几十座苏联时期修建的水库,多数已老化,此类攻击可能带来更广泛的安全隐患。
别尔哥罗德水库大坝被乌军袭击,带来的影响或远不止于此,很可能意味着俄乌冲突已从普通的基础设施攻击升级为“绞杀战”,这种转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战争规则被突破的担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