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当今中国社会,公务员恐怕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职业。
在婚恋市场上,一方如果是公务员,往往就能对对方挑三拣四,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就将其现有条件提升不止一个量级。
买房贷款时也一样, 据说 只要申请人是公务员,银行就会给予他最高评级。
在小县城里,公务员更是人上人般的存在。
有所谓“公务员经济”一说 ,意思是很多小县城没啥产业,居民们没啥收入,于是公务员群体就充当了“经济引擎”的角色,由他们先带动第一波消费,那些饭馆啊、商店之类的老板赚到钱了再给员工发工资,然后才有第二波、三波消费。
于是今年禁止公务吃喝之后,好多饭馆就惨兮兮的,甚至关门。
再说张雪峰,考公指导也是其主营业务之一。
对于无数个人来说,考公与高考一样,都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重要的关卡。
过去了,就有“美好的明天”;
没过去,立马变“次等公民”。
![]()
为什么公务员是香饽饽?
原因无外乎这么几条:
1、稳定。所谓的“金饭碗”,企业可能倒闭,但国家总不能关门吧?即便有那个万一,那先嗝屁的也是企业职工;
2、收入高。但看每月到账或许平平无奇,但人家扣除的五险一金多啊,年底奖金多啊,最后熬到退休了,每月到账的退休金比在职工资都高!
3、社会评价高。县城“婆罗门”,懂的都懂。
那么,公务员会永远这么香下去吗?
02/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90年代时公务员还没有这么香。
如果你回看当时的春晚小品,你会发现“下海”才是当时的时髦词汇。
我记得那时候我爸月工资只有300块钱左右,还经常拖欠,当时“万元户”就是有钱的代名词。
但同样是90年代,《小巷人家》中几个年轻人利用暑假去南方运了几车录音机、电视机到苏州去卖,两个月时间就赚了好几万块。
更加直观的应属《繁花》了,主角阿宝正是90年代最早利用股市赚得盆满钵满的代表。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在此情况之下,当时的主流意识也支持“吃公家饭的 ”敢于打破“铁饭碗”,下海去谋出路。
所以这时的公务员可一点也不香,也一点都不时髦。
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就超级看不上公务员工作。
在当时的我的眼里,一旦成为公务员,收入又低,工作上又没挑战,简直就是提前步入养老生活。
这就是受当时主流意识的影响太深了。
但是等到我考虑结婚那会,差不多2010年以后吧,主流意识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此后公务员一年比一年火热,最终被供上神坛。
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其实很简单,公务员的收入上来了。
在90年代的时候,公务员的三大优势里,稳定和社会评价其实还在,主要是收入对比“下海捞金”太低。
但是这个劣势伴随着中国楼市的崛起,地方靠卖地充盈了财政之后就彻底消失了。
甚至, 在中国楼市的发展过程中,靠财政吃饭的公务员们才是真正的赢家。
![]()
当我们想清楚这一层道理之后,想必对文章标题的那个问题就有了模糊的答案。
那么有案例吗?
还真有。
03/
日本在70~80年代的经济泡沫时期,公务员一度也成为年轻人职业选择中“香饽饽”;
但 随着90年代后泡沫破灭,公务员也跌下神坛。
当前日本年轻人在选择就业时,公务员的排名是相对靠后的,甚至进不了第一梯队。
原因何在?
答案是日本公务员的职业优势,从收入和稳定两方面均被打破了(主要还是收入)。
从过程上讲,有两次财政改革。
![]()
1)第一次财政改革——外包改革
在90年代泡沫破灭开始时,日本政府也是依靠土地财政过日的。
接下来失业率飙升,为给毕业生们找出路,并刺激经济复苏,日本政府又巨债搞大基建,一度创造了很多岗位。
但借的钱总归是要还的,经济好债务缺口就会缩小,一旦经济低迷,债务缺口就只会越来越大。
到1996年的时候,日本未偿还国债达到GDP的一半左右 ,相当恐怖,于是开启了第一次财政改革。
1996年,日本内阁提出开源节流的财政改革政策,要求各地政府大幅降低支出。
怎么降呢?
降薪?裁员?
那还没有, 这一波冲击主要是由派遣工承担了。
地方政府一方面清理派遣员工,一方面将原本属于他们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处理,以降低基础设施维护人员的数量。
还 美其名曰“将民间的事情重新交给民间企业来做”。
![]()
2)第二次财政改革——降薪缩编潮
如果说1996年的财政改革是被原本就是作为“冗余”存在的临时工承担了的话,第二次财政改革无疑要了公务员们的老命。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到1998年的时候, 日本的经济非但没有恢复,还赶上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差点把日本的银行业都干趴下了。
政府意识到“保增长”已经是妄想,“保就业”才是当下最应该去做的事情。
于是 这次用于刺激经济的资金没再进入基础建设领域,而是更多地围绕中小企业,用于确保企业生存。
还记得我们之前分析过,公务员之所以有高薪,是因为土地经济所带来的利好吗?
当土地经济不再,依靠大基建资金维持的地方政府就会陷入财政危机,公务员们突然发现政府发不出工资了。
以上是背景。
![]()
在此背景之上,日本开始了第二轮财政改革。
改革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削减工资。
1999年开始,日本内阁连续五年削减国家公务员工资,到2003年降幅总计超过40%。
此后各种降薪后,2023年日本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才是90年代最高峰的一半。
二 是 减少编制。
1998年日本公务员限额改革启动,目标是削减25%的国家公务员。
1/4的公务员面临被裁,直接打破了公务员的稳定优势,铁饭碗不再是铁饭碗。
三是增加工作量。
由于公务员长期占用大量财政预算但产出偏低,加上民间对其尸位素餐多有怨言,日本人事厅开始加强公务员的各项考核。
结果就是公务员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加班成为常态,凌晨三四点钟才回家的也大有人在。
![]()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就是 日本的公务员从原本的“人上人”,变成了“狗不理”的存在。
2024年日本地方公务员报名人数仅有4.7万人,同比2023年又下降了7.2%。
根据日本总务省资料,日本国家公务员综合职岗位录取比例为1:7.5,相当于每8个人录取一个人,注意这里是国家公务员,是中央。
另外日本47个省政府中,有45个没有完成招聘计划。
如果你现在去问日本的年轻人会发现,已经没有几个人还将公务员当做自己就业的首选了。
看完日本公务员的沉浮史,再反观我们的公务员热,你觉得他们的“金饭碗”还能捧多久?
全文完,欢迎 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 ,谢谢阅读!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