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漫漫长路上,家长的心情常如坐过山车般,随孩子是否上学而剧烈起伏。孩子不上学,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家长心中激起层层焦虑与恐慌的涟漪。如今,养育孩子的代价,早已不只是经济上的投入,更有精神上的巨大消耗,不少家长甚至调侃,心脏不好都可能被气出问题。
![]()
当孩子出现不上学的情况,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孩子有了心理问题,于是带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药,找心理咨询师、看医生。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毕竟孩子突然的行为变化,让家长们不知所措。然而,一旦踏上就医之路,似乎就容易陷入一个“怀疑——确诊”的循环,市面上大量孩子被诊断为抑郁、厌学,甚至不少孩子开始服用精神类药物。
![]()
家长们在面对这一状况时,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无条件接纳。他们马上放下了对孩子的任何期待和要求,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给孩子买手机、买电脑,本以为是对孩子的关爱,却没想到让原本没有网瘾的孩子,从此沉迷网络,生活作息完全混乱,黑白颠倒,每天只吃一餐饭,或者靠大量垃圾食品、外卖度日,足不出户,把自己封闭在小小的房间里。
![]()
我深知这种困境,我家孩子也曾经历从抑郁躺平到复学的艰难过程,整整用了半年时间。如今孩子正常复学两年多,状态越来越好。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我接触到了许多有类似困扰的家长。他们有的带孩子四处寻医问药,有的选择无条件接纳,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情绪依旧反反复复,有的孩子作息一旦黑白颠倒就怎么也调整不过来,休学后再也无法回到学校,甚至干脆退学。
![]()
很多家长无奈地问我:“孩子生病了,不去看医生,怎么办呢?不无条件接纳怎么办呢?”可我想反问,给孩子吃药了,也无条件接纳了,孩子真的好了吗?如果孩子没有好起来,那么这些办法就并非行之有效。我们家长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这样既浪费了孩子宝贵的时间,也让整个家庭失去了幸福。
孩子生病并非无缘无故、突然发生,而是长期负面情绪和错误认知积累的结果。而这些负面情绪和错误认知,主要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说话方式。父母自身的认知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就像空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画什么,就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
所以,要让孩子彻底好起来,家长必须先做出改变。家长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就像给自己安装一个精准的导航系统,明确孩子成长的方向。同时,提升自己的能量,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用诚实守信的品质为孩子树立榜样。我们要做一个三观正的人,因为父母的价值观就像灯塔,会为孩子指引人生的方向。
家长还要学习科学的养育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成长。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医生,也不能期望孩子自己疗愈。孩子就像一棵幼苗,需要父母精心浇灌、修剪,才能茁壮成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孩子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财富。如果孩子不正常,即使我们挣了金山银山,也毫无幸福可言。家庭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和谐温暖。让我们家长行动起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航者,引领孩子走出厌学的困境,驶向光明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