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梳子姐
前天看到一条消息,中原某市某区通报大气污染防治情况,部分街镇一月内两度作检讨。
感觉这件事比较有意思,就把文章收藏了下来,结果隔天再点击的时候,就显示已经被发布者删除。
删除文章无非有两大种可能,一种是虚假消息,另一种是心虚不敢让别人看,我想这大抵应该属于第二种吧。
搜索一下,幸好网上还留有相关消息,便再仔细看了遍,有些情节确实挺搞笑的。
比如,有个街道办检讨说,虽然对空气站点周边的社区安排专人管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不畅,发现辖区外地块大面积收割玉米,产生扬尘,影响了站点数据PM10偏高。
写材料的真是神人,首先检讨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又讲扬尘的产生源头是辖区外在收玉米,这是在给领导出难题,辖区外怎么办,收玉米怎么办?
另外一个街道更可怜,他们检讨说,工作不到位,拖了后腿,实在是惭愧惭愧啊。分析影响大气指标的首要原因,便是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位于一所高中里,周围还有两所幼儿园,上下学期间接送学生车辆扎堆,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所以造成此时段空气质量监测数值偏高。
分析的确实很对,那么多接送孩子的车辆扎堆到一起,当然会影响到空气质量,只是不晓得他们采取何种措施可以应对。
另外一个镇手段比较凌厉,他们汇报说对全镇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2家企业强制断电,然后专门配备无人机、空气污染检测仪每天早晚对重点企业检查4轮次以上,对站点周边所有道路进行常态化湿扫和雾炮作业,已确保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咱也不知道这个镇哪来的权限,那两家倒霉企业只是存在环保风险隐患便强制断电,自然环境好不好难说,反正营商环境堪忧。
这些检讨和表态中,口口声声说治理PM10是民生工程,可是他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开展实施的。
啥意思呢,就是把站点周围的空气搞好了,监测数据看得漂亮了,这项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领导们着急上火的也是站点数据,就怕拖后腿,排名靠后,让自己没面子。
所以,别看那么多人、写那么多材料、开那么长的会,核心问题非常简单,就是怎么搞定站点监测数据。
试问抓环保就是抓站点吗?这真的是民生所需、民心所向、民意所盼吗?
让基层镇街写检查、作检讨是这个地方的传统,曾经有个县因为出现一起着火点,被责令在报纸上公开检查并扣减财政拨款,就问你服不服?
要知道,虽然只有简短的数百字检讨,背后则需要极高成本的管理体系作支撑,从天上的卫星、无人机,到地面的巡逻人员和装备,以及出现问题后快速的调查核实、处理处置,如此高成本运转就是为了让着火点清零,真有这个必要吗?
环保确实很重要,但整个社会管理不只有这一件事,并且就算这是无比重要的头等大事,也需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而不是把基层镇、街道摁在地上碾压,把所有压力都转嫁给下面。
频繁检讨、过度检讨,只讲问题不看成绩,只谈表面现象不分析内在本质,把皮球往下面踢,责任往下面甩,出了问题都是下面的责任,纠住小过小失大作文章,这不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正道,而是无能者发泄情绪的表现。
领导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是谁坐在那个位置上发号施令就能包治百病的。
有些地方、有些人,真该好好地进行反思反醒,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检讨有没有坚持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有没有多从自身找问题,有没有不计成本地过度折腾,有没有尊重自然科学规律,有没有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有没有搞好社会发展诸多事务的统筹兼顾,有没有认真听取老百姓所想所盼。
其实,现在不缺钙,也不缺维生素,缺的是能力。
说狠话、耍威风、胡折腾,这不是能力。
真正有本事的人,会用最低成本把事情干成、干漂亮,这是令人佩服的能力。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