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机场,愣是被郑智化的一条博文搅成了舆论漩涡。这位唱着《水手》的歌手言之凿凿:升降车与机舱门差着 25 公分,自己被迫 “连滚带爬” 登机,工作人员全程 “冷眼旁观”,末了还甩下句 “对残疾人最没人性”。
![]()
这话一出,网友的怒火瞬间烧向机场,仿佛隔着屏幕都能看见工作人员冷漠的脸。
结果呢?第二天监控一曝光,所有人都看傻了眼。40 秒的视频里,哪有什么 “连滚带爬”?分明是五名工作人员围着忙前忙后:有机组人员扶腰,有地勤抬腿,轮椅操作员全程护着,四个人把协助登机的流程走得明明白白。
机场说的 20 公分落差是安全规范,怕刮碰机身,这解释在视频面前也站得住脚。合着前一天的 “人性控诉”,大半是情绪上头的修辞?
更有意思的是剧情反转的节奏。郑智化先补了篇文,说南京机场反复安检、上海机场查支架腿差点误机,把事儿从深圳扩到全国,甚至放话 “有了引退的念头”。
![]()
可监控一锤定音后,他又赶紧道歉,说 “连滚带爬” 是用词不当,一时气愤所致。这波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合着退圈是看舆论风向定的?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该翻篇时,《经济观察报》突然跳出来喊 “郑智化无须道歉”,说人家有权愤怒吐槽,遭遇的困境是真的。这话听得人一头雾水:困境真,就能瞎描述?要是没监控,那几位弯腰抬腿的工作人员不得被网暴到辞职?
有网友说得在理,这不是给 “小作文” 开绿灯吗?下次谁都能拿 “情绪激动” 当幌子编故事了。
![]()
还好有编剧祝明出来说句实在话,这解读才算戳中了要害。他提到好几个残障公众人物都从这事里读出 “全社会要维护残障人士尊严”,但他偏说点不中听的:尊严这东西,从来不是别人给的。
这话太对了。你要是行得正坐得端,就算路上被无赖推一把,那也是无赖的错,你的体面不会掉一地。可要是为了博同情瞎编情节,把别人的帮忙说成 “冷眼旁观”,那就算有十个人捧着,也立不住尊严的架子。
就像这次,机场工作人员按规范服务,转头就被安上 “没人性” 的帽子,要不是监控救场,真是比窦娥还冤。
![]()
有人说这是在忽视残障群体的困境,这话我可不认。咱们的公共设施确实在进步,机场连夜整改,说要优先安排廊桥、加保障人员、试点新连接装置,这动作够快了吧?政府这些年建无障碍通道、设爱心专座,哪样不是实打实的投入?但设施要完善是一回事,拿不实言论要特权是另一回事。
祝明那句 “让全世界让步的那叫巨婴” 真是一针见血。20 公分的落差需要改进,但这不是虚构 “连滚带爬” 的理由;安检严格是为了安全,更不能说成 “羞辱”。
残障人士需要的是平等的便利,不是凌驾于事实之上的话语权。要是把 “被帮忙” 当成 “丢尊严”,把 “讲规矩” 当成 “受刁难”,那不是维权,是巨婴。
![]()
现在再回头看这事,郑智化道歉了,机场整改了,但留下的讨论才真有价值。公共设施要接着完善,这没二话;但尊严这堂课,不管是谁都得补补 —— 它藏在实话实说里,躲在尊重他人中,唯独不在夸大其词的抱怨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